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公司是一家很大的聯誼公司,該公司的資金從不缺乏,所以公司的運營狀況極佳,每年都有盈利。當然,公司能夠正常運行進入軌道,很大關係是因為投資者的資金納入,使得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也能有周轉資金。

隨著M公司不斷地壯大,資金越來越雄厚,利潤越來越可觀。M公司內部虛報營業額,投資者們的分紅銳減。長久下去,投資者們都覺得心有不快,於是要求可查M公司的財物狀況。細心的投資者發現,M公司盈利很多,有很多的款項去向不明,於是交由相關部門調查處理。最後才發現,M公司的管理者吸資,將盈利納入自己名下。

投資者們的利益受到損害,於是紛紛撤資,而M公司因為投資者撤資的關係,從一個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變成一個隻有著大殼子的空公司。

投資者的利益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而相關部門也很關注投資者們的利益。投資者能夠為公司帶來效益,也能使得公司倒閉,所以企業管理者在和投資者打交道的時候,一定要處處為投資者著想,與投資者處理好彼此的關係,從他們的利益出發。如此的話,公司才能正常地運營,即便是出現財政危機,也能獲得投資者的幫助。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投資者的支持。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所做的一切都應該服從於企業的利益。這就需要企業的管理者在考慮企業自身利益的同時,也多關心投資者的長遠利益。投資者的目標和企業管理者的目的一樣,即獲利。隻有能夠長久地獲利,才能讓投資商跟企業長期地合作下去。

在商言商

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企業有資金才能正常地運營,所以企業管理者在處理投資者關係的時候,必須要為企業的長遠利益發展著想,從而做到從投資者的利益出發,為投資者的利益著想。

方略58 PE投資有所為有所不為

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即便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對涉足國企的並購投資,第一件事就是繼續改造。

——柳傳誌

PE即是“私募股權投資”,是一種投資在非上市股權,或者是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的一種投資方式。做PE投資的時候,需要把握時間,而投資時的戰略,需要實行“有所為有所不為”。

對專業的PE投資人來說,他們看重的是時間,因為內部收益率是業績重要量化指標,隻有達到了投資人要求的指標,那麼才能拿到利潤分成。所以,在PE投資人眼中,一分一秒都是好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和時間賽跑。

在國外,PE投資比較頻繁,國內也逐漸地發展與其類似的基金,有的人在PE投資上發家,而有些人則散盡家財。柳傳誌在做PE投資的時候,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策略,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柳傳誌退到聯想幕後,他轉而進攻投資行業。聯想投資和弘毅投資,在國內投資行業屬於翹首,這個是和柳傳誌的投資經驗分不開的。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在PE投資上也少不了用到這句話。在PE投資方麵,柳傳誌很有體會。他表示,在做PE投資時,需要注意3個方麵。第一,需要維護自己的品牌,讓自己的品牌形成一種效益和文化。第二,投資時要選擇更透明、更規範的地區,這有利於投資公平公正。第三,對於中國國情需要了解,知道投資的利與弊。柳傳誌在做PE投資時,是通過以往成功的經驗選擇投資行業的,他知道哪些環節是死的,知道哪些環節通過努力和耐心是可以通過的。

柳傳誌在麵對各種競爭對手的時候,一方麵查看對方的競爭指數,另一方麵則是看被投資企業存在多少的問題。他的這種投資理念不盲目,也為弘毅投資帶來了好的口碑。柳傳誌在做投資時,會去考慮能為弘毅投資帶來多少的利益,同時還會考慮做些什麼能給被投資的企業帶來好處,能夠讓被投資公司脫胎換骨。

弘毅投資的成功不是偶然,它和柳傳誌的長遠打算有很大關聯。在2007年8月份的時候,柳傳誌接受了《英才》節目的采訪,采訪過程中,柳傳誌說了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話,對其他投資人有很多的幫助。柳傳誌說:“做投資需要有俠客的精神,也要有君子的行為,在投資時,需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此的話,即便是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也能給自己一步退路。”柳傳誌對涉及國有企業並購投資案,有自己的看法,他說:“對涉足國企的並購投資,第一件事就是繼續改造,因為管理者本身如果要做MBO(管理者收購),有可能涉及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但我們現在是股東了,就沒有任何話可說了。第二件事就是對管理本身,怎麼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另外幫他們解決融資的問題,像中國玻璃,我們就幫他們聯係貸款。”

做投資,麵對“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時候,最難做到的就是“有所不為”,有所不為就是放棄,甚至是一些利大於弊的投資,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件很遺憾的事。在很大程度上,一些投資者會錯誤理解“有所不為”的意思。其實柳傳誌做投資是有所不為,不是畏首畏尾,停滯不前,他追求的是,如果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就貿然投資,最後損失的還是自己。

正是因為柳傳誌的謹慎和小心,弘毅投資才會如此成功。同樣,與弘毅投資相似的還有一家投資企業,叫做金中和投資,金中和在做投資的時候,也秉持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理念。

2007年的時候,PE投資行業發展暗流潛伏,很多投資者滿盤皆輸。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PE投資行業脫穎而出,金中和更是憑著“熊市冠軍”一舉成名。

金中和的投資哲學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他們的投資團隊認為,人的認知能力是不可能無邊無際的,它有一個限製存在,因此,很多的失誤和客觀規律不是現在這個階段能夠認識和理解的。所以,做投資要量力而行,不能打腫臉充胖子,明明沒有能力把握市場規律而偏偏去投資。金中和投資表示,在做投資的時候要承認有些時候的無能,放棄認識全部市場規律的幻想。當然,這裏的“有所不為”,要心平氣和、坦然地放棄不確定的投資信息,將投資的權力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此獲得利益的概率將會增大。

