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舍與得的協調課:(2 / 3)

英國著名學者帕金森和魯斯特莫吉在他們合著的《事業成功之路》這本書中曾經說過,表達自己的意願,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批評之前,最好先以表揚鋪路,其實,這也是符合情理的,是人們自尊自重的需要。作為副職,對自己的領導,或者是在一些關鍵環節陳述意見,一定要注重方式,如果方式不當,激怒了上級,忠告的初衷也就失去了意義。即使內容再正確,也不會產生任何積極的作用。

在美國,很多人都知道愛德華·豪斯上校,他在威爾遜統治白宮期間,對國內及國際事務都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威爾遜本人十分重視豪斯上校的谘詢和意見,而他又是用什麼方法來影響總統的決策呢?

《周六晚報》的一篇文章引述過一段關於豪斯上校的講述,揭開了其中的奧秘:“我發現,要改變總統的看法,是非常難的,但隻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常常不經意地向他提出一些見解,等我的觀念自然灌輸到他的意識中時,他就產生了興趣,最終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決策。這一方法第一次使用是在一次偶然事件中,我去白宮拜見他,想要催促他決定一項政策,不過,當時他的態度非常不讚成,我並沒有太多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陳述,隻是簡單分析了問題的利弊和這項政策的有利效果,幾天後,在餐桌上吃飯的時候,卻吃驚地聽到他把我的建議內容當成他自己的意見表述了出來。顯然這是與領導進行工作最為有利的方法。”

豪斯上校並沒有提醒總統:“那不是你的思想,而是我的。”因為他不在乎這種膚淺的名譽,他更關心的隻是實際效果,如果決策能夠通過,那這將是自己工作能力的最好證明。時間長了之後,相信威爾遜總統總會認識到他的智慧和對自己決策的支持,而這時社會上,也必然會給威爾遜以最高的讚譽。

“獻其可,替其否”是《左傳》中的一句話意思是,建議用可行的去替代不該做的,後來演化為成語“獻可替否”,意思是要多從正麵去闡發自己的觀點,多提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去替代反麵的批駁與否定。一個出色的部屬,不僅僅要對上級領導言聽計從,而必須給領導出主意、想辦法,尤其是當領導者的考慮不符合實際情況時,要能夠通過部屬巧妙的進諫和忠告,使領導者改變初衷,這必然是對於自身工作能力最有效的肯定。

批評也要講究方式

狄德羅有這樣一句名言:“真理喜歡批評,因為經過批評,真理就會取勝;謬誤害怕批評,因為經過批評,謬誤就要失去。”

沒有人喜歡批評,因為它意味著對一個人的否定,在這否定之後,必須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尋找肯定的認可,同時,它也是對一個人自尊心的最大傷害。但是,也沒有人能夠否定批評所產生的積極效果,拋棄自己一時的尊嚴之後,才能對自己與社會有更清醒的認識;在批評的激勵作用之下,自己才能調整自己事業的方向,才會增強自己的能力,獲取進步從而能追逐更好的結果。

批評對人會有幫助的作用,但卻不會為人所樂意接受,也許適當轉換一種表達方式,在其中更多融入靈動的內容,對於同樣的表達內容,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表述,也許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管理之中,對於領導者工作而言,批評下屬是家常便飯。因為對於工作方針必須時時調整,這樣才能保證全盤工作按照計劃進行,下屬工作必須進行時時督促,才能保證能力不斷增強,而使整體效率不斷提高。但對於管理,又不能簡單把批評看做是管理工作的全部,認為對下屬的嗬斥就是自己權威的表現,這樣對於管理工作的本質認識,就陷入到一種膚淺之中,難說有藝術性。對於管理的認識,更多需要看到團體的效率,看到自己的職責,從這一角度,要尋求如何才能使批評產生效率。因為這一動機,我們必然會尋求更有效的批評方式。

對於同樣的表達內容,隻要適當變通方式,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批評下屬的時候要考慮對方的接受情況,對不同性格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告知;比如尊重對方的情感,批評之後,總是不忘鼓勵,以便能讓對方依然建立起自信;在自己的工作方式之中,更多融入靈動的內容,工作的開展就會更加便捷,也就使得自己的管理更加富有藝術性。

傑克·韋爾奇就任通用電氣公司總裁之後,麵臨著一項棘手的工作就是:免除查爾斯·史坦恩梅茲的計算部門的主管職務。

史坦恩梅茲在電器方麵是個非常難得的天才,但擔任計算部門主管卻遭到徹底失敗,他並沒有表現出卓越的管理能力。不過,公司不敢冒犯他,公司絕對少不了他這樣的人才的幫助,最終如何以恰當的方式,對這一工作職位進行變更就成為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韋爾奇親自出馬,一天,他約史坦恩梅茲到他的辦公室,對他說:“史坦恩梅茲先生,現在公司有一個工程師顧問的職務,這項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對公司的運營做出全盤的計劃與建議,我們考慮你是最合適的人選,不知你是否有興趣來擔任這樣的職務。”

