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每一個選擇,都關乎企業的未來(2 / 3)

在商言商

諸葛亮給人最大的印象是謹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使得蜀漢得以在三國亂世當中長期地存在。作為企業的決策者,一個小的錯誤,有可能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這就需要作為領導人的銳利目光和謹小慎微的處世態度,即使不能挽回全部的損失,也要將損失降到最低。

方略10 做決策需要一步一個腳印

我覺得時機不夠。中國民營企業的曆史還很短,中國的企業家千萬別浮躁,想法一急,動作就會變形。所有人都要弄明白:做企業是長跑而不是短跑。別在目的都還沒弄明白時就貿然行動。

——柳傳誌

做人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做企業也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做決策更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有人說“哪怕一小步,也有新高度”,隻有在決策上按部就班地走,一步一個腳印,那麼會給企業帶來紮實的根基。

萬科品牌的成長過程,就是沿著點走,慢慢變成一條直線的。

萬科品牌從它的戰略開始,就有了“蝴蝶效應”,作為屈指可數的20年來一直保持成長和發展的企業,萬科是來之不易的,這麼多年來,萬科沒有想著一步登天,而是用一步一個腳印的方式來驗證,企業不能急於求成,踏踏實實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礎。

萬科在初步涉及房地產的時候,決策者借鑒了索尼的客戶服務理念,以服務為宗旨,作為企業的核心點。萬科在全國創立“物業管理”概念,形成了一套超前的管理模式,跟著這個模式走,讓萬科演繹完美的房地產之路。決策時需要一步一個腳印,這對企業而言是非常關鍵的,這有利於員工們一起奮鬥,促進品牌構建和成長。

萬科領導人王石,他在做決策的時候,不論是核心價值觀,還是別的什麼,他都為自己分好步驟。在他的理念裏,有4個小步。第一,客戶是企業永遠的夥伴;第二,人才是萬科發展的資本;第三,陽光照亮體製;第四,持續增長。在萬科成立之初,王石就是按照這樣一個思路走的,到了今天,王石的觀點深入人心,企業的成功和王石一步一個腳印有很大的關係。

1998年的時候,萬科發起創建客戶俱樂部,簡稱“萬科會”。2001年的時候,萬科對市場進行調查,接著對品牌進行梳理,分別提出了“展現自我的理想生活”、“以您的生活為本”、“建築無限生活”等品牌口號。每一年,萬科都會給自己一個定位和步驟,按照自己的步伐一步步地往前走。

腳印見證決策人的成長,腳印見證著企業的發展,一步一個腳印,一腳一個台階,用腳踏實地的方式去經營自己的企業,不投機取巧,那麼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其實,很多的企業家在為企業作決策的時候,都理出了詳細的計劃表,按照步驟往前走。

上海森馬服飾有限公司在近幾年迅速發展,每個城市都能見到森馬服裝店,森馬集團是在4月20號成立的,如今能夠發展到這般規模,和其決策有重要的關係。森馬集團在創立的時候,沒有想著一步登天,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決策人在決策的時候,給自己明確的安排,“統籌安排”、“層層推進”、“紮根基礎”、”分類指導”,等等,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

資深服裝職業經理人、歐麗國際營運總監趙浩敏先生在發展企業的時候,秉持著決策的時候一步一個腳印的原則。趙浩敏覺得,如今大部分的服裝企業都是家族式企業,其中少數市場敏感度強的在不斷地學習,餘下的仍然停滯不前。當代企業競爭強烈,決策者不能急於求成,決策戰略的時候也得一步一個腳印。在決策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

第一,零售板塊升級。

當代的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品牌競爭表現在了零售業,所以零售業要在第一時間升級。如此一來,就得加強零售終端培訓力度,讓加盟銷售人員成為真正的“零售專家”。

