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用無為之法,做有為之事(1 / 3)

第五章用無為之法,做有為之事

——柳傳誌的“內部管理”思想

企業是一個商業實體,更是一個由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所組成的團隊。而企業的管理者就是這個團隊的帶頭人。管理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極其複雜的而且極其費心勞神的工作。而身為管理者的你,也就自然需要深入學習柳傳誌的內部管理思想。否則,你既管不住手下的團隊,也開不走企業這艘航船。

方略31 尊重他人的意見,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意見負責

我還是希望能夠讓CEO們主導決策,我隻有花時間想透以後,有十足把握的時候才發言,我尊重他們的意見。

——柳傳誌

我們都說尊敬是相互的,你尊敬了別人,別人也會尊敬你。尊重別人就是一種素質的體現,它代表了一個人的修養和智慧,更代表了一個人的胸懷。尊重的內涵有很多,它可以表現出理解,體現出信任和團結,也能表達出平等。學會尊重他人,可以給人力量和溫暖,同樣,尊重別人的意見也是一種做人的美德。

在工作或者是生活當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或者是在企業會議上,自己的意見被人無情地批評、駁回,因為不合而發生一些爭執。怎麼樣才能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答案是:學會尊重他人的意見。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相同,所以對待問題的角度也就不同。自己有意見,別人也會有意見,我們沒有理由去批評別人的意見,在別人提出意見的時候,即便是不同意,我們也要去尊重。

中國企業和美國企業內部管理思想很不相同,美國企業有一個比較開放的工作氛圍,並且每個人都願意分享自己的看法,對待別人意見的時候,總是能做到尊重。就比如,公司要做一個重要決定的時候,不一定隻有經理才有資格去參加會議,凡是負責這個項目的員工,都可以去參加會議,眾人在一起討論,研究出更好的方案。企業內,員工們犯了錯誤的時候,主管也不會不講情麵地指出,不會因為某一個員工犯錯了而對他耿耿於懷,他們的批評是對事不對人,對員工們很尊重。在國外,企業相信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價值,每一個員工都願意把事情給做好,隻要企業能夠提供足夠的資源和環境。但是如果員工利用公司的信任去做損害公司利益的事兒,就比如用公司的名義對他人發出邀請信,或者是為自己的親友申請簽證,更甚至是泄露公司機密,等等,這樣的情況被查出來後,是必須得開除的,沒有回旋的餘地。

在國外的大型企業中,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職責和目標,他們會把客戶擺在首要的位置,為客戶在第一時間內解決問題。就比如,有一家新用戶發現自己的家中少了一根電纜,按照正常的流程是,先要把具體的情況告訴總部,之後總部發來貨物,之後才能做維修。這一套流程下來,將近好幾個星期,這會對客戶的工作,或者生活帶來很大的損失。所以,員工們都不采取流程走,而是按照自己的意見走,方案是先給自己的經理打報告,之後去市場上買一個同類型的產品進行安裝,保證客戶的利益。經理知道之後,會尊重員工的意見,或采納,或不采納,但都不會去指責、批評。其實,經理對員工尊重,而員工對客戶們更尊重,說到底,尊重就是一種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國王,為了打敗敵國的軍隊,便去找一個巫婆幫忙,希望巫婆能夠助自己成功。巫婆答應了國王,但是她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嫁給國王的弟弟。國王的弟弟是一個騎士,俊美帥氣,為了國家的利益,國王的弟弟答應了巫婆的條件。其實,巫婆是一個又老又醜又駝背的女人,說話的時候滿嘴的髒話,讓人聽起來很不舒服。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中,巫婆和國王的弟弟舉行了婚禮,巫婆的外表和沒有教養的行為讓所有的賓客反感,但是國王的弟弟沒有一點嫌棄的意思。他對巫婆說:“我會為自己的承諾負責,同時也會尊重你的意見,包括你的習慣。”巫婆聽了很高興,到了晚上的時候,國王的弟弟走進了臥室,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他看到的不是巫婆,而是一個溫柔美麗的女子。原來巫婆隻是眼前的女子變化的,眼前的模樣才是真正的模樣。女子說道:“因為你尊重我的感受,所以我決定也尊重你的感受,我會有半天的時間恢複原形,但是你希望我是在白天恢複,還是晚上恢複呢?”

