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不滿足,企業發展的持續動力(1 / 3)

第十章不滿足,企業發展的持續動力

——柳傳誌的“持續發展”思想

一家成功的企業就像一個王朝。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沒有人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像秦隋那樣二世而亡。柳傳誌當然也曾思考過聯想的存續問題,並且早就已經為聯想的持續發展打下了基礎。

方略67 員工有責任心,中層有上進心,

高層有事業心

普通的員工要有責任心,中高層要有上進心,最高層要有事業心。

——柳傳誌

責任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素質,是健全人格的基礎,是社會安定的保障。具有責任心的員工,會認識到自己在工作中的職責和重要性,能夠給自己建立一個目標,朝著目標出發。所以,企業在選拔員工的時候,首先看中的就是員工的責任心。

上進心是建立在責任心基礎之上的,上進心能夠要求人們進步和不甘落後的思想,它是人們不斷前進的動力,也是支撐理想和追求的思想信念。在企業當中,中層人員選拔的時候,看中的是上進心,當然也需要有責任心作為基礎。

事業心是一種對工作的熱愛,它具有強烈的奮鬥精神,凡是有事業心的人對取得好成績的心理狀態很積極。同時,事業心是人類一種高尚的情操。具有事業心的人付出的內應力比別人多很多,他們認為,事業的成功大於一切,比物質報酬和享受重要得多。所以,企業在選拔高層領導時,看中的就是事業心了。

柳傳誌在掌管聯想的時候,他拓展出了一套發展理念,在選拔員工的時候,按照“普通員工需要有責任心,中層需要有上進心,高層需要有事業心”的理念來執行。

聯想文化的內部核心是責任,柳傳誌為聯想的定位是,企業要對社會有責任感,而且在聯想,柳傳誌也會培養員工們對企業的責任感。聯想集團的規模不是一般的IT行業可以相比的,它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和柳傳誌的管理理念有很大關係。最根本的一點就在於,聯想用人的時候,都需要員工有責任感,說到底就是使命感。而“負責任”、“重承諾”、“講信譽”是聯想企業文化的重要標誌。

在聯想,不論是年紀大的,還是年紀小的,也不論是男員工,還是女員工,大家都不希望聽到別人說自己的能力不行,大家希望被誇獎,這種欲望代表的就是上進心,有這樣思想的人,就說明是個有上進心的人。在柳傳誌眼裏,他認為沒有上進心的人就做不成幹部,那就是在混日子。聯想在選拔幹部的時候,遇到過能人,有的非常能幹,但是人不好用,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將個人的利益和企業整體利益分開了,兩種利益很難融合,通常都是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利益,最後才是整體的利益。這種情況隻能說明,此類人隻有上進心,沒有事業心。聯想在選擇領軍人物的時候,最為看重的就是有事業心的人。柳傳誌說,大家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有犧牲的精神,要用自己的利益來維護集體的利益,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

事業心是一個大雜燴,包括上進心,責任心。擁有事業心的人,自己希望有個能讓自己施展才華的舞台,希望能管更多的事,想掙更多的錢,這樣的人才適合放在幹部的位置上。柳傳誌的這種人才選拔模式,和西方企業相同,關鍵都是在事業心。在企業核心位置的幾個核心人員,柳傳誌都強調要擁有三重心。

在“發動機文化”中,柳傳誌強調“三心”,其中之一就是責任心。任何一名聯想的員工,都必須要有責任心。對中層的幹部而言,除了責任心外,還要有上進心,高層領導隻需要有事業心。德國領導力學院院長丹尼爾·皮諾說:“首先你要給他畫一個圈,在這個圈裏的工作責任要給出明確內容。在設定圈子的時候,要傳達足夠清晰的信號,讓他明白圈子的邊界在哪裏。領導者必須要搞清楚哪些是員工負責的,哪些是自己做的,這是放權過程中最困難的一環,即明確責任。第二,就是相信他們。第三,給予他們足夠的資源、幫助和支持。當然,也要防止放權過度。過度放權,就容易出現腐敗。”在公司發展的規模上,就需要有高層領導和一批有事業心和責任感的員工,如此才能推動企業的發展。

每個企業,個各階層的人員都有不同的作用,而他們的作用不是他人能夠取代的。如果說,把企業比如成一個人體,那麼普通的員工就是血液和肉體,中層員工則是骨架和經脈,而高層領導則是心髒和大腦。隻有相互協調,具備個各階層該有的責任心、上進心、事業心,才會發揮機能,正常地運行。