第二,整合資源。

當今產品成本越來越透明,所以消費者是比較理智的,那麼製造商就必須整合資源,把成本降低,效率變高,這對企業發展很有必要。

第三,企劃推廣。

服裝行業裏,商品策劃對企業來說很重要,很多企業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企業策劃和自身的消費人群脫節。適度的宣傳推廣,對企業發展是必要的,製定一套詳細的推廣戰略,對企業發展有利無害。趙浩敏認為,做營銷和策劃,就要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去做,那麼企業才能創造出價值,創造出未來。

企業領導者做出的決策不僅僅是一個,或者兩個,市場千變萬化,唯有踏踏實實地決策,不急功近利,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

在商言商

“萬丈高樓平地起”,對一個企業的發展來說,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才是最重要的發展策略。一味的好高騖遠,不能重視眼前的現實,隻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阻滯,看清腳下,才是最應該做的。

方略11 要站在多方麵審視決策的優劣

我和他在理念上沒有什麼不同。如果說有分歧,也隻是在具體的做法和步驟上,有時不一定完全一致。媒體說分歧,可能指的是2004年收購IBMPC業務時,我曾經猶豫過,考慮得更保守一點,而元慶則希望能立即拍板。但在理念上我們是完全一致的,都決定聯想要向海外走,而且都認為聯想國際化以後,首先要把中國的利潤模式拷貝到全球,其次是希望幾年以後由中國人做CEO,管理這個國際化的企業。

——柳傳誌

決策的意思就是為了達到目標,從而采用科學有用的方法和手段,去選擇指定一個滿意的方案的過程。其實,在管理學中,管理就是決策,指通過分析和比較,在若幹可以選擇的方案中選定最好方案的過程。好的決策能夠決定企業發展的動向,更能體現出市場的行情,所以,作為企業的管理層和決策層要站在多方麵審視決策的優劣。

那麼,該從哪些方麵入手,去判斷一個決策的優劣呢?

第一,發展目光長遠。

隻有站的高,才能望得遠,才能看到更多的事情。作為企業的管理層、決策層,更應該懂得,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審視市場行情,決定最終的策略。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一把手、決策人,關注的遠遠不是公司雞毛蒜皮的小事,更多關注的是企業發展戰略、管控和治理架構的設計、公司發展方向、製定發展策略、經營決策以及在日常管理當中,著眼企業業務本身的模式、業務規則、戰略的落地路徑、組織績效等方麵的提升。從宏觀意義上來說,作為老板,關注的其實就是這當中的業務流程,需要做到比製定這些策略的部門主管站得更高,從而來審視這些決策的優劣,達到業務流程優化的目標。而業務流程優化帶來的結果,就是實現企業業務收益的目標、獲得實際利潤、市場占有率和股東滿意等。

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決策的優劣性,簡單地說來,就是要有遠見之明,決不能目光短淺。要知道,目光短淺是對企業發展的一種“裹足”現象,使得企業停止發展。

瑞年國際有限公司是一家現代化、專業化的集醫藥、高級營養品研發、生產為一體的大型集團公司,旗下擁有無錫瑞年實業有限公司、南京瑞年百思特製藥有限公司等通過國家GMP認證的標準化、專業化生產企業。從2003年公司創建,到2009年在香港上市,瑞年的成就,跟他們的審時度勢,能夠有長遠目光,是分不開的。

瑞年國際公司的發展過程,不僅僅是企業規模的發展,更是一個企業文化錘煉的過程。在時近20年的發展曆程中,瑞年國際鑄造公司形成了具有獨特特色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理念。而這些又和企業領導人的性格、人品、閱曆都有極大關係。

單從性格方麵來說,瑞年公司的決策層,做事立足於眼前現實,且目光長遠,不拘泥於眼前的小事。而且對事心態平和,不貪圖眼前的蠅頭小利。能夠將眼前的事情做好、做細、做得出色,是他們身上最大、最亮的性格特點。從他們身上,也體現出堅韌不拔、忍辱負重的精神。他們有極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從不為眼前的困難、失敗、蕭索而壓倒,並能夠適應各種環境。他們思維活躍,不拘一格,做事既保持原先的原則性,又能夠在做好眼前事情的基礎上,利用自己的高瞻遠矚和敏銳目光,將利益擴大到最大化。