騎士聽了很苦惱,他希望眼前的女子能夠在白天的時候陪伴自己身邊,讓賓客們不會感到厭惡,但是又希望晚上見到她美麗的樣子。於是騎士說道:“無論你在什麼時候變回原來的樣子,我都尊重你的意見和選擇。”

女子聽後,滿意地說道:“既讓你尊重我,那麼我也尊重你,我決定在以後都用現在這美麗的樣貌去麵對你和別人。”

這個故事教導人們,要學會尊重別人,以及別人的意見。有句話叫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隻有你先尊重了別人,那麼別人才會尊重你,尊重是相互的。

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尊重群眾的意見是領導者必修的課程。然而,現實當中有不少的領導者,他們在聽到和自己意見相同的時候,便會麵露喜色,但是聽到和自己意見相違背的時候,就會火氣叢生。對提出意見的人百般刁難,甚至是選擇不正當的手段打擊報複。企業領導者如果沒有容人之量,將會給公司帶來人才流失的現象。

領導者不尊重他人的意見,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忠言逆耳,第二就是權威意識。有些企業領導者認為,領導者就是製訂計劃、決策權威的裁定者,如果意見被別人反駁,就等於沒有給自己麵子,如果這種心態持續發展,那麼以後能領導好下屬嗎?其實,這種想法完全是沒有必要的。“意見”就是對人或事的見解和看法。人們對事物抱有不同的意見,隻是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是每個人總能“英雄所見略同”。就好比是人的10個手指頭,每個手指頭長短不一樣,但是卻能發揮各自的職責。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句話告訴人們,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全能專家,能做一方麵專家就很不容易了。所以,領導在某一個方麵聽取企業員工意見的時候,能夠提出真知灼見當然很好,如果提不出的話,那麼就耐心地聽聞別的意見,不要不懂裝懂,裝腔作勢,要明白,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意見負責。

有這樣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瑞士,那是個讓人發抖的冬天,寒氣讓人想躲在家中不出門。有一位先生,希望在聖誕節來臨之前開一家專門銷售中國五金產品的商店。一位老者叫住了這位先生,問道:“你好,孩子,請問你是日本人嗎?”

先生停下了腳步,過去轉身,卻見老者頭發胡須皆都花白,並且頭上戴了一頂樣式古怪的皮棉帽,樣子看上去很隨和,便說道:“是的,我是日本人。”

“喔,神秘的日本人,我猜測你來這裏的時間一定不太長吧?你看上去凍壞了,要知道這種天氣出門必須穿得很厚實,不然會被凍病的。”

年輕人看著老者,不知道這位陌生人要幹什麼。“我想你大概需要一頂棉帽,這樣你就不會冷了。”於是老者把自己的帽子摘了下來,給了年輕人,說道:“孩子,戴上它吧,這樣你就暖和點了。”

“你是向我出售你的帽子嗎?”

“不是,這帽子是我的祖父留下來的,我隻是希望你別凍著了。明天這個時候,如果你有時間的話,那麼可以把這頂帽子送來。”老人離開的時候囑咐年輕人必須自己買一頂帽子,因為寒冷的天氣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老人走的時候,年輕人問了他的名字,原來老人叫做勞倫斯。

年輕人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度,但是卻遇到了好心人,於是便決定明天把帽子還回去。於是,他走進了一家帽子店,看了一下標簽,便暗自一驚,他現在連最便宜的帽子都買不起,於是轉身離開了。第二天的時候,老人按時出現,準備取回自己的帽子,但是左等右等也沒有見著年輕人,第三天,第四天,人始終沒有出現。

老人有些惱火,這個年輕人居然騙走了他祖傳的帽子。事情很快在小鎮上傳開了,於是小鎮上的人給鎮上所有中國人,甚至日本人、越南人,都貼上了“有色標簽”,認為他們都是不可信賴的人。小鎮上的居民不想和這些人做朋友,他們不願意向外地人出售食品和東西。所以,年輕人也過得淒慘,他也不敢戴著勞倫斯的帽子出門,而鎮上沒有誰願意賣帽子給年輕人。後來,年輕人感覺身體不舒服,便去看醫生,醫生說他感染了傷寒,病得很重。年輕人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如今的地步,完全是因為一頂棉帽惹的禍。年輕人感到震驚和恐慌,靈魂深處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煎熬,他感到孤單和淒涼。

在別人尊重自己的時候,也要用同樣的態度去尊重別人。在老者看來,一個外地小夥子初來乍到,免不了照顧不好自己,但是沒想到遇人不淑,自己的帽子一去不複返。而年輕人也沒有做到尊重老者,為自己說的話負責。

如今,在社會當中,人與人交往,企業與企業競爭中,一定要注意言行,多尊重別人的意見,不要總是聽不進“忠言”。當然,自己提的意見也要對其負責,這才是企業管理者該有的風度。

在商言商

能夠聽得進別人的意見,才是一個企業領導者應有的氣度、胸懷。當然,提意見的人,也應該為自己的意見負責。

方略32 小公司有小公司的管法,大企業有大企業的管法

小公司辦事,大公司辦人。所以作為領導者,你不能以管理小公司的方法管理大公司。

——柳傳誌

一家企業要想良好地向前發展,離不開有效的管理。而企業的有機運轉,良好、適合的管理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於是,就由此引出了一個讓中國很多企業老板都十分頭疼的問題:到底是采用法治好呢,還是人治好呢?

