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下一代——最值得投資的目標(2 / 3)

窮也好,富也罷,財富都是靠雙手創造出來的,社會的發展靠的應該是“儉二代”,而最能為社會以後的發展做出貢獻的應該就是家長了,正確教育子女,我們可以不是富豪,但是完全可以學習富豪的教子之道,也許無法讓孩子成為身份地位顯赫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名二代”,但我們可以像李嘉誠一樣,教育孩子做“儉二代”,對“奢二代”說“不”。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商業社會,不管有多少財富,隻有戒奢從簡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不二法門。

成由勤儉敗由奢,那些取得大成就的偉人都懂得勤儉持家的道理,商人應該教育孩子做“儉二代”,而不是“奢二代”。

方略76 先教孩子做人的道理

以往我是百分之九十九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現在有時會與他們談生意……大約三分之一談生意,三分之二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因為世情才是大學問。

——李嘉誠

“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教育的根本在於如何教會孩子做人。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卻忽略了教育的本質,舍本逐末,一味追求“高分數”,“高學曆”。這樣培養出了一批隻看重分數卻忽略自身修養的孩子。這個社會也越來越趨向於拿分數作為評判人才與否的唯一標準。殊不知,在這個商業社會,應該先學做人,再學做事。會做人,才會做事,才能成就大事業。不會做人的人,事情也做不好,當然,經商也就無從談起。

簡單地說,當你去找生意來做時,生意往往是比較難的,當生意找到你的時候,生意就變得好做了。

讓我們看看李嘉誠的教子之道。李嘉誠說“以往我是百分之九十九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現在有時會與他們談生意……大約三分之一談生意,三分之二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因為世情才是大學問”。李嘉誠堅信,教孩子學會做人、學會與人相處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內容。

如何教育子女,李嘉誠頗有心得:“他們一定要聽我講話。我帶著書本,是文言文那種,解釋給他們聽,然後問他們問題。我想當時他們亦未必能懂,但那些是中國人最寶貴的經驗和做人的宗旨。所以李澤钜和李澤楷從小就接受父親這樣的教育——要真正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正直的人,然後才是做一個成功的人。做正直的人必須不貪圖小利,多為別人著想,而做一個成功的人,必須勤奮努力,誠實守信。”

李嘉誠經常把悟出的人生道理講給兒子聽。李嘉誠最常給孩子們講到的,仍然是他的那種為人處世中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可以說,從李澤钜、李澤楷出生到長大成人,李嘉誠對他們教得最多的是怎樣做人,怎樣從古代聖賢的著作中吸收做人的營養。

李嘉誠從小就讓他們接受苦難教育,並且培養他們的理財意識,教導他們節儉。讓孩子成為挑重擔的人,最重要的是有誌氣,首先是一個合格的人,其次才是經商知識的學習。牢記一點,做人永遠比做事更重要。

作為企業家,每時每刻都在與人打交道,注意他人怎麼想,為什麼這樣想,以及將來做什麼,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種必要。李嘉誠對孩子們說:“工商管理方麵要學西方的科學管理知識,但在個人為人處世方麵,則要學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不斷修身養性,以謙虛的態度為人處世,以勤勞、忍耐和永恒的意誌作為進取人生的戰略。”

在對兒子日常的教育中,李嘉誠將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思想潛移默化地灌輸到了兒子們的思想中。為了著力培養孩子們的這種美德,李嘉誠不隻是說說而已,還在生活中要求他們從點滴做起,做個真正的良善之人。

隻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是不夠的,就如同所有的中國父母一樣,李嘉誠作為一個成功的大企業家、大富豪,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是一個成功的人。而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教會孩子正確的處世哲學。

李嘉誠並沒有急於教孩子如何經商,如何賺大錢,如何成就大業,而是從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教起,因為他知道一個成功的商人必定是一個會做人的人。隻有從基礎開始,一步步慢慢做好,才有可能成為商業上的能手。如果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懂,就開始談經商,簡直是奢談。

李嘉誠常常教育兩個兒子,要想成功,在其他所有基礎條件齊備的時候,就必須要注意考慮對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為了讓兒子們真正明白這些做人的道理,李嘉誠對這方麵的教育很早。

有一次,香港刮台風,李嘉誠家門前的大樹被刮倒了,李嘉誠看到兩個菲律賓工人在風雨中鋸樹,馬上把兒子從床上喊了起來,指著窗外的工人說:“他們背井離鄉從菲律賓來到香港工作,多辛苦,你們去幫幫他們吧。”李澤钜和李澤楷馬上穿上衣服走進了風雨,而這時的李嘉誠在他們身後綻開了笑容。

在教育子女方麵,李嘉誠要求兒子生活上克勤克儉,不求奢華;事業上注重名譽,信守諾言。他特別教導兒子要考慮對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要努力工作。如今,李氏兄弟在香港商界秉承其父風範,做事穩健,同時又表現出新一代的特點。他們喜歡從事有創意、富挑戰性的工作,遇到困難則顯出瀟灑自如、知難而進的從容風度。這與李嘉誠的苦心教導是分不開的。