員工需要具備責任心,如此才能把小事情給做好,小事情做好了,大事情自然不愁。那是一個積累和奠基,一步一步地攀爬才能達到最高點。中層人員的上進心起了一個帶動的作用,帶動普通員工朝前走,創造出更高的效率和業績。

公司最為主要的就是領導人員了,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到了一定規模的時候,就會顯得很迷茫,這主要是因為公司中高層領導思想理念的轉變,這個時期,領導們的思想成為了企業發展動向的關鍵。盛大網絡創始人陳天橋說過:“當每天收入到100萬的時候,我覺得它是誘惑,它可以讓你安逸下來,讓你享受下來,讓你能夠成為一個土皇帝。當時我們隻有30歲左右,急需要有一個人在邊上來鞭策。就像唐僧西天取經一樣,到了女兒國,有美女有金錢,你是住下來還是繼續往西天?我們希望有人在邊上不斷地督促說:你應該繼續往你取經的地方去,這才是你的理想。”

作為企業的高層,要學會事業心中不斷進取的精神,如果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的話,無非等於是在慢性自殺。領導者要有“憂患”的意識,就如同範仲淹的那句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時時刻刻需要警惕,不能好大喜功。

一個企業,如果具備這3種階層,企業自然會飛黃騰達。在選拔人才的時候,責任心、上進心、事業心,都不能馬虎對待。將員工分成不同的等級,競爭也會積極,企業也會有序、高效並且穩定地運行下去。

在商言商

我們常常說,作為企業員工需要有起碼的職業道德。所謂的職業道德,就是要企業員工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盡一切自己應盡的責任。

方略68 永不懈怠,不給對手任何機會

活下來的企業會做得更好,然後再去想以後哪個行業更賺錢。

——柳傳誌

俄國哲學家別林斯基說過一句話,他說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虛度年華的人,還有一種就是過著有意義生活的人。作為企業家,堅決不能做第一種人,對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來說,生活就是建立功績,在完成功績中享受到自己的幸福,那是上帝對自己的恩賜。對自己的事業要有永不懈怠的決心,無論陷入何時何地,都不要輕言放棄,而遇到強勁對手的時候,絕對不能給對手任何機會,能一擊即敗就絕不留情。商場如戰場,本就是爾虞我詐,鬥智鬥謀,隻有擁有一顆永恒的心,才能在商場上笑傲江湖。

柳傳誌是中國IT行業中的神話人物,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太多的商業奇跡。當初憑著20萬元的資金,用了20多年的時間就把它擴建和發展到如此規模。柳傳誌如此成功,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他堅持不懈的精神。

就拿PC來說,這些年來,PC在市場上即將消亡,IBM公司看到市場如此不景氣之後,便把PC的業務交給了聯想,惠普集團也在考慮將其盈利的PC業務分拆或者是出售。同時,PC麵臨的挑戰有很多,比如和計算機性能差不多的手機競爭,放眼望去,現在的手機功能不比電腦差,更甚至還好上許多。中國互聯網公司也在用各種各樣的手機在市場上作為競爭,比如小米、百度、阿裏巴巴、騰訊等。

再來,聯想還麵臨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現在的電腦行業,其利潤越來越薄弱。在如此嚴峻的市場下,聯想公司該如何繼續呢?

對此,柳傳誌認為,現在的電腦形態發生了變化,在未來,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電腦,還有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都會以電腦的形態呈現出來的,柳傳誌自信地表示,PC的市場隻會越來越大。柳傳誌很形象地打了一個比方,他說,做PC就好比是一排人擺著攤子賣早點,每家都有特色,雖然競爭很激烈,早點賣得也很辛苦,不過競爭到最後,肯定有一批攤子倒掉,留下來的就是贏家。而做PC也是這個道理,留到最後的才是最牛的。柳傳誌用一句話概括道:“活下來的企業會做得更好,然後再去想以後哪個行業更賺錢。”

聯想集團的未來增長不僅僅是靠收購國際企業,更多的是靠著自身的成長,尤其是內需的帶動。2004年,聯想並購了IBM個人電腦業務之後,在中國市場的PC出貨量從400萬台,漲到如今的幾千萬台,相當大的一部分是賣到了增長中的五六線城市,所以,柳傳誌更看到的是國內市場的需求。