基於此,又出現了3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中國的企業為什麼不能像國外企業一樣,進行有效的法治治理?中國的企業,為什麼一定要學習國外企業的法治治理?企業的成就,究竟是重於理論,還是要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

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隻是盲目地去效仿別人,就很有可能忽視了自己本身存在的先天優勢,從而最終失去自我。企業同樣如此,如果老板盲目地效仿別家企業的管理模式,很有可能忽略了自身的企業成長因素。那麼,中國的企業,有必要刻意地模仿國外企業的管理模式嗎?答案是否定的,經過長時間的琢磨,中國企業家們發現,一般都是小企業靠人治,大企業靠法治。

為什麼小企業要靠人治?這是基於大、小企業不同的企業特點決定的,也是基於中國的國情決定的。

我們都知道,企業的各部門要想有機地運轉,都是靠人力為基礎的,這就需要企業付出很高的人力成本。而小企業的效益,由於經濟效益的掣肘,注定了老板無法投入太多的財力,用以支撐龐大的人力成本開支。這樣就注定了,如果企業的員工人數過於龐大,企業老板就要付出太多的工資來養員工,這樣老板賺錢不會太多,甚至可能效益出現負數增長的現象。不得已情況下,為了節約人力成本,很多小型企業員工,不得不一人身兼數職。

中國的國情也注定了小公司隻能采取人治的治理手段。企業在創業之初,公司的工作人員較少,而剛起步的公司又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員工們不得不加班加點地工作。而中國市場充足的勞動力,讓員工們無法選擇不做。因為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你不做,自然有別人來做。而在國外,員工下班之後,就可以不用再理公司的事情。這就是中國企業特別是起步中的中國企業,和國外企業之間的差距,因此國外企業的管理模式,絕不適合中國的企業的發展。

另外,小型企業因為生產規模的原因,注定了老板不可能靠高額報酬吸引人才,因此企業內招聘進來的員工,大多是靠人情關係。這就注定,小型企業要想很好地發展,主要就看老板個人的能力和人格魅力,讓老板的影響力去帶動、鼓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創業之初的企業,能夠取得真正的效益,才是最實在的。因此這個時候老板千萬不能好高騖遠,迷信高深的企業管理,實事求是,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方式,才是硬道理。靠老板的個人影響力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對小型企業來說,卻是最實在、最高效的方法。

柳傳誌的聯想集團創立之初,隻有一些學計算機出身的中科院院士。這些人的子女,也多是學計算機出身的。而當時正好流行“承襲”製度,也就是父親退休兒子接班。這樣,就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管理麻煩。想想看,一個企業裏都是家庭、父子關係,員工之間哪裏還有工作的熱情?

這就讓創立之初的聯想,在人治上出現了極大的麻煩。為了解決公司的人治問題,提升公司的工作效率,柳傳誌和同事們經過商議,定下規矩,自今而後決不能允許這樣的裙帶關係出現在聯想公司。公司員工,不論子女是學什麼出身的,都不允許進入聯想工作。

這個決定是經過公司的幾個副總商議後一致通過的。他進一步解釋說,這樣做是為了不讓企業內出現私人關係,或者是宗派山頭,造成管理上的不便。他的這一決定,為聯想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人治管理基礎,使得聯想公司得以迅速發展,在短短20多年時間,成為擁有數萬員工的大型跨國科技公司。

柳傳誌十分重視人才的作用,並為此總結出留住人才的4個條件:首先,讓手下的人才覺得這家公司有發展的勢頭,在這裏可以獲得很好的發展。其次,是最重要的物質回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付出了努力之後,能夠獲得最大的回報,所以必要的物質刺激,是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手段。第三,員工之間的和諧相處,讓在這裏工作的員工,能夠感受到心情的愉快,上下級能夠團結工作。第四,一個員工能夠在這裏找到他的位置,獲得極高的聲望。他對人才的重視,和人格魅力上的影響力,讓聯想旗下聚集了眾多的人才,這也是聯想發展過程中不可多得的財富。

麵對員工眾多的大型企業,卻不能像治理小型企業一樣,單獨靠人治治理。因為大型企業員工眾多,分工各不相同的部門也多。老板的能力就是再強,也不可能同時負責到每一個部門。這個時候企業要想有機地運轉,就離不開有效的管理。這就決定了大型企業需要法治治理。

常言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法治可以通過法理約束,讓各部門的員工各司其職,以維護員工之間的秩序。同時,法治治理也可以保證員工們能夠在一個公正、公開、合情、合理的環境,公平競爭。有責任大家一起承擔,有過錯一起受罰,目標一致時,一起努力工作,這也同時消除了員工之間的不平等現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