第21件事 你是否有完備的職場能力和潛質(1 / 3)

第21件事  你是否有完備的職場能力和潛質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不僅要有硬能力,還要有軟實力。不要總是慨歎自己懷才不遇,應該仔細想想自己是否具備職場競爭力。即使你覺得自己非常博學多才,也要懂得知識的更新,所以即便是精英也要善於為自己投資,更新知識結構。應該使自己盡量達到職場中所需要的各方麵職業素養,提升自己的能力,使得自己能夠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不要感歎自己懷才不遇

懷才不遇隻是一種消極的工作態度,因為這種情緒的存在會對你的職業生涯產生百害而無一利的影響。自感懷才不遇的人,容易把自己孤立在一個小圈子裏,並且很難參與其他人的圈子,更不會融入團隊之中。

工作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同事,他們牢騷滿腹、懶懶散散卻喜歡成天抱怨,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因為自己的價值沒有被老板發現而不被重用。這樣的人往往是在抱怨中蹉跎歲月,到頭來一事無成。

雖然現實中確實有因為環境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才華得不到施展的舞台。可是怨天尤人、大發牢騷,或是慨歎懷才不遇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常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你真正懷才,那就積極地備戰,一旦機會降臨,你就會大有作為。

生活中,我們常會碰到兩種類型的懷才不遇:其一,有著真才實學,但是並沒有遇到伯樂,沒有找到適合自己施展才華的舞台;其二,自以為自己有才的人。相應地,“不遇”也可分為兩種情況:第一,沒有遇到伯樂;第二,時機未成熟或是沒有遇到機會。

真有才學的人往往表現得恃才傲物,一心隻想著一鳴驚人,對平凡的工作瞧不上眼,總想著幹出一番大事業。這樣的“才華”之人,可能在遇到困境時就會長籲短歎、感慨命運不濟。其實,換個角度你就會跳出“懷才不遇的”的定式,你就是自己的伯樂。

而對於那些並無才學,但是自覺懷才不遇的人,其實並非真的懷才不遇。他們往往是因為自己的不良心態或是習慣錯失了良機,最終一味地逃避困難和問題,並會與本身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人拉開巨大的差距,落於其後。可以說,這種情況是自己導致了懷才不遇。

關於懷才不遇,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邊這則故事,或許會有所啟發。

一個年輕人在工作中總是不順心,幾年來都沒有得到提拔,看不到發展的前景,便認為自己懷才不遇,牢騷滿滿。

一天,他在公園散步,與一位退休的老者攀談了起來。他問:“我很有能力,但怎麼總是遇不到伯樂呢?”

老者笑了笑,撿起腳邊的一粒沙子,對年輕人說:“這是一個小沙粒。”然後順手把這粒沙子扔到了不遠處的砂石中,“你能把剛才那個小沙粒撿回來,我就告訴你答案。”

年輕人悻悻地去找,但並沒發現。於是,回來說:“怎麼可能找到?砂石都差不多,剛才那顆掉到這裏邊,根本找不出了。”

於是,老者又從身上拿出一個玻璃球,順手將它扔到沙粒中,並要求年輕人撿回。

這次年輕人很容易就撿了回來,並高興地說:“這下可以告訴我答案了吧。”

老者語重心長地說:“為什麼第一次你找不到,第二次卻能輕鬆完成?”

年輕人若有所思,猛然頓悟,於是告別老者返回家中。從此,他開始認真學習,在工作崗位中努力工作。因為他相信隻有當自己做出成績,得到別人賞識,才能被別人發現和認可。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就像這沙粒一樣極其普通,相互之間並無巨大差別,所以終究不會被他人發現。隻是我們在自我膨脹、自視過高的時候,往往會產生遇不到“伯樂”的情緒。實際上是我們的能力還達不到別人要求的標準。如果我們仍舊發牢騷、吐苦水,那隻能是繼續幹小職員的工作,仍舊在原單位繼續“懷才不遇”。