除了PC外,聯想對並購海外大企業也表現出永不懈怠的精神。回顧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柳傳誌覺得,如果聯想並購IBM的話將會遇到3個最大的問題。第一個是並購過來的品牌會不會被認可,在市場上的銷售量會不會減少;第二個就是員工的問題,如果並購了IBM的話,其原來的員工會不會流失;第三個就是文化的磨合。

在柳傳誌看來,前兩個問題都是順利的,最後一個問題才是分量最大的。地域不同,所以文化不同,那麼造就的文化也各不相同,稍微一個小矛盾就會影響聯想和IBM企業文化上的磨合,所以柳傳誌說道:“盡管當初已經考慮到問題所在,但是具體事情發生之際還是很難預料,所以要有一個讓中國人和外國人都適合的標準。”

IBM被並購不久,聯想在2008年第三季度的時候,麵臨著將近一億美元的虧損,這樣的困境不得不讓聯想裁員2500人,但是在第4個季度的時候,聯想不但沒有回春,更是虧損了將近3億美元。

回想聯想最難忘的過去,柳傳誌感歎地說道:“虧損和這些問題其實都算不上大困難。我們早就有了足夠的經驗和心理承受能力去承受,大不了退守中國市場。”其實,收購IBM虧損的金額,並不讓柳傳誌焦慮,因為在1996年,香港的那次虧損才讓人驚心動魄。那年,在香港共虧損了1.9億港幣。

現在的柳傳誌已經退居幕後,聯想集團交由楊元慶來負責,對於楊元慶的管理能力,柳傳誌很欣慰,對聯想以後的發展,柳傳誌堅持並購到底。柳傳誌認為,聯想並購IBM是成功的,對於聯想是否還會進行新的大規模的海外並購,柳傳誌表示:“董事會會全力支持。”

不論是做企業,還是做工作,都應該擁有永不懈怠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激發出一個人的積極性,其效率也會提高。當然,在遇到競爭對手的時候,也得將永不懈怠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麵對敵人絕不給予任何機會。

有句話叫做“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很多企業因為人情關係,才能越做越大,不被別的企業給吞並,但等到能夠將別的企業吞並的時候,就不會記住別人給予自己企業的仁慈。柳傳誌在麵對敵人的時候,從來不會給予對手機會,而會運用力量,將敵人製得服服帖帖。

在2010年的時候,聯想發布了2009/2010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從報告上可以看出,聯想連續兩個季度成為全球前五大廠商,而且其業績增長速度也列居前位。能夠打敗同行許多優秀的對手,柳傳誌有自己的一套心經,就是不給對手任何機會。

麵對如此好的成績的時候,柳傳誌沒有顯得得意,他說,現在的聯想集團被楊元慶建立成一個中西合璧、精誠團結、充分表達意見的核心領導班子。這個領導班子有自己的攻防戰略,絕對可以將競爭者打敗。

目前,聯想正在大力拓展新的業務,就是移動互聯網領域,聯想的第一站就在中國。聯想在中國市場推出了第一部智能手機樂Phone,在智能手機泛濫的市場上,聯想能勇敢地站出來,柳傳誌對此說道:“樂Phone上市的第一年,即使有利潤我們都不要,重要的是市場份額。”看眼前的利益,是小企業家們的作為,作為大企業,最最看重的是市場銷售份額,如果顧客用得好,那自然能夠打敗別的企業。柳傳誌自信地說道:“我們會關注數字家庭、服務器、存儲等等發展態勢,積極做好準備,不會給對手留任何機會。”

有人的地方,都離不開競爭。任何細小的失誤,都可能給自己的競爭對手以可乘之機,從而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一定要時時刻刻地保持警惕之心。

薩拉說過,生命就是一條美麗而曲折的幽徑,路麵有美麗的花朵和蝴蝶,但是很少有人停留觀賞,而是一心一意地朝著幻想中的大道趕去。其實,在做企業的時候,不妨多思考一些對手的弱點,分析市場的利與弊,不能盲目地去追求,如此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在商言商

不論是為人處世,或者是管理企業,都應該擁有一種永不懈怠的精神,擁有一個持之以恒的心去經營企業。在遇到強勁對手的時候,不能給予其機會,因為商場如戰場,總有一方會處於弱勢。

方略69 企業以國際化為目標

中國企業想要變強,那麼必須走出國門,而國際化就是企業越做越強的必由之路。

——柳傳誌

盤點全球性的富豪榜,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都是企業家。這些企業家經營的企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企業都是國際化的大企業。凡是能夠走上國際道路的,那麼企業經營範圍會越變越大,市場份額也會有一個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