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有忠臣,企業才有未來(3 / 3)

在商言商

“德才兼備”,“德”字排在“才”字的前頭,由此可見“德”的作用在“才”的作用之上。自古以來,能夠領袖群倫的人,大多是“以德服人”。試問,沒有好的品德,就算擁有再好的能力、才能,又有什麼人敢相信?所以,美好的品德,才是一個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質。

方略28 “項鏈理論”你要懂

對於人才,我有一個看法,對於一般的企業來說,更需要的是管理人才,為什麼這麼講?因為好的科技人才和專業人才,就像珍珠,沒有線,這些珍珠成不了項鏈,好的科技人才我可以通過高薪把他挖過來,但挖過來之後,沒有好的管理人才,他們還是起不到該起的作用。起決定作用的還是線。因此管理人才是極其重要的。有的人不是珍珠,不能像珍珠一樣閃閃發光,但他是一條線,能把那些珍珠穿起來,做出一條光彩奪目的項鏈來。

——柳傳誌

珠子再多,但是沒有主線的話,那麼也是一盤散沙。而作為企業家,在經營人才的時候,就應該學會“項鏈理論”,用一根線穿起一串珍珠,那才是一條完美的“項鏈”。在這裏,“線”就是企業管理者,“珍珠”就是企業員工,管理者能夠將公司員工管理得井井有條,才能代表一個企業真正的實力,在以後的發展中,也會蒸蒸日上。

聯想總裁柳傳誌曾經把管理者比喻成一條線,而把企業的科技人才和專業人才比喻成珍珠。麵對一堆散亂的珍珠,柳傳誌找了一條線——倪光南。

在中關村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3個企業家找到了3個科學家,然後開發出了3個產品,最後成就了3個企業。

柳傳誌找到了倪光南,然後開發出了聯想漢卡,最後成就了聯想企業;張玉峰找到了王選,然後開發出了方正排版係統,最後成就了方正企業;萬潤楠找到了王輯誌,然後開發出了四通打字機,最後成就了四通企業。

這3個故事都是有一個很精彩的開頭,但是結尾卻很悲劇。為什麼這麼說呢?企業家和科學家在得到了“第一桶金子”後,往往會產生分歧,最終會分道揚鑣。柳傳誌和倪光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柳傳誌說:“從企業家的角度看,或者從真正正確的角度看,研究成果隻是企業發展若幹環節中的一個環節,千萬記住一定是企業家來負全責。科學家完成科研成果的部分,這部分可能很重要,科學家因此在企業裏占據很重要的地位,得到很高的報酬,這都是應該的。但是,絕對不能因此就讓科學家來管理企業。如果真的讓一個科學家來管理企業,他很容易把企業帶偏,因為科學家很容易僅從技術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但是在很多時候,不是技術可以做的,企業就可以做,企業要從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聯想曾經有過幾十項成果在公司裏都賣不出去的,都無法轉化為產品的情況。”

柳傳誌自己也是技術人員,但是和聯想企業內部其他一些已經成名的科研人員相比,他差的比較多。柳傳誌在一開始就給自己明確了定位,他沒有隨波逐流地去做珍珠,而是力爭做一條穿起珍珠的線。在柳傳誌手中,他穿起李勤、倪光南、郭為、楊元慶、朱立南、馬雪征、陳國棟等這些“珍珠”。

柳傳誌的“項鏈理論”為各個企業家們做出了一個管理開端。如果一個企業人才雲集,但是沒有一條主線,那也是散沙。但形成一條珍珠後,那麼就有了秩序和協調。

每個企業,它的領導者有重大的作用,其責任也是較重的。企業領導者是一個企業的核心人物,領導者就要學會處理各種人事關係,學會傾聽員工們的意見,這樣的團隊贏的機會大很多。

那麼,企業管理者該如何做好主線呢?

奧尼爾是美國一家汽車公司的銷售總監,他工作很認真,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但是,奧尼爾總是覺得自己的工作太多,像是沒有盡頭似的,而自己團隊的銷售業績也得不到提高,一天下來,總是精疲力竭。晚上睡覺的時候,他都在想著如何做好業績。

對於這樣的現實,奧尼爾覺得很難接受,明明自己付出的多,但得到的回報總是和付出不成正比。如果再這樣下去,自己遲早有一天會卷鋪蓋走人。於是,奧尼爾開始思考自己的管理理念,經過思考後,他開始把要做的事按照重要性、難易程度來安排。同時,也把各項工作分給下屬去做,自己隻負責3件事。第一,布置工作。每天都會安排好每個員工做什麼,該如何去做。第二,協助下屬。這大部分都是指工作之外,一個團隊,最主要的就是團結,就像美麗的珍珠,如果它沒有一個洞,線該如何穿過呢?所以,在自己的下屬遇到困難的時候,奧尼爾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忙解決。第三,驗收。下屬完成工作後,自己都要去檢查完成的質量,一個季度考核後,會給予員工獎勵或者懲罰。

