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事業是做出來的,執行力就是競爭力(1 / 3)

第三章事業是做出來的,執行力就是競爭力

——柳傳誌的“執行力”思想

世界上所有的軍事訓練都是從練隊列開始的,懂軍事的人都知道,隊列訓練所練的並不是士兵們的戰鬥能力,其目的隻是為了培養士兵們的服從命令的能力,也就是——執行力。一支擁有強大執行力的部隊是不折不扣的鐵軍,一個像柳傳誌那樣善於培養下屬執行力的企業管理者,則是不折不扣的企業家。

方略16 有了正確的決策就該立即執行

執行路線有些像那時撥電話號碼,如果認準目標是對的(電話號碼是對的),那麼就要貫徹堅決性:不因小勝而張狂,不因挫折而氣餒,不因誘惑而動搖,就是這種堅決性的體現。

——柳傳誌

對於一個優秀的企業來說,最好的靈丹妙藥就是“執行力”。“執行力”給人震撼的感覺,它能夠把簡單化為神奇。縱觀世界五百強企業,很多都是從小做大的,就比如沃爾瑪,它是由一個賣雜貨的小商店起家的,還有星巴克,它起初也隻是銷售牛奶和咖啡為主。這些小企業之所以能夠成功,和企業自身優秀的執行力息息相關,是正確的決策,及時的執行力,造就出眾多企業的輝煌業績。

聯想在執行力方麵很出色,聯想難能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它有著強大的執行力。在聯想執行力背後,還有一個人物在支撐著,他就是柳傳誌。柳傳誌對聯想的發展,可謂是嘔心瀝血,他一點一滴地去滲透目標管理、時間管理的概念,讓聯想形成了“精準求實,從領導做起”的企業氛圍,這種氛圍對聯想執行力的落實很有幫助,可使執行力的效率事半功倍。

聯想的企業文化是由4個層組成的,分別是理念層、製度層、行為層、物質層。理念層是通過製度和行為來落實的。首先,柳傳誌通過“總裁室布道”,讓企業內部的幹部們做講師,宣傳核心價值觀;接著就是讓通過考核的新員工“入模子”培訓,然後就是業績考核,建立勝任能力體係模型,讓企業文化從理念變為製度和行為;最後就是通過獎勵的形式,使其物質化。柳傳誌研究出來的聯想文化,無疑是特色的,他的企業文化能夠實現,與聯想“執行、執行、再執行”的企業精神有莫大關係。

聯想是1984年創辦的,從成立到現在,短短幾十年的光陰,就讓聯想成為中國最早的一批具有現代化意識的企業之一。柳傳誌曾經將聯想的執行力比喻成“撥電話”,他說:“20世紀80年代,撥電話號碼是件很麻煩的事情,那時電話需要接線員轉接,撥不通的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線路忙,另一種則是號碼不對。遇到前一種,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不停地撥,遇到後一種,則永遠撥不通。執行路線有些像那時撥電話號碼,如果認準目標是對的(電話號碼是對的),那麼就要貫徹堅決性:不因小勝而張狂,不因挫折而氣餒,不因誘惑而動搖,就是這種堅決性的體現。”

柳傳誌做出這個比喻,其實是在告訴大家,隻有方向是對的,那麼就能不停地“撥”。在柳傳誌眼裏,“撥”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其實就是執行的意思,它可以執行領導者的決策,也可以執行企業戰略。聯想的執行力是業內公認的第一,柳傳誌說:“‘說到做到’是聯想‘執行文化’的外在體現,甚至要‘成為聯想人的基因’。”

有句話叫做“光說不練嘴把式,又說又練真把式”,聯想的執行力是真真切切的“真把式”,柳傳誌每一次的決策,都被迅速地執行下去,並且形成企業文化。在柳傳誌“說到做到”的理念下,企業正穩定向前發展。海爾總裁在企業執行力上,也相當的關注,他覺得,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其實並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其實就是不平凡。

一個企業每天都有很多事等著去決策,等著去執行,回過頭來觀察企業需要執行的事的特征,其實都是每日裏重複做的平凡瑣碎小事。一個企業的戰略是關鍵,但是沒有嚴格的執行力的話,也難以成就企業。

在商言商

常言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每個企業每天都有很多的決策等著執行,若想得太多,浪費了太多的觀察力,也就會錯失很多的機會。這就需要企業的決策者在看到正確的策略時,能夠以果斷的魄力去執行。當然,這也需要決策者非凡的銳利目光。

方略17 做企業也要“知行合一”

不是光知就行了,一定要知與行統一起來。所以真正要做一個好的企業家,一定要有戰略實施設計能力。

——柳傳誌

“知行合一”是哲學家王守仁的理念,所謂“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是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理念。“行”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實踐和實際行動。如今,做企業也提倡知行合一,除了有認知之外,執行力也是企業必不可少的武器。

有的企業領導人會給企業定下很高的目標,但是能夠有具體步驟,並且達到目標的企業少之又少。在我們國家,有很多企業都是曇花一現,造成這樣結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種就是沒有給自己的企業製定一個合適的戰略,或者就是製定的目標不符合實際,難以去實現。企業家本身就應該不停地製定高遠目標,然後把它們分解成具體步驟去完成。如此的話,企業要將“認知”與“實現”相結合,做到“知行合一”。