史坦恩梅茲聽了,十分高興,“沒問題,隻要是公司的決定,我都樂意接受。”

對這一調動,史坦恩梅茲內心十分高興。他自己心裏明白,更換職務是因為自己擔任部門主管不稱職,但他對傑克·韋爾奇處理這一問題的方式感到非常滿意。

通用電氣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也很高興,傑克·韋爾奇巧妙地調動了這位最暴躁的大牌明星,並沒有引起一場大風暴——因為他讓史坦恩梅茲保住了自己的麵子。

這樣的情形在中國社會相信會更為常見,因為中國傳統社會中有濃重的情感文化與麵子文化,在工作的調動安排中,必須要顧及每個當事人的情緒與利益。采取恰當的方式,進行靈動安排處理,才能保證工作為大家所接受,工作也因此順利開展,而不會因為抱怨等情況發生,對工作開展形成阻礙。

批評是一門藝術,也是對於管理者能力的最好考驗,簡單地去對待批評,就會給工作帶來消極的後果,而對批評有更多的考慮和準備,也會給工作帶來更為有利的結果。

鬆下幸之助被稱為“經營之神”,但大家也許不知道這位“經營之神”在工作中會經常責罵自己的部下。但他的責罵方式卻是非常巧妙的,最終不會破壞彼此的信任,還會形成很好的激勵,他的秘訣就在於對於對方和自己情感的考慮和把握。

後藤清一曾在鬆下公司任職,一次,因為一個小的錯誤,被鬆下先生嚴厲批評。當他來到辦公室時,鬆下正氣急敗壞地拿起一隻火鉗死命往桌子上敲,然後大發雷霆。最後,後藤正悻悻然要離開,鬆下卻突然開口說道:“等等,因為我太生氣,把火鉗弄彎了,麻煩你費點力氣,幫我把它弄直好嗎?”

後藤無奈,隻好拿起火鉗拚命敲打,而他的心情也隨著敲打逐漸歸於平穩。當他把敲直的火鉗交給鬆下時,鬆下看了看說:“嗯,比原來還好,你真不錯!”然後就高興地笑了。

然而,更為精彩的還在後頭!後藤走後,鬆下悄悄地給後藤妻子撥通了電話,對她說:“今天你先生回家,臉色一定難看,請好好照顧他!”

責罵之後,反以題外話來稱讚對方,這是鬆下用人的高明之處。本來,後藤在挨了鬆下一頓臭罵之後,決定辭職不幹,但鬆下的做法,反使後藤佩服得五體投地,決心繼續幹下去,而且要幹得更好。

在批評的時候,必須去考慮下屬的情感。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接受方式,我們必須尋找到其中最為恰當的;同時,還要考慮每個人都會有很強的自尊心,如果他認為這樣的批評不能接受,或者認為領導失去了公平,最終就會選擇辭職離開,而這就失去批評應有的初衷。批評的過程中,對下屬的情感進行尊重,靈動地對方式進行調整,就能起到更為良好的效果。

批評的過程中,還必須對領導者自己的情感進行考慮,遇到問題發泄情緒是經常遇到的情形,但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對工作產生破壞。批評的同時,盡量掌控自己的情緒,就是在自己發火之後,也別忘記做好善後工作,這樣的批評也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激發有建設作用的衝突

沒有人喜歡衝突,因為它意味著彼此的鬥爭,意味著精力的耗費和最終勝負不同的結果,在這結果之後還有個體情緒的悲傷、意識的調整、行為的改變,還有這其中必然的周折。

莫魯瓦有這樣一句名言:“沒有衝突的婚姻,幾乎同沒有危機的國家一樣難以想象。”

婚姻之中不可能避免衝突,總是回避衝突,就會隱藏許多問題,直到最終集中爆發而不可挽回。反而我們生活中一些有利的衝突,卻可以使我們向著有利方向發展促進。最終因為表達出彼此的意見,從而有尋求統一與包容的可能。國家的管理之中,如果回避危機,也是同樣的道理。隻有表達出不同的思想與問題,才能不斷地尋求解決,從而使社會文明不斷進步。

在管理中,傳統的觀念是回避衝突的,因為人們看到衝突的破壞性後果,為尋求群體的秩序,保持全體的統一,盡可能減少衝突的發生可能。但衝突的發生又總會產生出積極的效果,暴露出組織內的問題,進行及時調整,促生更好的效率,通過不同意見的碰撞,擦出思想的火花,我們要認識衝突,我們更要有效利用衝突。

