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舍與得的授權課:
丟掉專權專製是獲得輕鬆高效的途徑
授權是舍與得的最美妙的平衡藝術。舍去自己的專製,才會給下屬更多參與的機會;舍去自己的懷疑,可給下屬形成最好的激勵;舍去一份隨意,謹慎對待,才能保證授權更有效率;進行及時的監督,才能使授權工作更加有效。當我們對授權充分認識和有效把握時,才可以為我們工作帶來最大的幫助。
專製不等於權威,授權卻等於效率
在傳統觀念中,人們認為,管理者就應該擁有無上的權威,就像一個國家的皇帝一樣,不僅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在群體之中,還要為萬人所敬仰和朝拜。正是因為這樣的認識,人們都非常仰慕那些管理者,並且希望自己也能成為管理者,如果已在從事管理工作,就不斷尋求更高管理職位的獲得。正是在這樣的認識當中,無形中也就形成了專製的意識,自己的權力得來不易,也就不希望他人來與自己分享這些權力,在與人的交往之中,也總是懷疑對方的動機與目的,彼此之間建立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必須承認,這樣的認識是不正確的,或者說是不完全的,他對於管理的認識,隻是停留在表麵,而沒有深入去看待一個管理者在群體中所應承擔的職責。
對於管理工作,我們更應該看到在決策麵前,考驗的是一個人的魄力與知識,隻有那些有著最為強烈性格的人,隻有那些有著最為高深智慧的人,才能給一個群體發展帶來最為有效的促進。當我們能從傳統的意識中脫離而出,對管理工作進行再次的審視與看待時,我們就會以不同的態度來對待我們手中的權力,權力是為了群體發展而存在的,如果授權能更加有利地促進發展,那我們就應該進行合理而有效的授權,以此對自己的管理工作形成最大的促進。
縱觀曆史,那些卓越而偉大的管理者,絕不是一個個單打獨鬥的勇士,他們身邊總是圍繞有一批仁人誌士,為他出謀劃策,為他奮力拚搏,而他總能很好地利用這些人的力量,建立彼此的信任,委以重托,在他們的幫助之下,最終促使自己霸業的成就。
唐玄宗所開創的“開元之治”,是中國封建社會曆史不可超越的高峰,時值今日我們仍感到榮耀。他大膽任用姚崇、宋景等名相,對國家的政治、經濟形成了最大的促進。
我們因為“開元之治”而記住唐玄宗,但這卻是文武百官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放權與授權方麵,可以說唐玄宗絕對是一位高超的管理者。
一次,宰相姚崇因一些低級官員的任免問題,向唐玄宗請示。可他連問了三次,唐玄宗依然不予理睬。
姚崇心想:“莫非我什麼地方出現了差錯?”無奈隻好悄悄退下。
其他大臣摸不清楚情況,隻好一同離去,最後隻剩下了高力士和唐玄宗。
這時,高力士走過來說:“陛下即位不久,麵臨眾多事務,大臣奏事,準與不準都應有所表態,可是,您為何對宰相的話置之不理呢?”
