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點,當時,聯想投資和弘毅公司已經有了合適的領導人,並且企業明確了一個理念,就是人不到,好的事也不要去做。

第三點,聯想投資和弘毅投資這兩家公司,一開始的時候沒有朝著外麵募集資金,因為怕別人不相信,所以自己也負不起這個責任。於是,柳傳誌就用他們自己的錢啟動了兩家投資公司。柳傳誌給兩家公司的發展提出了目標,2011年的時候進入國內投資領域前三甲。

柳傳誌說:“投資就是做4件事情。第一是融資,第二是找合適的項目,第三是幫企業怎麼做好,第四是獲利而退。與國外的投資公司擅長融資相比,我的優勢則是有過20年的國有企業管理經驗,深諳如何幫助投資企業做大、做強。”對聯想旗下的兩家投資公司,很多人都質疑過,他們不明白柳傳誌成立兩家投資公司的目的。

聯想的兩家投資公司,一個是做風險投資,主要是針對快速發展的高科技公司,大多數為規模小的民營企業。另一個是做PE投資的,就是私人股權投資,主要是將國有企業包裝後,再上市,成功運作的有兩家企業,一家是中國玻璃,一家是石藥集團。

柳傳誌是個成功的投資家,這個角色對他來說很適合,他表示:“我希望利用自己過去20年的創業經驗和累積的信譽,通過聯想控股這個平台,在更多的行業中培育出屬於各個行業的‘聯想集團’來。”柳傳誌信心十足,但麵對角色的轉變,他表示仍然存在困難,他說:“俠客向軍隊的領軍人物轉變會更困難。因為做實業是毛巾擰水,一點一滴地摳,而俠客大手大腳慣了,要求他考慮更細的東西,會比較困難。當然,我會盡量克服這個轉變。”

做投資必定存在著風險,但是投資者不能將目光定格,要有江湖俠客的精神,在風險中贏得商機。除了柳傳誌這個俠客做的成功外,從古至今還有很多的俠客。

成大事者都善於取舍,不拘小節才能獲得成功。就比如曾國藩,他在為自己謀人生的時候,為自己定準了方向,不把心思花在小事上,要抓住事情的主要矛盾。越王勾踐,當失敗成為奴隸後,他臥薪嚐膽,10年積蓄力量,用一朝之勢滅了吳國,成就了自己的大事。成大事者就必須將目標放得長遠,看大局,不拘小節。

做俠客需要這種不拘小節的精神,做企業更要不拘小節。德力西集團總裁胡成中談到如何管理企業時,他指出,要從繁瑣的管理事務中脫身出來,要從全局的角度把握住企業的命脈。就是因為胡成中堅持了自己的“俠客論”,才能讓德力西集團從民營企業中脫穎而出。

做投資是當前潮流,投資者應從大局著眼,做到善於取舍,不拘小節,才能最終達到目標,而企業也能領先於市場,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處於不敗之地。

在商言商

常言說得好:“有舍才能有得。”武俠小說中的遊俠,大多不拘小節,做事隨性而為。做投資就好像是做俠客,並不是鼓勵企業家做投資時也率性而為,而是要企業家凡事懂得取舍,目光不能隻局限於一角,要有統籌全局的能力。隻有懂得取舍,不拘小節,才能在市場的競爭當中不被淘汰。

方略56 投資要顧及股東的利益

國有企業的資本化改造,其實就是把鐵和銅變成金和銀的過程。國企最典型的問題是所有者缺位,當我們以投資人的身份入主董事會後,能夠真正站在企業管理者的立場思考股權激勵問題,能夠真正顧及股東利益與權益。我們也鼓勵並提倡經營管理層自行搭配班子、製定戰略。

——柳傳誌

股東是指一個企業的投資者,當公司處在盈利的狀態時,那麼股東也會有利益可得。利益是相互的,利益可以維護企業股東間的關係。所以企業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顧及股東的利益。站在股東的角度,從股東的利益出發,協調好投資與股東利益,這樣才能在投資中站穩腳步。