在嚐試了這種管理理念後,奧尼爾發現,自己的心漸漸地輕鬆起來,而下屬們也有了工作的積極性,銷售業績步步高升。奧尼爾這樣描述自己,他說自己就是一個自動化的工廠工程師,他把生產和裝配的任務都交給了機器和工人們,每天隻需要觀察流水線的生產,為流水線排除故障就可以了。

奧尼爾的管理方法效果很好,每天自己也有充足的時間,他意味深長地說道:“一條項鏈,珍珠才是最美的,但是背後需要一根紮實的主線,經過線穿起來的珍珠,才會更加的美豔。如今的我,享受到了更多的親情和生活的樂趣。”

奧尼爾的銷售業績進步神速,他的團隊不僅工作效率高,而且也很輕鬆。從奧尼爾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管理者身上所發出的魅力。管理者必須要協調好小組人員的工作,分配得當,才能有條不紊。

創業能否成功,企業管理者的素質是關鍵。對於如何做一個好的管理者,柳傳誌認為:首先需要管理者心胸開闊,其次就是學習能力強,眼光獨到。所以,項鏈理論走進了很多的企業,取得的成績也不俗。專業知識可以知道的不多,但“項鏈理論”一定要懂。

在商言商

柳傳誌的“項鏈理論”,其實就是通過管理人才,管理好企業各個部門機構,以此讓企業井井有條地運作,以求增進團隊的協作力、凝聚力。隻有這樣,企業才不至於是一盤散沙,才能在彼此團結的情形下,取得不俗的業績。

方略29 要把握好內部競爭的度

現在很多企業,都有來自於辦公室政治的宗派問題,不把業務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互相的爭鬥放在第一位。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楊元慶始終把企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也是他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在員工心目中還是有很高威信的主要原因,也是這次合作的一個重要的保證條件。

——柳傳誌

學生時期,我們都在競爭學習成績,為了分數,夜夜點燈到淩晨。畢業後,步上工作崗位,競爭仍然在繼續,似乎,競爭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有人認為,競爭使人進步,競爭使人自律。但又有人反對,他們認為競爭會讓人遠離內心的純真。

對於企業來說,沒有競爭的話,那麼就不能帶動工作的積極性,但是競爭過度的話,壓力將會變大。所以,企業員工在競爭時,需要把握一個度。

柳傳誌的手底下有很多的人才,他們對所在的領域很精通。柳傳誌在選拔人才上,不僅僅看中一個人的能力,他更為看中的是品德。就像他說的,建立一個團隊班子,如果第一把手沒有一個特別好的德行,那麼很難把班子建好。所以,班子頭就該把企業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同時,心胸和肚量要大,更要具備管理企業的人格魅力。

如果員工不把公司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到處貪汙,形成宗派,那麼就算是業績和表現都不錯,柳傳誌也不會重用。柳傳誌說:“會用人的人,考察屬下實質時固然不能離開業績來說明問題,但是絕不是僅僅看業績。做領導的完全跟著業績的風向轉,那誰都會當領導,還用我幹嗎,誰不會根據業績好壞來換人?”柳傳誌想要表明的意思很明確,公司內部有積極的競爭,這固然是好事,但是為了競爭而可以損失公司的利益,那麼這樣的競爭就是惡性的。

楊元慶是柳傳誌比較看好的一位企業領導人,柳傳誌會競爭,但是他的競爭有一個底線,就是要把企業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如今的楊元慶在柳傳誌的班子裏中,可以說是第一把手,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和聯想的利益共同進退。

競爭是必要的,但是要競爭適度,在這兒,“適度”是一個怎樣的定義呢?

曾經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個探險隊來到了智慧之宮,他們看到了一個大門,但是大門被鎖起來了,於是,守衛大門的人拿出了一串鑰匙,讓探險者挑選。珠寶商挑了一把最貴重的,藝術家挑了一把最漂亮的,工程師選擇了一把最精密的,結果都未開啟門鎖。最後,隻有修鎖的人開啟了大門。原來,修鎖匠看中了一把最不起眼的鑰匙,但卻是最合適的,用它打開了大門,進入了智慧之宮。

這個小故事的道理很簡單,一把鑰匙隻有一個對應的孔,不管它的外形多奢華美豔,隻要適合就行。同樣,在企業內部競爭的時候,不要把競爭看得過重,那樣往往會失去初衷。要給“競爭”準確的定位,競爭需要一個度。

美國有一家著名的企業,是大企業家查爾斯·施瓦布的產業,這個企業是做煉鋼生意的,但是效益卻不好,因為工廠裏的工人們都很懶惰,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任務。於是,施瓦布為這件事傷透了腦筋,也想了很多的辦法,更是換了好幾個廠長。最後,施瓦布把自己最能幹的手下派去了,但還是起不到效果。最後,施瓦布決定親手解決這個廠的問題。

施瓦布來到廠長的辦公室,他問廠長:“在提高煉鋼產量方麵,你都做過一些什麼?”