唐玄宗回答道:“我讓姚崇做宰相,是為了輔佐我之大業,朝中事情如此繁雜,如果事無巨細,都由我過問決定,那我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覺,也不能完成,這些官吏任免,隻是姚崇自己該負責的事情。”
高力士明白唐玄宗的意圖,便把這話轉告給了姚崇。
姚崇聽到之後,才翻然明白,原來皇帝隻是怪罪小事也去麻煩他。自此之後,遇到這些細小問題,姚崇都能獨立處理,為唐玄宗分解不少憂愁。而唐玄宗也有了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處理朝中大事,促進國泰民安。
唐玄宗作為管理者,並沒有獨斷於自己作為皇帝的權力,而是出乎意料地將決策的權力交給手下的臣子,這樣臣子能更好地開展工作,而自己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自己應該承擔的職責中。也許正是因為他的這份氣魄,因為這份對管理的理解和駕馭,最終使他能夠開創出中國曆史上的“開元盛世”。
從管理效率的角度看,授權正是管理方式中最有效率的行為,通過授權,使管理工作找到最適合的負責人,他們能對問題和形勢作出最有利的判斷,最終的考慮也是最周全的;通過授權,作為管理者自身,也能夠將自己的管理工作進行有效分解,依靠大家的力量,使管理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運轉。
亞曆克斯·迪拉德是迪拉德百貨集團的執行副總裁,他深知,一名分店經理比公司總部的任何主管都更了解自己店裏的情況。
他親自走訪230個分店,他認識到各店經理最知道店內貨物應該擺放在什麼位置,貨物怎樣陳列才容易售出,而不應該盲目按照總部的指示去做。
最終,他改變了自己經營決策,給予這些分店經理更多的經營與決策的權力,放開分店經理們的手腳,按照他們自己的意圖去安排各項工作,最終分店都取得不錯的業績,公司整體業績也得到顯著提高,適當地進行分權正是迪拉德的管理訣竅所在。
迪拉德的管理產生效率的原因正在於分權,他的分權在於看到公司的決策不能符合分店的實際,而分店的經理們又能做出合理的決策,他因此進行分權,並且實施分權的最終結果是促進了公司業務的整體發展。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的管理工作當中,對於自己職責與權限的考慮,一定要能舍棄一份靜止的認識,舍棄對於自身權力的過多維護,看到在權力背後所代表的職責,看到分權的實施能更加有利地促進企業工作的開展,同時也是對自身管理工作最為有力的見證。認識到分權的重要之後,才能尋找到最為合理和有效的分權手段。
事必躬親會使效率低下,
無為而治卻能彰顯領導藝術
在傳統的教導之中,我們都應該保持一個勤奮的品質。在勤奮之中,我們才能收獲;在勤奮之中,我們自身的生活也才最有價值。
但在今日時代背景之下,必須對這一傳統的品質進行再次審視,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人要學會“低頭拉車”,但也要學會“抬頭看路”。低頭拉車是不加質疑的努力勤奮,抬頭看路是說我們要時時思考和調整我們努力的方向,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努力有目標,而不用去做一些無用功。在今日的生活工作中,我們需要尋找最合理的方式,在方向正確的前提下,我們付出努力才會取得最有效的回報。
事必躬親在管理之中,是管理者難能可貴的一種品質,但以這一策略指導自己的工作時,我們又是否懷疑它能否產生出最佳的效率。每個人的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常用“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來形容這種人的工作狀態,整天忙得不可開交,陷入到繁雜事務的旋渦之中,有時都找不到東西南北。當工作內容在自己承受範圍之內時,我們大多能夠勝任,一旦任務超出範圍,就會有力不從心之感,經常會顧此失彼,甚至可能拾了芝麻、丟掉西瓜,最終成了碌碌而無為的事務主義者。
無為而治是中國道家的基本思想,它的本意是指人性都是自然蘊發的,引入到管理之中,更多倡導順其自然,不多加幹涉,就可達到有效治理的目的。無為而治的策略背後,是對人性的透徹認識,而它所實施的管理根基,是分權藝術的完美使用,選擇恰當的下屬,並賦予他們決策的權力,由他們去管理自己所轄範圍內的事務,最終整體管理的效率得以提高,而作為管理者自身卻還可以保持一種輕鬆自如的狀態。
1984年19歲的邁克爾·戴爾創立“戴爾電腦公司”。
戴爾是掌管公司鑰匙的人,由於習慣了晚睡晚起,每天早起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戴爾睡過頭,公司門口就會有二三十個人在門口閑逛,戴爾公司很少在9點半以前開門。
戴爾經過反思,這樣會影響工作效率,雖然自己是老板,但卻不一定非要做拿鑰匙的人,決定把公司的鑰匙交給別人保管,這樣公司開門時間提前到9點鍾了。
最後,戴爾交出去的還有更多的鑰匙。
一次,戴爾正在辦公室編寫一個複雜程序,一個員工進來說:“經理,我的硬幣被販賣機吃掉了,真是不幸。”
戴爾抬起頭來,很不解,“這種事為什麼要告訴我?我正在忙我的工作。”
員工有些委屈地說:“販賣機的鑰匙在你這裏,我隻能向你傾訴!”