管理之中,對於衝突的認識與處理,是管理者氣魄與視野的最好證明。不為懼怕,敢於承受,站立於曆史高度,對管理活動進行完整看待,減少其危害的效果,盡量去發現其中的有益內容,衝突最終不僅不會為其所回避,反而還會成為管理者進行有效管理的手段。

作為優秀的管理者,往往能夠舍棄對衝突的回避態度,能夠舍棄衝突所帶來風險的懼怕,以最高深的智慧看透其中的邏輯與蘊藏內容,有效掌控之後,顯示出自身高超的管理藝術水平。

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期間,就非常善用“溝通”手段來激發有效衝突,而他本人也被認為是處理公共關係的行家裏手。

在決策任命時,通常會把高級官員的候選信息通過名聲不好的“可靠信息源”渠道透露給社會媒體,比如,把高級法院可能任命的大法官的名字“不小心泄露出去”,如果該候選人能夠經得起公眾的挑剔考察,得到大家的認可,那麼這個任命也會自然執行。

但是,如果該候選人缺乏新聞、媒體及公眾的關注,總統新聞秘書或其他官員不久後就會發表諸如“從未將此人放在考慮之列”的正式講話。

白宮的任職者們不論黨派歸屬,都認可這一方法,通過激發衝突,對工作形成最好的促進。

從這一工作的細節,就能看出羅斯福卓越的管理才能,他沒有懼怕衝突,而是以自身的氣魄去尋求積極衝突的可能,並把它作為自己開展工作的有效方式。同時,我們也能看到衝突對工作開展的有利促進,在一個任命沒有形成之前,以衝突的方式,去對候選者進行一次考核,無疑會對自己決策形成最好的支持,衝突有時會顯現出其他管理方式所不能獲得的效果。

在通用汽車公司的發展曆史上,有兩位重要的人物,在他們的管理風格之中,對於“衝突”有不同的認識,因此采取不同的策略,最終也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一位是威廉·杜蘭特,他在做出重大決策時,大致上用“一人決策”的方式,他喜歡那些同意他觀點的人,而且永遠不會寬恕那些當麵頂撞他的人。最終所形成的結果是,由工廠經理組成的經營委員會討論問題時,很少遇到一個反對者,總是一致通過,但可悲的是,這種局麵僅僅維持了4年的時間。4年後,工廠經營出現了危機,而這又不得不歸結於他的管理方式,最終杜蘭特不得不離開公司。

另一位有影響的人物是艾爾佛雷德·斯隆,他是通用曆史上,擁有最高聲譽的一位領導者,被譽為“組織天才”。在杜蘭特離開之後,他接任了領導者的職務,他目睹了杜蘭特的錯誤,因此決定徹底改正這一情況。他認為沒有一貫正確的人,在他做出決策之前,必須征求不同意見,鼓勵爭論和發表不同意見,才能做出最後的決策。他甚至培訓基層員工,以使他們能對公司決策提意見,大家普遍認為,“沒有對立方案,不能決策”的管理原則,就是斯隆首創。

對於今天的領導者來說,通用汽車公司的這一管理情形會成為很好的反思與借鑒。衝突和矛盾都是必然的,普遍存在的,所以就不應回避、抹殺,更不能為暫時“一致”所蒙蔽,最終窒息掉人為提出意見的可能,缺少了衝突應有的作用,最後自己管理的效率必然降低,自己管理的生命也會終止。每個人的認識都是有限的,有益的衝突可以成為彌補不足的最佳方案,隻要協調合理,衝突可以成為成功道路上的墊腳石。

杜蘭特和斯隆,向我們展現了兩種不同對待衝突的態度與結果。一個反對衝突,並且杜絕衝突,最終隻能以失敗告終;另一個正是看到這樣的結果,所以認真看待衝突,並尋求積極衝突的可能,最終促進了公司的發展,甚至開啟出管理的一個新時代。

優秀的管理者,不是對自身利益進行狹隘維護,局限於意識的局限,最終失去最好管理工作的可能,一定要能將衝突內容有效地融合到自己的認識與工作之中。認識衝突,把握衝突,輕鬆地應對衝突,自由地運用衝突,隻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管理工作,展現出卓越的智慧。

對可能出現的危機要有充分準備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出現危機,但人們對待危機的態度與處理卻必有不同。

有些人,會非常懼怕,相信任何人都會產生出這樣的情緒,最終因為情緒的影響,自己也就失去了最為有效的處理危機的時機,過後明白時,已是萬分後悔;有些人,卻能把握一時的情緒,以自身的理性去分析所遇到的問題,並尋找背後的原因,尋找到最為有利的解決方法,幾次嚐試之後,危機也許就會迎刃而解了。

比較這兩種態度的不同,也許對待危機發生的準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有所準備之後,就不會亂了手腳,就有從容麵對的可能,而這對於問題的解決就顯得尤為重要。每個人在經曆過事情之後,性格都會變得成熟,也許對於危機的這份準備,就是我們成熟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