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圍桌而坐,我隻在本上寫了幾個字:‘諸位,很抱歉,我嗓子啞了,不能說話。’”
“‘我替你說吧。’我的部門經理說道。後來他真替我說話了。他陳列出樣品,並描述它們的優點,引起了在座其他人的活躍討論。我在會上隻是做出微笑點頭及幾個手勢。”
“令人驚喜的是,我得到了那筆合同,工廠最終訂了50萬碼的坐墊布,價值160萬美元——這是我得到的最大訂單。”
“我知道,要不是因為我無法說話,我很可能會丟掉那筆合同,因為我對整個過程的考慮是錯誤的。通過這次經曆,我真的發現,讓他人說話有時是多麼有價值。”
相對老板,員工身處生產一線,更加接近市場,他們可能對生產工作和市場狀況有更深入、更準確的了解。老板要懂得去傾聽員工的意見,這樣才能對自身工作形成最有力的支持。正如這位不能說話的總經理,如果按照他的意願去進行交談,最終可能會失去訂單。因禍得福,因為自己不能說話,卻給生產經理一次表達的機會,因為他準備充分,工廠獲得了一次重要的發展契機。
老板所承擔的最主要職責,就是最大程度發揮下屬的潛力。不要把員工僅僅看做自己命令的執行者,要認識到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強大主動性,把這種力量充分發揮出來,才能為自身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對員工心聲的傾聽,同時也是對員工的最大鼓勵。當自己的意見被管理者接納之後,他們會有被尊重和認可的感覺,他們會產生出主人翁的意識,這會激勵他們以更專注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1939年,威廉·休利特和戴爾·帕卡德一起創立了惠普公司。
1959年,在帕卡德的領導下,惠普公司業績蒸蒸日上,但敏感的帕卡德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公司員工的熱情不高。帕卡德為此非常迷惑,他心想:難道是公司給予員工的回報不足嗎?可是我們已經是行業內最高水平了,惠普公司的股票自上市以來,股價節節攀升,已經是華爾街的寵兒,身處這樣的公司,難道還有什麼怨言嗎?
後來,一名檢測人員來辦公室請示帕卡德工作上的事情,帕卡德就向他提出了這個問題。這位員工的回答卻非常簡單:“我非常自豪在這樣大公司上班。雖然薪水不斷上升,但老板是你,夥計是我,我並不是企業的真正主人。”
一席話,讓帕卡德陷入了深思,他喃喃對自己說道:“看來,我也許應該讓公司成為大家的,這樣,他們就會有更多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考慮清楚後,帕卡德在公司記者招待會上宣布了一件事情,惠普公司推行職工持股計劃,把公司股票分階段分給那些企業最優秀的職工。
當職工與公司關係有一個變革之後,工作麵貌煥然一新,惠普的銷售、生產都出現一片大好的局麵。
當員工感受自己的心聲能被老板聽到並進行慎重考慮時,在他的意識中,個人與公司就會產生更緊密的聯係,這時他所表現出來的工作積極性恐怕是難以預料的,而這正是公司再創佳績的最好動力。作為老板,不要忘記了這一個激勵員工的最好方法,不要舍不得放下自己的麵子,不要顧及公司會有小的損失,一份付出之後,全獲得全體員工團結一致,努力奮鬥的局麵,公司甚至會因此產生一次質的飛躍。
作為老板,一定要轉變自己的認識,要想有突出的成績,必須要充分發揮團隊成員的力量,學會傾聽便是其中一種有效的方法。傾聽是一種參與,員工會為公司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傾聽更是一種鼓勵,鼓勵員工以更大的熱情積極參與到公司的各項工作之中。
換位思考,讓溝通更順暢
比爾·蓋茨將換位思考看做是溝通的重要原則,對此他這樣描述:“對他人要保持開放的態度,不論那個人的地位是比你高,還是比你低,或是與你平起平坐。”
人各有不同,想法各異,要想有效溝通,換位思考就是最有效的方法。隻有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問題,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對方,你所提出的意見,才有更多被對方接受的可能。換位思考同時也是人和人之間的一種共同的心理體驗過程,將心比心,體諒對方,是達成意見統一不可缺少的心理機製。
劉華是公司采購,最近因為供應商的一些問題,心情一直不好。
公司部分產品包料外包,由供應廠商負責加工。盡管是小零件,但數量非常大,每次都會有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價格非常低,加工費的輕微漲幅,都會對成本形成顯著影響。最近公司剛剛上馬一款新產品,因為材料重量、加工工藝、技術要求和老款基本相同,所以公司將價格定成一致。