金中和投資認為,投資活動由兩個方麵組成,分別是選擇投資表和決定買賣時機。投資理念是“以價值投資作為選擇投資標的的基石,用動態的眼光來把握每一個交易時機”。在投資交易過程中,金中和強調安全投資大於利潤。

PE投資作為當代一種新型的投資方式,它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目光。做PE投資,它能夠帶來巨大的利益,但是也能帶來巨大的發現。投資者要慎重把握,不要因為一時的利益衝昏了頭腦,要做到柳傳誌一般,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商言商

投資其實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投機。投機有投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時候,這就要投資商在進行投資時不能盲目行動。要用銳利的目光,去選擇有潛力的發展項目,千萬不能因為一時衝動,使自己蒙受極大的利益損失。

方略59 千萬不能忽視產權問題

產權是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產權可以決定領導者的積極性,但是產權問題不解決的話,那麼企業的發展前景又讓人堪憂了。

——柳傳誌

產權是經濟所有製關係的法律表現形式,它的範圍很廣。產權的屬性有3個方麵,分別是:產權具有經濟實體性、產權具有可分離性、產權流動具有獨立性。產權問題對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在做企業的時候,沒有處理好產權,那麼有可能給企業帶來致命的威脅。所以,企業千萬不能忽視產權的問題,在最初的時候,不論是品牌,還是知識產權、技術產權,都要打好標簽,免得在以後給自己帶來麻煩。

產權可以用來鞏固和規範商品經濟中的財產關係,也能約束人的經濟行為,維護商品經濟秩序,保證商品經濟順利運行。所以,產權對企業來說很重要,同時也給企業帶來很多的功能。

第一,產權的激勵功能。

有人將產權的定義簡單化,他們認為,產權歸根究底隻是一種物質利益關係,產權能夠化為動力,支配經濟行為,產權都是收益的,它能夠激勵企業奮鬥。

第二,產權的約束功能。

產權對產權主體在使用產權的經濟活動中,能夠加以強製性的約束。

第三,產權的資源配置功能。

產權的資源匹配值是指產權製度的安排本身,它具有調節或影響資源配置狀況的作用。

第四,產權的協調功能。

產權能夠使企業正常地運行,協調人際社會關係,保障社會秩序。

2007年2月份的時候,聯想控股旗下的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先後公布了自己的新業績。聯想集團在2006年到2007年,前3個季度總營業收入達到111.74億美元,同比去年增長了約10%。而神州數碼總營業收入為189.84億港元,和去年的收入差不多。

這樣的數據在外界看來是不錯的,但是仍然存在著爭議。聯想企業是中國企業國家化並購的代表企業,它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著內地的支持,聯想在美洲業務方麵挑戰頗大,因為IBM公司被收購,其股份縮減,美洲收入額慘淡。在日前,有傳聞,神州數碼將要賣掉分銷業務,轉向IT服務行業,麵對這樣一個局麵,柳傳誌似乎是老僧定坐,沒有被這些消息影響到自己的好心情,隻要不是涉及產權的問題,在柳傳誌的眼中都不嚴重。

柳傳誌說,聯想走的是一條高科技發展的道路,為企業帶來利潤的,更多的是智慧和能力,而不是靠壟斷資源和政策優惠。企業要想有好的發展,那就得融入技術人員。

1984年的時候,中科院靠著20萬元資金做出了一個典型的國有企業,柳傳誌回憶性地說道:“有人說,覺得我們應該能夠分享一些成果,不然完全冒風險,成果和我無關就說不過去。特別是有一次,我們在買元器件的時候,在海關出了事。出事以後想請院裏替我們跟海關溝通,院裏領導沒人去,當時我就為這個給院長寫了一封很長的信,說明我們跟中關村的四通公司不一樣,他們掙的錢是他們自己的,我們是一個國家的公司,這些風險我們不應承受,誰能深刻理解呢?就這麼一封信。其實這封信後來也是我提出關於產權改革的一個出發點。”

2004年,柳傳誌收購IBM公司以後,就很少露麵,公司交由聯想投資總裁朱立南、融科智地總裁陳國棟、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管理。在一次年會上,柳傳誌表示,自己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愉快的老人。在他拚搏的風雨中,他培養了若幹領軍人物,同時也解決了產權問題。

柳傳誌表示,一個企業在發展中會經常遇到4個困難,分別是觀念、管理能力、環境和產權。產權是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產權可以決定領導者的積極性,但是產權問題不解決的話,那麼企業的發展前景又讓人堪憂了。

在這場企業產權改革的浪潮中,不少優秀的企業家都栽了跟頭。在很多人心中,柳傳誌似乎成為了中國企業家不可逾越的高度,他在聯想產權問題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沒有讓聯想在產權問題上倒下。同樣是致力於國際化的海爾集團,它們在麵對產權的時候,也顯得格外小心。

同樣是做企業,有人不為產權問題擔憂,而有些企業為產權煩惱。柳傳誌在處理產權的時候特別認真仔細,他認為,產權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產權就像是個心髒插件,少了它處處存在風險。所以,在經營企業的時候,也要經營產權,不可忽視產權問題。

在商言商

產權的所屬,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絕對不能忽視的問題。因為產權的糾紛,在企業做大之後會成為難以解開的麻團,甚至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損失。所以,企業在做大之後,產權所屬是決不能跳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