在對人處事上,瑞年國際公司的員工們,待人隨和、為人正直,對《孟子》中提到的天時、地利、人和等有獨特見解,尤其是他們能夠發揮合作精神,勇於犧牲,從不爭一時的長短。從閱曆方麵來說,創業之初的瑞年國際公司閱曆豐富,經曆曲折,複雜的人生經曆,磨煉了他們的意誌,鍛煉了他們的實踐精神,形成了獨特的做人處事風格,錘煉了他們創辦企業、追求事業發展高峰的能力。這為他們後來在瑞年堅持發展打下了一個基礎。

第二,策略創新力。

從指定的策略中可以做對比,要在市場中有強大的競爭力度,不要製定策略沒多久,就夭折了,如此花費的人力資源就是不值得的。

近年來,隨著木門行業的迅速崛起,投身到木門經銷的經銷商也越來越多,由此形成了木門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形。木門企業雖然開發渠道新,但是考慮到成本較大,風險也很高。要想在這種環境下獲得成功,除了領導者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外,還要有革新的精神。在銷售方法上,要能夠利用現有的渠道,進行銷售創新。而銷售賣場,也是這場變革中最重要的地方。一些木門企業為了變革求新,打破當前銷售渠道,以求不受製於賣場,隻能積極探索其他渠道的銷售,比如開辦獨立的品牌專賣店、電子商務等多元化的銷售渠道。多元化的銷售渠道,也給了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因為這種模式使商品不再單單的受製於賣場,並且有利於對品牌的塑造,同時能避開盲目擴張而導致發展受挫的情況。

總之,創新是木門企業不斷發展的最大法寶。而木門企業的創新,不單單需要勞動技能、手工工藝進行創新,還要進行先進設備的創新。在管理層麵上,還需要管理人員能在品牌創新、經營銷售理念創新、服務創新、產品創新等細微之處的創新。而這些創新,除了企業管理者要有極大的魄力外,還要有長遠的戰略目光,立足於現實,看得長遠,從多個方麵去審視決策的優劣性,保證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在商言商

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是極為複雜的,決策的優劣直接關係到企業生產效益的高低。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應該懂得如何站在多方麵的角度去審視自己做出的決策。

方略12 大決策可以分解成小目標

人很大的興趣就是感覺一步一步地往自己設定的目標方向去努力!

——柳傳誌

曾經數學老師問過這樣一個問題,“線是由什麼組成的”,答案是“點”。其實,企業內的決策就好比是“線”,有時候,企業作出來的決策很難去一步完成,那麼企業可以分解成小目標去完成的。小目標能夠成就大事業,能夠將大決策完整地呈現出來。

1984年的時候,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上,一名叫做山田本一的運動員出人意料地奪得了冠軍。比賽結束後,有人問他,為什麼能夠在比賽場上取得一鳴驚人的成績,當時山田本一隻是說了3個字,“憑智慧”。10年過去了,山田本一出了自己的自傳,在他的自傳中,山田本一說出了“智慧”的含義,就是“分解目標”。

他在書中這樣描述:在每次比賽之前,山田本一都會乘車,將自己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並且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給記下來,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大樹,第三個標誌是紅房子,第四個標誌是河邊的小亭子……山田本一就這樣每隔一段,就做一個標誌,一直將標誌做到賽場的終點。比賽開始後,山田本一以百米的速度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山田本一又用同樣的速度朝著第二個目標奔去。全程的40多公裏,就這樣被山田本一分成好幾個小目標,他感覺跑完全程很輕鬆。