在經營聯想投資的時候,柳傳誌和朱立南發現,有很多的業務都不能在聯想投資中完成。為了能夠達到效益,柳傳誌專門成立了一個從事傳統領域的投資公司——弘毅公司。但是,當時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去管理,直到趙令歡的出現。在趙令歡的帶領下,弘毅投資逐漸地成熟起來,到如今的大公司。

弘毅投資的成立也算是機緣巧合,那時候聯想控股第一次收購業務,在2003年12月份的時候,聯想控股投資部門收購了中銀集團有限公司的不良資料包,其價值高達7億港元。第二年的時候,聯想控股才成立了弘毅投資。對弘毅投資,柳傳誌的看法是:“弘毅投資本身並沒有把收購不良資產作為主要投資路徑,但是機會特別好。”

弘毅投資成立不久,就很快地收購了中銀集團,而且將目光瞄向了中國玻璃,而弘毅公司在香港的名氣瞬間大增。2005年6月份的時候,弘毅投資在港收購了中國玻璃,中國玻璃成為弘毅投資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不管是弘毅投資,或者是聯想,都是非常有戰略的。柳傳誌認為,弘毅投資的區別就在於能夠立足在傳統產業。

弘毅投資對中國的國有企業投資很熱心,主要以傳統行業為主,目前,中國國有企業的股份製改革,就是弘毅投資麵臨的大契機。弘毅投資參與了很多的國有企業改革,並且有多次的嚐試和突破。對於失敗的案例,柳傳誌認為那是經驗,在投資上有了更多的體會。柳傳誌說道:“國有企業的資本化改造,其實就是把鐵和銅變成金和銀的過程。國企最典型的問題是所有者缺位,當我們以投資人的身份入主董事會後,能夠真正站在企業管理者的立場思考股權激勵問題,能夠真正顧及股東利益與權益。我們也鼓勵並提倡經營管理層自行搭配班子、製定戰略。”

在2007年的時候,弘毅投資有百分之四十的資金都投給了國有企業,對此,柳傳誌表示,弘毅投資隻有在獲得控股權的時候,才會投資一家國企,而且,國企必須進行機製改革。國外的投資市場競爭激勵,但弘毅投資麵對國外的投資市場的時候沒有退縮,而是去競爭。

弘毅投資給予了被投企業很多的幫助和支持,就比如,組織一年一度的CEO俱樂部互動,對企業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和解決,同時幫助企業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等等。柳傳誌認為,國外的投資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講究的是個人效率,弘毅投資理念是講究做大事,成立一個大基金,所以,弘毅投資是講究團隊的合作。

弘毅投資在國內企業收購的時候,最大的困難就是各自利益的整合,投資人、管理階層、股東,等等,在利益上總是受到衝突。2007年的時候,弘毅投資發布了基金招待會,很多的著名企業到達了現場,比如:高盛公司、花旗銀行、國際金融公司、美林公司、彙豐銀行等眾多著名機構的管理者,另外還有著名的會計師和律師,還有國內知名企業的董事長和企業家參與。弘毅投資經營幾年,資金超過了55億元,已投資超過32億元,被投資總額超過143億元。

柳傳誌說:“弘毅投資成立5年以來,在投資方麵做出了不少成就,其投資的中國玻璃、先聲藥業、科寶博洛尼、中聯重科、林洋新能源、巨石集團等10家企業幾乎個個都已經或者很有希望給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回報。”

柳傳誌在做投資的時候,對股東們的利益很看重,弘毅投資是成功的,它的經驗告訴我們,隻有將股東的利益擺在了第一位,才能讓企業持續地發展,並且強大起來,最後獲得雙贏。

2005年12月的時候發生了一起離奇事件,南京某公司的高層人員突然消失,這讓很多的以銷售為主的“原始股”投資者如夢方醒。原來,該公司在銷售股票的時候,與股份公司約定的價格在一塊多,甚至是幾毛錢,但是賣給客戶的時候,價格是在3元到4元。