戴爾這才明白過來,最終他把販賣機的鑰匙也交給了別人。
漸漸地,戴爾發現,交出鑰匙之後,自己的工作變得輕鬆,而員工的工作熱情也得到了極大激發,這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將公司的鑰匙交給員工,看似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意義卻非比尋常,在中國文化中,鑰匙一般都代表著一個管理者的權威,輕易不會把自己的鑰匙給別人使用,更不用談讓他人保管,但在這個故事中,卻有截然不同的結果。我們交出鑰匙之後,自身工作更加輕鬆並且專注,關於鑰匙所應承擔的職責也更完善,並且這些員工們也非常樂意保管這些鑰匙,他們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在管理中,我們有些時候,要從宏觀的角度和全麵的視角看待自己的管理工作,要適當舍棄一些自己手中的鑰匙,舍棄一些事必躬親的態度,舍棄那些瑣碎的雜事,而去把自己更多精力投放在主要的工作上麵,這樣才能使管理工作有效進行,而自身精力還可依然保持充沛,而不是自己疲憊不堪,工作還是一團亂麻的不利局麵。
子賤是孔子的一名弟子,憑著自己的才能,在一個地方當官吏。
上任以後,他經常彈琴自娛,飲酒遊玩,很少過問政事,但是,他所管轄的地域卻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為大家所誇口稱讚。
很多官吏感到不明白,為何自己每天起早摸黑,最終卻沒有子賤治理得好呢?
一天,一個和子賤平日關係不錯的官吏虛心討教這個問題,“為什麼你整天娛樂,還能把自己的地方治理得井然有序?而我們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卻依然治理不好?”
子賤笑了笑,說道:“你隻靠自己的力行去管理,不必做到每事過問。”
這個官吏仍然不解,“什麼是我應該過問的?什麼又是我應該做的呢?”
“你是管事,而我是管人,我是靠別人的力量來管理地方的,這就是我和你們的區別。”子賤回答。
無為而治,能顯示出一個管理者最為高超的管理水平,他對管理中各項事物的了解已完全通透,他對管理工作的駕馭已經非常熟練,他知道每項工作應該如何開展,又該由誰負責,最終的結果,他對管理的本質,也有最為深入的本質認識,他知道管理的根本在於效率,而不是個人的權威,因此他會果斷地將這些權力賦予那些能夠承擔的人,最終在他的統籌安排之下,自己沒有那麼忙碌,而各項工作卻得到有效開展。看似表象無為,其內心已有全盤考慮,比較那些整日忙忙碌碌的事必躬親者,卻能襯托出他們對管理工作認識與把控得遊刃有餘。
事必躬親與無為而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領導風格,前者疲憊,後者輕鬆,前者未必產生效率,後者卻能輕鬆掌握,比較之中,已經能呈現出管理者智慧不同的結果,呈現出管理方式的差異。作為領導者一定要能舍棄這份徒勞而無收益的管理方式,更多看待自己身上所承擔的職責,明白自己開展管理工作所應采取的方式,隻有這樣才能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
員工能做的事情,領導絕不參與
事有大小,因有主次,每日時間精力有限,生活中我們都會選擇先去完成主要的事情,再去麵對一些細小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當中,我們也是先去針對最主要的方麵尋求解決,再去麵對問題的次要方麵,隻有這樣,我們每天的工作才算是順利完成,問題也才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作為管理者,我們每天必然麵對許多問題,有許多繁雜事務,但是作為管理者,我們也有自己的員工資源可以調配,正確的管理方式應該是利用我們這些有效的人力資源,去解決我們所遇到的所有問題,隻有這樣,我們管理的工作才算完整,我們的任務也得以圓滿完成。在管理當中,我們一定要避免將自己局限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的情況出現,僅僅靠自己一人獨立去尋求問題的解決,去解決所遇到的一切事務,事無巨細,親自過問,最終自己的工作一團亂麻,卻將這麼多可以利用的優秀員工拒之門外。
在現代社會裏,信息爆炸,各種電信、文件、會議會將一個管理者壓得透不過氣來,幾乎任何一項請求報告都需要他們審閱,予以批示,簽字蓋章,他們為此經常被搞得頭昏眼花,根本無法對公司重大決策做出思考,與其如此,我們不如把這些交給員工去做,領導不再參與這些事務的決策,把自己從這個困境中解脫出來,這樣就可以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之中去。