其實,山田本一的做法是用小目標去完成大任務。而企業在作決策的時候,也好比是一場馬拉鬆比賽,企業和眾多的同行競爭,跑到最後的才是王者。在作決策的時候,要分解成一個個的小目標。比如,今天需要完成多少任務,而實際上又完成了多少,完成部分的質量是怎麼樣的,等等。

大決策內的小目標需要有時間的規劃,時間限製能夠激發積極性,使得目標在短期內完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企業決策者需要注意的是,小目標必須符合實際。

小雲是某某汽車推銷員,剛剛上崗位沒多久,小雲每天都激情四射,信誓旦旦地為自己定下了一個大目標,就是成為銷售經理。他將這個大目標分解成了多個,並且給予了時間限製,他定在3個月內成為銷售主管,一年後成為銷售經理,等到時間到了,就用主管和經理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業務。最終一年到頭了,小雲還是在原地踏步,他的目標看似很宏大,但是缺乏了實際操作性,是一個空洞的目標。

魏鵬也是一名汽車推銷員,他是小雲的同事。魏鵬每個星期都會花上半天的時間做計劃,每天也會花上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做銷售準備工作,在沒有計劃和準備好工作之前,他是絕對不會去拜訪客戶銷售業務的。魏鵬不認為自己是在浪費時間,他覺得,有了完善的計劃和準備才能確保自己的銷售業績。

有一次,小雲請教魏鵬,他問道:“魏先生,你是怎樣成為汽車銷售行業的領軍人物的呢?”

魏鵬毫不隱瞞地回答說:“我給自己作出了大決策,用小目標的方式前進,同時,小目標要實事求是。給自己立下可行的方案。”

“什麼方案呢?”小雲不解地問道。

“我會把年度的計劃和目標細分到每周和每天內,比如說,今年預定的目標是銷售額3840萬美元,我就會把目標分為12份,一年內,12個月,每個月都需要完成320萬美元,然後再用星期將320萬美元分為4份,隻要每個星期做80萬美元就行了。”魏鵬將自己的方法詳細地說了出來。

小目標就好比是雨水,大決策就好比是江河,成千上萬滴的雨水彙集到了一起,才能形成江河。如何才能做好每一個小目標呢?

第一,細化目標。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而是不知道為了自己的目標如何去奮鬥。所以,作為企業的決策人,即便是小目標也不能馬虎,需要對小目標製定得具體、細化。

第二,把每個小目標寫在紙上。

當製定好自己的小目標後,應該把它們按照時間期限寫在日曆上,並且放在醒目的位置,以便時刻鞭策自己,要朝著小目標前進,要踏踏實實地去完成小目標。

第三,每天每周都要去確定目標。

有研究發現,每隔一到三天,就該為自己製定新的小目標,製定的小目標周期不長,完成的效率就越高。就好比是在跑馬拉鬆,給自己製定5分鍾的小目標,和製定一個小時的小目標,對比的話,還是5分鍾的更容易完成。

作為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家,在作大決策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設定出小目標。將一場耐力賽分階段地去完成,所用的時間會比對手短許多,達到的效果也會好很多。所以,大決策要分成每個不同的小目標,分期去完成。

在商言商

任何巨大的目標或者龐大的物體,都是由無數的微小物體組織而成。真正有能力的企業家,應該懂得將自己的大目標分解成無數的小目標,然後根據當前的環境、形勢,一步步地去完成。當完成了一個個的小目標時,企業的領導者就會有更多的信心,去按照既定的路線走下去。

方略13 決策的製定要有前瞻性

為企業作決策,就該有前瞻性。

——柳傳誌

兩個企業從同一個起跑點走出,一個企業在國內發展平平,而另一個企業走上了國際化的道路,這和決策的製定有很大關係。作為企業決策者,所製定出來的戰略必須要有前瞻性。目光長遠向前看的企業決策者,必定能帶領企業朝前發展,而目光短淺,隻看重眼前利益的決策者,隻能使企業停滯不前,甚至出現企業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