現如今,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要求孩子學很多的特長,卻忽視了對孩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即使特長再多,能力再高,而如果沒有人性的話,也不會是人人喜歡的天使,而是讓別人恐懼的魔鬼。

因此,家長應該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讓其學會如何做人,隻有這樣,他才會為世界做出貢獻。隻有這樣,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商業社會,才能在商業領域立於不敗之地,才能在商海中勇敢地搏擊風浪,激流勇進,展翅高飛。李嘉誠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教孩子,先教做人的道理。

孩子是未來社會的主人,主人就需要責任感。如果父母隻重視孩子的能力培養,而忽視對其做人的教育,那麼孩子就不會懂得感恩,更不會成為一個合格的人。

方略77 家庭的溫暖有時比能力的培養更重要

首先應該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感覺到父親和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愛心;其次,是要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李嘉誠

家,多麼溫馨的字眼,提起它,每個人心中都湧蕩著一股愛的暖流。沒有家庭的溫暖,生命的天空就沒有色彩;沒有家庭的溫暖,就如同花草沒有陽光、小鳥沒有翅膀。家庭的溫暖是從心靈內部迸發出激勵我們發揮無窮智慧和潛力的力量,家庭的溫暖是不論麵對任何艱難困境都能催生我們樂觀鬥誌和頑強毅力的支柱,家庭的溫暖是讓我們永遠保持積極健康的姿態去審視和擁抱生活人生的珍貴品質。

一個人可以沒有顯赫的地位,可以沒有萬貫的家產,但不能沒有家庭的溫暖。家庭的溫暖有時比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家庭的溫暖對一個人的成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會創造財富的人必定是一個有家庭溫暖的人,家庭的溫暖鼓勵其不斷前進,不斷製造更多的財富來回報家庭,回報社會,感恩一切。一個溫馨的家庭是一個人事業發展的堅強後盾。華人首富李嘉誠用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李嘉誠適時給予孩子溫暖和鼓勵,給予其必要的意見,給予他們磨礪的機會,同時又尊重孩子的選擇,他非常注重對孩子人格與品性的培養。李嘉誠堅信,教孩子學會做人,學會與人相處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內容。

李嘉誠說:“作為父母,讓孩子們在十五六歲時就遠離家鄉,遠離親人,當然有些於心不忍,但是為了他們的將來,就要忍心。不管你擁有多少家財,對於孩子,應該從小培養他們獨立自強的能力,特別不能讓他們養成嬌生慣養、任意揮霍的生活習慣。”17歲時,李澤楷進入大哥就讀的美國斯坦福大學,專修自己喜歡的電腦工程。這顯然不是父親的意思。李澤钜聽從父親的安排,念土木工程係。若從家族事業考慮,李澤楷應讀商科、法律等適宜管理綜合企業的專業,並與澤钜的建築專業互補相輔。但李嘉誠尊重小兒子的選擇。1990年母親病逝,李澤楷回港奔喪時聽從父親的規勸,答應留在香港幫父親打理家族產業。

1990年6月,年僅24歲的李澤楷,以和黃集團資金管理委員會董事經理的身份宣布:和黃考慮發展衛星電視,初步投資4億美元。當時有不少知名人士對此不予看好,認為這是李嘉誠愛子情切的舉動,李澤楷不理會社會上的種種議論,在陳慶祥的輔佐下,指揮若定,全然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行家裏手,得到業界前輩的首肯。李嘉誠從不強迫孩子要怎樣怎樣,隻是一直在用溫暖和鼓勵教育孩子。李嘉誠沒有給他們“足夠”的金錢,實際上是在磨煉他們的生存能力。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在接觸社會中學到的經驗,讓李澤楷兄弟迅速在商界脫穎而出,贏得了許多美譽。

李嘉誠注重家庭的培養教育,言傳身教的力量是偉大的,溫暖的家庭為一個人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反過來,個人的成功也能更好地促進家庭的和諧,構成良性循環。這種良性循環擴大開來,會有利於社會的發展,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使用暴力對待孩子,過分強調IQ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一個人的成功不取決於他的IQ,取決於社會情緒能力。IQ隻能決定一個人在什麼領域成功;而“社會情緒能力”,是一個人能不能有道德的基礎,決定人是否能健康生存、融入社會、合作利他等。缺乏後者,任何人在任何崗位上都不會成功。虎媽和狼爸這種所謂的成功教育,完全忽視了人最根本的道德教育,隻是一種功利性教育,忽略了人性深處的愛與溫暖,隻能說是一種扭曲的教育。這種“咆哮教育”,是對孩子嚴重的摧殘,不利於孩子身心的發展。

孩子能夠從家庭裏得到溫暖,就會感到滿足和快樂,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和看法就會充滿積極、樂觀,即使遇到困難也容易勇敢麵對。任何時候,愛都是理解一切的基礎。