不過供應商對此卻反應很大。說價格太低,產品難做,要求漲加工費。因為這個事情已進行幾次協商。在劉華重壓之下,供應商接下訂單,沒提價格的事,但交貨期卻一拖再拖,延誤了公司的生產。
這天上午,劉華又一次因供應商延誤氣得摔了電話。就在這時,一個供應商走進辦公室。他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在所有供應商中,他是唯一沒有提出漲價的人。
劉華正在氣頭上,沒給他好臉色,語氣生硬地說道:“是不是也要漲價?告訴你,公司定的價格,我沒權力更改,也沒時間陪你談這個事情……”說完,轉身就想走。
“劉先生,請給我一個說話的機會?”年輕人麵帶微笑,不慍不火。
劉華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語氣緩和,探詢地問道:“那你的意思……”
“劉先生,這款零件價格爭執焦點,都落在一個關鍵部位上,如果能在設計上簡化,漲不漲價,根本就不是問題。”年輕人陳述出自己的建議。
“你們加工這部位很難?”劉華持懷疑態度。
年輕人再一次笑了:“知道你會這樣問,我把加工新老產品的工具都帶來。可以演示比較給你看。”
年輕人跑出去,將放在門外的工具拿了進來,還帶來了幾個產品。經過演示,新產品執行老產品價格,確實會讓供應商賠本。
“我今天來的目的,就是想知道,這個部位的功能是什麼?可不可以改簡單一點,我們加工起來方便,成本也低。”
劉華撥通裝配部電話。在技術人員配合下,設計上做出小的調整,既方便供應商操作,又不影響零件的功用。問題最終被順利解決。
如果隻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從對方角度去考慮問題,正如劉華在剛開始所遇到的情況,雙方的爭執不能得到有效解決,最後影響將是自己生產的進度。在這個時候,一個年輕供應商的出現,使問題發展有了轉機。他對衝突的關鍵有更深入的分析,同時能夠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他的精心準備之下,大家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合作才得以順利延續。如果沒有這個懂得換位思考的年輕人,那最終的後果真是不敢想象。
許多老板常常會覺得員工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意見和利益,實際上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員工的感受、利益與需要。如果老板能站在員工角度去思考問題,就更容易了解到員工的需要,更容易明白公司發展問題在哪裏,通過有效溝通,對公司的有序發展進行推動。俗話說“換位思考,推己及人”,老板學會換位思考,員工也就會換位思考對老板有更多的考慮。
有一家衛生材料廠,從1983年開始,實行了獨特的“一日廠長”管理製度,即讓職工輪流當廠長進行廠務管理。
製度規定每周星期一,挑選一名員工做為期一天的廠長,並且每周輪換。
“一日廠長”上任後,需要巡視各部門、車間工作情況,聽取各車間、各部門主管的簡單彙報,了解工廠運營情況,並將相關的信息記錄在工作日記上,以供下一個“廠長”閱讀、參考。
“一日廠長”有公文批閱權。在星期一,報廠長的所有公文都要先經“一日廠長”批閱簽名,廠長如果要更改意見,必須征求“一日廠長”的意見,才能最後裁決。
“一日廠長”還有對工廠管理、工人提出批評的權力,要詳細地記入工作日記中,以便傳閱。各主管必須聽取“廠長”意見,尋求工作改進。
最後,“一日廠長”還要根據自己的心得,寫出報告,在幹部會議上宣讀,方能結束。
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做過“一日廠長”的已有40人,占全廠職工10%,有一個明顯的效果,幹過“廠長”的職工,對工廠的向心力得到明顯提高,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工作,並且他們對於工廠工作有了更加負責任的態度。
一位年僅22歲的年輕工人,當了“一日廠長”後,自信地說:“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當‘一日廠長’,一定比上次幹得更出色。”
隨著“一日廠長”製的推行,該廠管理成效顯著,企業的凝聚力也大大增強了。
通過“一日廠長”製度,員工更能理解各種決策的用意,體諒領導的辛苦,看到公司業務開展是如何相互銜接,同時也能看出自己工作在其中所處的位置;通過“一日廠長”製度,也是對員工個人的一種鼓勵和促進,他們經曆領導的崗位,感受到領導的尊重,也認識到領導所承擔的職責,他會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工作中的自己,並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與未來。