廠長說道:“我試過很多的方法,比如,我會勸導他們,但是沒有用,那樣他們會更加肆無忌憚,最後,我隻能罵他們,但他們都不當一回事,我甚至開除過一兩個人來殺雞儆猴,但是他們卻不在乎。我總不能把一個廠的工人都開除吧?”

施瓦布了解基本狀況後,他決定親自去車間看看。到了生產車間的時候,正好是白天工人和夜班工人換班,他隨口問一個白班工人:“今天你們白天班的一共煉了幾爐子鋼?”

“一共6爐子。”工人答道。施瓦布皺起了眉頭,這明顯是比較少的,但是他什麼也沒有說,隻是在車間內的小黑板上寫下了一個阿拉伯數字“6”,之後就離開了車間。

夜班的工人們走進車間後,他們都看到了小黑板上的數字,他們不知道這個數字的含義,於是便打聽這個數字的來曆。門衛告訴他們道:“咱位的大老板今天來過這,問白天的工人們煉了多少爐子鋼,知道是6後,便把數字寫在了黑板上。“

第二天早晨,施瓦布又去了車間,他直接走到小黑板前,看到了夜班工人把“6”換成了“7”,施瓦布什麼都沒說,但十分滿意地離開了。同樣,白天上班的工人們看到了黑板上的“7”,一位激動的工人說道:“這意味著夜班工人比我們強,我們要讓他們看看誰的工作能力最強。”就這樣,夜班工人和白班工人形成了一個對比,小黑板上的數字一點點地在改動,數字越來越大,直到出現“10”。

施瓦布的法子很簡單,他是讓白班生產工人和夜班生產工人做比較,這樣才能激發兩個班隊的積極性,從而創造出業績和工作效率,這樣的競爭是有益處的。作為企業,最需要的就是建立一個競爭機製,實行科學公正的競爭規則。為此,有3個規則需要認真執行。第一,公平原則;第二,公開原則;第三,動態原則。

把握好企業內部競爭的尺度,是每個企業管理者都需要學習的東西,在和諧的競爭製度下,創新公司輝煌業績。

在商言商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鬥,這也是企業員工之間所不能避免的。凡事有利有弊,員工之間的競爭,可以保持員工心中的壓力感,並在壓力感的驅動下,不斷地尋求進步。但是如果競爭當中用上低俗的攻擊手段,這就超出了正常競爭的範疇。凡事要有一個“度”,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應該懂得如何把握好這個“度”,不讓競爭出現越演越烈的情形。

方略30 獎懲必須嚴明

隻要你完成了任務,有了功勞什麼都好說;如果你完成不了任務,就應該受到批評,不必強調客觀原因。

——柳傳誌

凡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它都有一套嚴格的獎懲措施。學校管理也步入了企業化管理行列,學校管理製度中,每個班主任就像是一個小主管,學生們就相當於是員工,給予了獎勵就會學習更加進步,給予了懲罰,就會下苦功去學習。

很多企業都實行了軍事化管理,所謂的軍事化管理首先就是要獎懲製度分明。如果員工的業績不錯,那麼就給予獎勵,因為獎勵能夠激發一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業績低的人,就要給予懲罰的措施,懲罰能夠使一個人自律,總結自我不足。

聯想公司的獎勵和懲罰十分嚴明,柳傳誌是如何完善懲獎製度的呢?