人才是培養出來的,而一個人的生活環境與家庭教育對於他的未來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影響深刻作用於他的性格形成,以及日後的事業發展。

談到教育,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學校教育,而忽視了家庭教育的功能。事實上,家庭帶給孩子的影響遠遠超過學校教育。特別是在孩子早期教育上,家庭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命運。

溫暖的家庭教育給予一個人健全的人格和搏擊風浪的勇氣。設想,假如一個人的人格都不健全,又何談能力的培養?所以,家庭的溫暖比能力的培養顯得更為重要。家庭的溫暖可以給予一個人內心強大的力量,鼓勵其勇敢去闖蕩,去打拚,去開創事業,去積累財富。而這樣的力量,遠非單純的能力培養所能給予的。這一點,家長們應該向華人首富李嘉誠學習,注重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用足夠的家庭溫暖給予孩子成長的力量,用支持與尊重為孩子構建一方天堂。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帶著陽光積極的心態去夢去拚去闖,去書寫一個又一個奇跡,創造一筆又一筆財富。

家庭溫暖有時候比孩子的能力培養更加重要,因為隻有一個溫暖的家,孩子才會懂得愛和幸福。家庭冷漠了,孩子的心也就涼了,那麼再大的能力,也不會讓他快樂了。

方略78 “放飛”孩子是為了他們的將來

作為父母,讓孩子們在十五六歲時就遠離家鄉,遠離親人,當然有些於心不忍,但是為了他們的將來,就要忍心。不管你擁有多少家財,對於孩子,應該從小培養他們獨立自強的能力,特別不能讓他們養成嬌生慣養、任意揮霍的生活習慣。

——李嘉誠

傲立懸崖的孤鬆,在寒風中它的莖巋然不動,那是由於它從巨石中探出身體的時候,已經飽受了苦難的摧殘。蹁躚飛舞的蝴蝶,在陽光下它的雙翅那麼雄健,那是由於破繭而出的時候,它用盡了一生的力氣把體液擠往雙翅,它們都在“放飛”的過程中得到了重生。

讓我們看看老鷹是如何訓練小鷹的。

老鷹為了要保護小鷹,就在高處築巢,鷹的巢窩多半築在懸崖絕壁之處。老鷹有一個訓練小鷹的絕招,小鷹剛生出來很膽怯,雖然有翅膀卻不敢飛,當看到小鷹的羽毛漸漸豐滿,老鷹就開始了訓練它的計劃。

老鷹知道小鷹在溫暖而舒適的巢窩中安穩地被喂養大,非常滿足窩巢的生活,可是如果長期這樣,小鷹就永遠不會飛。

老鷹為了教小鷹學習飛行就攪動巢窩,老鷹會逐步丟棄巢中的羽毛、茅草、小樹枝,讓巢窩變得越來越不舒服,小鷹隻好學習如何去飛行。當小鷹往下墜落時,它們能飛的本能就顯現出來,它們的翅膀會自動煽動。如果小鷹飛行不穩會掉在地上,老鷹就在一旁注意觀察,當小鷹快掉到地上之前,老鷹就趕緊飛近小鷹,伸展兩翅接取小鷹,放回巢窩。然後再攪動巢窩,再扇翅,再接回,周而複始,直到小鷹學會飛行為止。小鷹必須經過不斷地掙紮、摔跤,才能強壯起來,成為能高飛的雄鷹。

我們不能否認,老鷹是愛小鷹的,雖然這種愛,在我們看來,有些殘酷,但老鷹比我們更懂得,怎樣才能教會孩子生存之道,怎樣才能讓小鷹更高傲地飛翔。鷹媽媽知道,放飛孩子,是為了孩子能更好地飛翔。束縛不是愛,而是一種傷害。

孩子是家長的掌中寶,心頭肉,尤其是對於長期在商場打拚的人來說,家長們更是給予他們無限關懷與愛護。但是,這樣熾熱的愛是否一定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值得我們思考。其實更多的時候,孩子更像家長手中的風箏,越是抓得緊,就越難高飛。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放飛孩子,不是不加管教,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給予其足夠的自我發揮空間,放飛孩子是為了他們的將來。一個事業有成的人必然是一個敢於闖蕩的人,絕對不是畏首畏尾,生長在溫室裏的花朵。

華人首富李嘉誠,富可敵國,他完全有能力把孩子捧在掌心裏,為孩子鋪墊好一片光明的未來,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深知,隻有放飛孩子,他們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從初中開始,李嘉誠的大兒子李澤钜便被送到加拿大讀書,開始一段離家獨立求學的生活。在外苦學多年,李澤钜獲得了土木工程學士、結構工程碩士、建築管理碩士三項學位。期間,他不僅具備了相當的專業知識,更在獨立生活中對人生有了深切體察,這為他日後接過家族生意的權杖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