一日廠長製度,其實是另一種方式的授權體驗,他沒有把權限下放給具體的員工,而是以輪流體驗的方式,讓員工感受到管理者的位置和作用。通過這樣的授權,對員工進行尊重,讓他們認識到,人人都可以做領導,通過這樣的方式,也產生領導與員工之間的交流,員工能體諒領導的辛苦。
溝通對公司發展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如果一個公司沒有實現全麵、順暢溝通的話,那老板就難以發揮積極作用,公司更談不上靈活應變與內部協調了。合格的老板,能夠從員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同時也能將公司的信息公布給員工,通過換位思考,使得雙方聯係更為緊密,這樣才能呈現出更為強大的力量,並獲取更好的成績。
好老板要能聽進去反對意見
《道德經》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真實的言辭不華美,華美的言辭不真實,而那些不中聽的言語,對自己事業發展往往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凡是能夠取得突出成就的老板,他們大多有著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們勇於接受批評的意見。隻有能夠做到從善如流的人,才能將所有人的智慧結合起來,避免自己的失誤。
批評性的意見,人們都不願意聽,不過卻沒有人能否定它所產生出來的積極效果。對於那些想要成就一番偉大事業的人來說,這些意見就顯得更為重要。在建設性的批評麵前,反擊、爭辯都是無濟於事的,用一個借口去搪塞別人的批評,用固執去回應別人的反駁,隻會讓自身的發展陷入困境,更會讓人們從此對你產生反感。無論古代還是現代,能夠聽進去別人意見的人,才會獲取最有利的成功。
漢高祖劉邦就個人能力而言,正如他自己評價一般,並不是太強,但他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優點,那就是他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相對而言,霸王項羽就顯得剛愎自用、唯我獨尊。而這最終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秦朝末年,劉邦率軍攻入鹹陽,推翻了秦王朝統治。劉邦進入秦宮,見宮殿雄偉高大,美女、珠寶不計其數,心中產生羨慕,有了據為己有的想法。大將樊噲勸劉邦最好不要這樣做,劉邦很不高興。謀士張良對劉邦說:“秦王所以不得人心,最終失去天下,就在於他窮奢極欲。現在您剛入秦宮,就想像秦王那樣享樂,豈不是壞了自己大事?樊噲的話可是忠言啊!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您還是聽從樊噲的勸告吧!”
劉邦這才有所感觸,認為這些話有道理,最終采納了樊噲的意見。接著,劉邦又傳令廢除秦朝苛法,還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劉邦不僅分毫未動秦宮的財寶,而且撤守灞上,以自身的這份涵養贏得秦人的擁護。
劉邦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最終戰勝項羽並取得天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對待事情虛懷若穀的態度。一個人如果能夠接受他人的意見,那麼他即使處身困境,也會獲得不斷發展進步,而一個人隻相信自己的判斷,那麼即使他有著多大的優勢,最後也會一步步走向衰弱,這份涵養最終將成為決定一個人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
在公司的經營過程中,麵對抉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思考和認識的局限。在這個時候,保持謙虛的態度,也許從下屬那裏就可以獲得一些更為有利的指點。不要認為他們的能力不足,或是眼界不夠開闊,反而因為他們身處一線,卻能對生產經營活動有更準確的把握。或者因為他們能夠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待問題,所以對形勢也就有了更準確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