聯想公司在創辦初期,公司員工完成不了任務的時候,總是尋找外部的客觀原因,而不是從自身出發,尋找內在的主觀原因。於是,柳傳誌便率先提出了“隻講功勞,不講苦勞”的思想,並且組織出這樣一個團隊。

柳傳誌的這種管理思想,突出了工作的目的性,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隱患。柳傳誌又進化了最初的思想,他把“隻講功勞,不講苦勞”修正為“講功勞也講苦勞”。就比如,在一個公司當中,一個員工不管做了什麼,做得好,或者不好,但都得有一個前提,就是為公司的利益著想,那麼他都得受到獎勵。

1999年的時候,柳傳誌在聯想大會上說道:“在聯想工作,現在已經不是強調隻講功勞不講苦勞的年代,那是公司創辦時期的口號。而今天聯想強調的是運作驅動,不但要完成任務,而且要了解你完成的手段,一招一式是否規範,也要考慮領導者是一個人拚死累活地幹,還是組織隊伍一起幹;是你把工作方案一個人裝在腦子裏,別人都是簡單的執行者,還是讓下級都能成為主動的參與者,調動起下級的積極性,這兩種領導的得分是不一樣的,升遷也是不一樣的。”員工做出了功勞,那麼就需要獎勵,柳傳誌意識到,提高員工的待遇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對員工付出的肯定。

在早期,聯想的規章製度還不健全,但是聯想所謂的“天條”一直被口口相傳,這些製度員工都在參照。就比如,在聯想工作就不能去謀職第二份工作,不許吃回扣,不許收紅包,不許謀取私利,等等。但是對於表現優異的,聯想公司都會給予提高獎金、提升職務職稱、出國學習工作等方式獎勵,對於犯錯誤或者違反公司規定的職工,聯想公司會給予批評、扣發獎金、退交人事部門,甚至開除等處罰。

柳傳誌所成立的聯想公司,其獎勵和懲罰的製度嚴明,這些製度都促使公司不斷地進步。曾經,聯想公司有5個年輕人違背了公司的規章製度,並且觸犯到了法律,後來被柳傳誌送去了司法機關。幾個年輕人從監獄出來後,他們第一個要做的事兒就是去感謝柳傳誌。

其中比較經典的獎懲規章有:

一、在業務活動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任何形式的回扣。凡違反本條規定者,予以開除處分。

二、不得從事第二職業,凡違反本條規定者,予以開除處分。

三、不得利用職務或工作之便牟取私利,違反本條規定者,沒收違法所得,並扣罰相同數額的獎金。

四、收取公司以外的勞動報酬,必須報告本部門主任經理(或總經理),並將所得報酬交主任經理(或總經理)處理。凡違反本條規定者,扣罰所得報酬兩倍的獎金。

五、在業務活動中收受禮品,必須報告部門經理。禮品價值50元以下的,由部門經理處理;價值50元至100元的,由部門經理交主任經理(或總經理)處理;價值100元以上的,由主任經理交人事管理部處理。凡違反本條規定者,扣罰相當禮品價值兩倍的獎金。

六、不得相互打聽獎金和福利。違反本條規定者,扣罰當月獎金。

七、本規定適用於公司所有員工(含正式工、臨時工)。

這些規章製度讓聯想公司成為赫赫有名的大公司,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獎罰製度的重要性了。員工獎勵與懲罰嚴明的話,可以加強員工遵紀守法的主動性、自覺性,同時也可以規範員工行為,提高員工素質,維護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管理秩序,保障公司各項規章製度的貫徹執行。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懲罰與獎勵是兩個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工具。聯想公司的獎懲製度無疑是給其他公司創新了先河。

柯達公司大約有100多年的曆史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影像產品有限公司,位居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前端。業務遍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員工加起來有8萬多人。柯達是喬治·伊斯曼先生創建的,當初,他收到了一份建議書,建議書是一個普通的工人寫的,內容不華麗,但是很樸實。

這位工人向伊斯曼建議,希望他能讓生產部門將玻璃窗戶擦幹淨。這件事對於一個企業可以說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但是聰明的伊斯曼先生卻看出了信中的真實意義。他的理解是,這位員工向他建議的行為是員工積極的表現,於是,伊斯曼決定公開表揚這位工人,並且發了獎金。從此建立起“柯達建議製度”。

製度製定後,柯達公司的走廊外被放置了一個建議表,每個員工都能取到,並且可書寫建議書。專職秘書會將這些建議書送到相關的部門審議,對於有價值的建議,會給予獎勵。另外,柯達公司為獎勵和懲罰製度,還製定了一個小冊子。

從柯達創立到今天,公司在100多年中已經采納建議100多萬個,這些建議大小不一,但都從客觀上對柯達公司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柯達管理人表示,對作出貢獻的員工獎勵是必需的。

伊斯曼的製度在不斷地完善公司,使公司的利益蒸蒸日上,創造出更高的效益。同時,獎勵措施也提高了員工們的幹勁,讓人無形中感覺到一股精神力量。

所以,現代企業必須要有一套獎懲措施,而且要執行嚴明,這不僅是為公司負責,更是對員工負責。

在商言商

獎勵可以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懲罰則可以警告員工遵循公司的各種管理製度。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應該懂得獎懲有度,隻有這樣才能讓員工心服口服,才能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