於是,該公司就用“空手套白狼”的遊戲忽悠股東們,通過全國10多家分公司售賣股票,讓上萬名投資者受騙,而該公司賺取了數億元。

投資的股東們並沒有獲得分紅,企業管理者帶著資金逃逸,整個辦公大樓的工作人員都在,但獨獨少了企業管理者。此事被人舉報,後來南京成立了調查小組,對該公司進行調查。該公司的股權涉及牟取暴利,股東們的利益損失甚大。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投資者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沒有站在股東的角度思考,也沒有為股東們的利益著想。若是思想極端的話,企業也會損失慘重。

一個企業盈利了,那麼就該一起分享。股東和投資者就像是處在一個狼窩裏,投資者是狼群首領,而股東是狼群成員,兩者是一條線上的,隻有通力合作,才有肉吃。

在商言商

企業的投資者和企業的股東,同屬於一條戰線。投資商想要獲得利益,也需要照顧到股東的利益,隻有相互的合作,才能有“雙贏”的機會。

方略57 為投資人的長遠利益著想

對於農民來說,莊稼收成有大、小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把IT企業的業績也做成了有“大年”、有“小年”,那就實在是對不起投資者了。

——柳傳誌

一個企業若想長長久久地發展下去,首先關注的就是投資人。投資人注入資金後,企業才能運營,在資金方麵不會出現赤字。有些企業有了好的收益,但是往往忽略,或者少算投資人的利益,這樣的做法隻會失去企業的信譽,對不起投資者的付出。

用柳傳誌的話來說,一般的觀點裏,企業家認為投資人的利益代表的就是企業的根本利益。但是柳傳誌不那麼認為,他覺得投資人的長遠利益才是企業的根本利益,所以企業要為投資人著想,而目的地是終點。

柳傳誌看待問題是全方位的,他認為,聯想每年的增長率是百分之三十,那麼是屬於正常的,但是達到百分之五十的話,那就算是比較高的了,超過百分之百就是超高。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在2000年上半年的時候,聯想就達到了超高的增長率,發展速度飛快。對此,柳傳誌表示:“現在,香港投資人和新聞界對聯想的預期值越來越高,隨著這種預期的加碼,我們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柳傳誌說的這番話被很多企業家和投資人認同,他們覺得柳傳誌說的很有道理,如果哪天聯想的效益沒有達到投資人的標準的話,那麼投資人肯定會失望,很可能會引起撤資的危機。到時候,股價波動,最後得不償失。

為了避免這樣的局麵出現,聯想這些年來都在總結自己的經驗,最後得出了一套有效的做法,就是用“遠見”來防備。聯想的戰略設計和戰術實施逐步地體現出來,柳傳誌還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對於農民來說,莊稼收成有大、小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把IT企業的業績也做成了有‘大年’、有‘小年’,那就實在是對不起投資者了。”

於是,聯想對待投資人有三點,第一就是企業信息透明化,第二不為投資者織造美麗的夢,第三做好企業應該有的宣傳。前兩點可以說是基本的職業道德,但最後一條就可以大做文章。根據業內人士的觀察,聯想的最初是通過宣傳,然後講述自己的長遠戰略和戰術實施方法,讓投資人關注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更加長遠的利益。講清楚,聯想企業和投資人長期的利益是一致的,兩種身份該為了同一個目標奮鬥。對於聯想的做法,柳傳誌很滿意,在他看來,聯想出現一些小問題,也是可以解決的,不會導致事件結果嚴重到無法挽回的地步。柳傳誌說道:“聯想現在已經躍過了這個階段,不會再讓暫時的部件供應短缺,或者某些暫時的市場現象影響到我們的業績,我們的利潤增長這幾年都是穩步的、一步一步地增長,沒有大跌大起的現象,這就說明了我們的能力。”

作為管理者,柳傳誌絕對是“教父”,他的目光沒有被局限,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更新,適應潮流。

我們都說,做企業不會一帆風順,它會有很多的大起大落,但是在這挫敗的期間,一定要把握好投資人的動向,為投資人的利益出發。投資人的長遠利益就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根本。如果沒有處理好投資人和利益之間的關係,會使得投資人失去信心,隻有穩步地前進,才能把短期的效益轉化成長期的利益,一個企業的真正實力,與投資人的長遠利益有莫大關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