陶弗格特是一家私人電腦公司的經理。他每天要處理上百份文件,這還不包括臨時海外傳真的商業信息。他經常忙得連喝杯咖啡的時間都沒有,他不斷地抱怨說自己要是有三頭六臂就好了。
超負荷的工作讓陶弗格特感到疲於應付,每天走進辦公大樓,就會在電梯口被職員團團圍住,有的要批文件,有的讓他在合同上簽字。傍晚回到家的時候,才得以擦拭一下額頭汗水。
一天,陶弗格特終於忍不住了,他爆發了,在電梯口拒絕了所有的人,在自己的辦公室將所有無意義的文件拋出窗外,他讓屬下拿主意,不必請示自己。他給秘書做了硬性規定,遞交上來的報告必須篩選,最終不能超過10份。
剛開始,屬下都很不適應,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奉命行事的工作方式,突然讓他們對許多事做出定奪,有點茫然失措。不過沒多久,大家就都適應了,公司開始井然有序地運轉起來了。
剛開始下屬會有一些決策失誤,進過磨合和調整後,大多能及時準確地做出決策,這樣做效率反而提高了,以前經常性的加班現在也取消了。
陶弗格特似乎尋找到了一個方法,他不斷將自己的工作分配給那些適合的屬下,而他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去考慮公司的發展、年度財政規劃、在董事會上的報告、人員的聘任和調動等問題。
陶弗格特前期的領導方式是傳統而集權,公司大小權力都集中到自己一個人身上,領導承擔全部工作和責任,而下屬們也不敢去嚐試分擔部分工作,因為主動出擊就會被認為是越權,遭受同事的非議不說,搞不好會弄丟自己的飯碗,誰願冒這個險?而這樣的結果最終是公司運行緩慢,而公司業務也不能順利的開展。
慶幸的是,陶弗格特終究是開竅了,他開始嚐試,下放自己手中的權力給各主管以及下屬,讓他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有權力決定自己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而不必再單一等待上級領導的決定。開始的時候需要磨合,經過適應和調整之後,大家接受了這一管理的理念,並且也呈現出管理的效率,正確的決策呈現出了良好的效果。
管理者正確的工作方式是舉重若輕,而不是舉輕若重,否則會讓自己越陷越深,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完全“浪費”在許多毫無價值的細節上麵。這樣的領導方式,根本無法帶動並且推動公司的全麵發展,對於宏觀目標的實現也沒有幫助。
中國台灣奇美公司以生產石化產品ABS位居全球行業第一,它的規模雖沒有王永慶麾下的台塑龐大,但它的生產力卻是同行業的4倍。
很多企業家都紛紛向奇美董事長許文龍請教管理策略,許文龍向大家介紹的經驗是,放手把管理的事務交給自己的手下去做,而自己是執行“不管理學”,他的董事長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虛位,簡直像英女王一樣,令人大跌眼鏡,許文龍甚至連一間專門的辦公室都沒有。
許文龍下屬這樣評判他:“對企業內大小事情,許老板從不做任何書麵指令,即使偶爾來開會,也隻是聊天、談談家常。”
許文龍坦承:“因為沒有辦公室,隻好經常開車去釣魚,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的圖章放在哪裏。”
一次,突然下起大雨,許文龍想去公司看一看。當員工看到他時,非常驚訝,“董事長,沒有事情,你來幹什麼?”
許文龍想了想說:“對呀,沒有事情,我來幹什麼?”於是,他又開車回去了。
許文龍的“不管理學”,讓每個員工感覺到一種寬鬆的工作氛圍,這種寬鬆,並沒有放縱員工的懶惰,而是促使每個員工為公司竭忠盡智。
“不管理”的管理方式,不僅使管理者工作輕鬆,更是對員工的一種信賴表現,同時可以訓練員工處理問題的應變能力,和他們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將他們的潛能無限激發出來,也給企業輸入新鮮的血液。
作為一個管理者,對於自己的員工,應該有充分的信任,舍棄掉自己的懷疑與顧慮,給予對方更多的擔當與展示才華的機會,自己的工作得以分擔,員工能夠得到鍛煉,能被如此信任,也會對公司有更多的信任與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