因此,當我們產生了懷才不遇的情緒時,首先不是怨恨和憤怒,而是要好好反省一下:我真的具備與眾不同的能力嗎?如果我並沒那個自信,就別浪費時間,在遇到表現機會之前,先好好工作與學習,練好“內功”吧。

九大核心職場競爭力,你具備幾項

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是多方麵的。你沒有專長很難成功,可是僅有專業技能也不意味著成功。因為你還得學習、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處世能力等,這些在你的核心競爭力中都有貢獻值。

簡單來講,職場競爭力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能力,它決定了一個人在社會中的方方麵麵。主要包括你的創造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溝通能力。換句話說,就是你占有什麼樣的發展資本。

人生在世,就會麵臨嚴酷的職場競爭力大考驗,對於員工的淘汰,不再講求情麵。如果你是一個職場新人,麵對高“陣亡率”的新人境遇你該怎麼做?簡單來說,能夠立足於世,不能沒有專業特長,但是這並不是唯一條件,你還需要很多附屬條件,這些條件就是你的“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第一:好性格

有句話用在新人求職上很貼切,即“性格決定命運”。很多公司主管都領教過“草莓族”的不能吃苦耐勞、缺乏團隊精神、承受壓性與挫折的能力低、責任感與忠誠度差、對於成功的追求動機不足,基於這些因素,在新人的篩選上,領導們往往更注重性格特質。科技業用人,都是技術掛帥,但在開展一項工作時,經常要不眠不休完成使命,這就對科技人員的毅力與抗壓性有較高的要求。在服務業,服務質量往往決定於性格特質,多數服務業都希望員工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開朗、活潑、熱情和親和力,並有耐心進行溝通協調工作。

核心競爭力第二:學曆

學校、科係、學位是學曆方麵的考核項目,如果本身學曆不好,可以考慮出國留學或報考國內碩士班這些補救措施,用最高學曆“勾銷”先前較差的學曆。國內研究院所的大門始終是為這部分人員敞開的。從“碩士在職班”到“產業碩士班”,各種渠道多元暢通。隻要你有意願去拿個好學校熱門科係的碩士學位。另一方麵,選擇學曆門檻較寬的工作也不失為一種避短的方式。比如部分服務業、偏遠地區地方企業、銷售業等,這些行業在人才競爭上處於劣勢,對學曆要求也就不高,不妨先在這類工作中累積一定的資曆,有時候這種經驗資曆比“學曆”更管用。

核心競爭力第三:證書

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證書化”也慢慢顯現出來。除了法律、會計、醫療等行業要有證書才能執業,現在房地產業、美容業、金融業、餐飲業、信息業、健身業這六個行業,還有環衛部門等,也都逐漸走向“證書化“。專業證書可彌補學曆的不足,因此是很多在學曆上不占優勢者的選擇。

在校期間,學校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一旦你踏上專業之路的第一步,就會接觸到很多行業所特有的技能,這是需要在工作實踐中學習而學校無法提供的。因此,在最初的“學徒期”不要太看重薪水待遇,有學習的機會才最重要。應該有意識把工作當成學校的延伸,將主管和資深同事作為自己的良師,像海綿般虛心學習,將自己的專業技術“馬步”紮穩。過去所謂的“一技之長”已經不足以滿足社會需求,因為單一技能的人才過剩,不能夠跨領域培養多重專長,就很難拉開你的領先距離。

核心競爭力第四:經驗的曆練

“輪調”是跨國公司培養高級人才的最重要方法,也就是讓你在不同部門與國家進行工作,從而培養閱曆、曆練經驗。這樣才會在實踐中決定你究竟可成大器,還是一個小零件。對社會新人來說,以前學習中的打工實習、學校社團活動、競技比賽、海外遊學等都是有用的曆練。而對職場新人來說,能夠將高難度的陌生任務不視為險途,而是積極應對並努力爭取參與各種項目,或者爭取外派出差機會,這些對你自身都是很好的磨煉。

核心競爭力第五:培養聽說讀寫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