在IBM內有一位很有前途的低層管理人員,他在進行一項風險投資的時候,使得公司在這場投資中損失了1000多萬美元,這給IBM帶來了重創。當IBM創始人Watson將這位管理人員叫到自己辦公室的時候,這位年輕人有些膽戰心驚,在Watson沒有開口之前,他便率先說道:“您是希望我辭職,對嗎?”但是Watson搖了搖頭,他讓那位管理人員坐下,回答道:“你不需要緊張,這次虧損的1000萬美元隻不過是替你交的學費而已,對我而言就沒有其他意義了。”

看到這則小故事,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意義所在,其實,這故事主要表現了公司處理“知”與“行”的關係,使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IBM公司的創始人理解到,他最重要的任務並非是製定戰略,或者是決策,而是要為企業建立起一套行動機製,去實現由“知”到“行”的轉換,做到“知行合一”。

愛依斯公司的合夥創辦人兼行政總裁Dennis Bakke,他用自己的例子道出了“知行合一”的玄機。在1997年的時候,這位總裁隻做過一次決策,當然,這並非是他故弄玄虛,或者是在開玩笑,而是他深知自己不必去了解每一件事,或者是一一去決策,他更加應該去關注如何營造一個環境,讓許多人都能“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給企業家們的啟示是,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執行,隻有知行才能改變企業的命運,所以在營造“知行合一”的氛圍時,就要建設好企業文化。企業作出決策和戰略,並不能靠“喊”,更多的是去實踐。

在清華總裁新領導力課堂上,一位企業的總裁在小組討論中提到:公司在製定企業文化和製度方麵,在他看來是非常好的,企業和個人都為企業的發展下足了功夫,本來以為可以更好地調動員工們的積極性,但是在現實中發現,並沒有預先想的好,甚至可以說很差。從物質到精神,方方麵麵,該照顧的都照顧到了,怎麼還是無法調動員工們的積極性呢?

在實際的企業經營管理中,很多的企業都會遇到“知而不行”、“知行分離”的現象,通俗點說,就是“道理誰都明白,就是沒人去做”。該企業指出,中國企業現在越來越重視企業內部員工素質和技術的培訓。培訓技術本身是個很好的體係,但是讓人可惜的是,隻有一小部分的企業在培訓的時候去實踐,最終是培訓技術變為純理性的“知行分離”,導致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局麵。

那麼,這種“知行不一”的局麵是如何出現的呢?

就體育教練員來說,教練通過向隊員傳達一種信念和夢想,激發出隊員們的潛能,鼓勵隊員通過訓練成就夢想,這樣的模式就是“知行合一”,體育界運用這種模式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金牌夢。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領導者一直沒有一個好的方法來解決企業中知行合一的問題,於是便借用體育界“知行合一”的模式。領導者就是教練,而員工們就是體育運動員,領導者向員工們傳輸企業戰略和目標,員工們去執行完成,這便使“知”與“行”達到合一。

2004年的時候,中國女排20年後重奪回奧運冠軍,這對中國女排來說是一種榮耀。當中國女排在先輸一局後,其內心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一定要贏”成為了她們的信念,於是燃起昂昂的鬥誌,女排們團結一致,最終獲得了勝利。“知行合一”就是在思維的領導下,在現實當中展開行動,將自身投入到行動中去實踐,達到“知行合一”。所以,企業在管理和發展中,要將企業文化和遠景輸送到每個員工的腦袋中,讓他們在實際中操作,不遊離在實踐之外。

中國的企業一直不缺乏戰略,甚至連麥肯錫這樣頂級的國際顧問都被請來為公司製定戰略,但是有了戰略,不去執行,那成功還有什麼保障呢?在《士兵突擊》中有一句話說得好,叫做“知道還要做到”,做企業也是如此,製定了戰略後,還要去執行。企業想搞發展,“知行合一”必不可少。

在商言商

我們常說:“知道容易,做到難。”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能做得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企業的發展,也是同樣的道理,製定好的戰略方針,能夠執行得起來,才是硬道理。

方略18 企業修煉執行力

聯想若不是擁有一支權威的領導班子、很強的組織係統和文化,很難成功。這根本不是理論能解決的問題,分拆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做的過程中有很大的難度,這充分體現出了聯想的執行能力。

——柳傳誌

執行力是指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的目標操作的能力。執行力可以把企業戰略和規劃轉變成效益和成果。執行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願,完成任務的程度和能力。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經營能力,衡量執行力的標準就在於規定時間內完成的戰略目標多少,完成的任務指令如何。執行力是企業經營的核心內容,但很多企業在執行力上很薄弱,所以,修煉執行力成為企業的必修課。

執行力的強弱決定著一個企業的成敗,它是影響企業的重要因素,是與當代企業競爭的重要一環。一個企業的執行力如何,將決定企業的興衰,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在競爭當中不僅僅是目標和信念了,還要采取各種措施去實施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