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第七章 帶著頭腦來工作,成為創造性執行員工(1 / 3)

下篇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第七章 帶著頭腦來工作,成為創造性執行員工

很多人在工作中過於機械,做事死板,思維僵化,麵對新問題、新現象束手無策。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是因為能夠思考,能夠開動腦筋想辦法,有創造性。在工作中,我們也應該發揮這種優勢,創造性地工作,不斷突破前人和自身的限製。

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

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是敢想敢幹充滿闖勁的一群人。然而,不少員工卻懷著謹慎小心、安於現狀的心態,害怕承擔責任和失誤,不敢相信自己能有所成就,結果一輩子庸庸碌碌。其實,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並非一定不可能,隻要敢想,積極地去思考,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實現的。

在工作中,一定不要堅信有什麼事情是你不能做的,隻要你相信自己可以就一定可以。困難是每個人在做每件事的時候一定會遇到的東西,總是一直相伴一生。很多人遇到挫折的時候就認定自己過不去那個坎兒,甚至都不嚐試著努力看看,他們總是說“我一定不行”、“他都不行,我當然更不可行了”,第一件事就是徹底把自己否定了。事實是不是真的這樣呢?包拯說世界上沒有破不了的案子,當然也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冷靜下來,認真地將問題解開來分析一下,解決的辦法馬上就會出來。

有一個公司現場招聘員工,麵試的人很多,公司主管當場給麵試者出了一道題:把梳子賣給和尚,以一周為期,賣得多者將被錄用。試題一出立即就有很多人大呼不可能,甚至有人當麵罵公司的人,認為他們在耍人,然而這其中也有三位敢想敢做的麵試者,他們帶著梳子去了寺廟。

一周以後,三個人一起來到公司,主管問第一個麵試者賣了多少梳子,他說:“1把。”然後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講了自己賣梳子的經過:寺院裏的和尚一聽說是去賣梳子的,二話不說拿起棍子就把他打了一頓並且趕出了寺廟,渾身是傷的麵試者委屈地坐在廟外,這時候有個髒兮兮的小和尚一邊撓頭一邊走過來,麵試者趁機賣了一把梳子給小和尚撓癢癢。第二個麵試者賣了10把梳子:他去的是一個名山古寺,遊客很多,但是風也很大,很多遊客的頭發被風吹亂了,這時候麵試者找到住持,說可以把梳子給遊客,成功賣掉10把梳子。主管問第三個麵試者賣了多少梳子,回答:“1000把!”主管大吃一驚,問他怎麼賣的?第三個麵試者說他到的也是一個久負盛名的寶刹,朝拜者絡繹不絕,他找到住持說:“香客都是帶著一顆虔誠的心,寶刹應該有所回贈,住持可以在梳子上寫上‘積善梳’,回贈給香客。”主持聽後大喜,立刻買了1000把梳子。

就這樣,第三個麵試者成功被錄用。

有頭腦的員工是每個公司都想要的。帶著思想工作的人能夠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如果擺在他麵前的是一幅被毀壞的畫軸,他依然能雲淡風輕地在畫中加入自己的東西,完成一方絕美的景。成功者絕對會等到時機成熟、萬無一失時再開始工作,隻有那些在既定的環境中能從“不可能”中看到希望,並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1921年6月2日,《紐約時報》為紀念電報誕生25周年,發表了一篇評論透露了這樣一個信息:現在人們每年接收的信息是25年前的25倍。

在很多讀者眼裏,這隻是一條信息而已,一句很普通的話,很多人看過之後便忘記了。但是,還有一些喜歡思考的人抓住了話中隱藏的極具商業價值的信息,美國至少就有16個人對這條信息做出了反應,他們準備創辦一份文摘性刊物,他們先後到銀行存了500美元,並且辦好了營業執照。

但是,當他們到郵政部門辦理相關手續的時候被告知,由於即將舉行的中期選舉,文摘性刊物暫時不能辦理,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開禁。聽到這樣的話,15個人立刻遞交了暫緩執行的申請,但是有一個人根本不理會郵政說的那些話,他按照計劃租了一間地下室,並且和未婚妻一起糊了2000個信封,並裝上征訂單寄了出去,然後,《讀者文摘》誕生了。

統計顯示,到20世紀末,《讀者文摘》擁有19種文字和48個版本,暢銷127個國家和地區,年收入5億美元,並且在美國期刊排行榜上穩坐第一把交椅,創造這個奇跡的人,名字叫德威特·華萊士。他用實際行動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如果員工在工作中都能像華萊士一樣換一種角度去看問題,而不是一味消極地去想事情,能夠看到事情好的一麵,那麼不但能提高公司的效益,對自己而言,也是很有意義的思維轉變。如果華萊士也像其他人一樣認為事情是不可能的,那麼我們今天真的就不可能看到著名的《讀者文摘》了,他本人也不可能成為著名的企業家。

敢於思考、向困難挑戰的員工,在這個人才短缺的市場,始終供不應求。敢想才能激發活力。也許有人會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成功和冒險是並存的,隻有一個有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有魄力的人才能實現自己的真正價值。很多成功人士並不一定比你會做,隻是他們有敢想敢幹的衝勁。

突破思維定式,不做經驗的奴隸

很多員工都有從小到大形成的某種思維模式,它或根據自己的體驗得出,或從課本上學到或者是別人的經驗,總之,很多人都在這樣的處世方法中生活。但是,世界在一天一天地變化著,我們應該突破思維定式,不要做了經驗的奴隸。

在工作中經常能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這時候一定要打破常規的思考方式,找到解決問題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也許很多人都知道突破思維定式的重要意義,但是就是沒有膽量去改變,似乎改變就意味著對以前的否定,事實上,改變過去並不是否定過去,而是使自己更加完善。換了一家餐館吃飯不僅同樣能讓你吃飽,還能讓人嚐試更多新鮮的食物。長期的循規蹈矩會使人思想僵化,就像一部生了鏽的機器,無法繼續向前,跨出那一步,就是為生命增加新的血液。

皮爾·卡丹是著名的服裝品牌,然而誰能想到皮爾·卡丹創始人年輕的時候一貧如洗,甚至自己都沒有一件像樣的時裝呢。

在進軍巴黎“世界時裝之都”前,皮爾·卡丹隻是一個小小的學徒,但是他醉心於時裝,在當學徒的時候不僅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且虛心向前輩請教,從不滿足於現狀。他喜歡把學到的知識融進自己對時裝的熱愛裏,年輕人的大膽、對未來的衝勁使他在腦子裏迸發出一係列創新的點子,他不斷翻新自己服裝的花樣,很快就小有名氣,甚至一些達官貴人家的太太小姐指名讓這個年輕的學徒給她們做衣服。

創建自己獨立公司的時候,皮爾·卡丹才28歲,在競爭激烈的時裝之都,皮爾·卡丹的公司簡直可以算是富豪區的貧民窟,除了滿腦子的不同於人的思想,皮爾·卡丹幾乎一無所有。然而,他天生就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越是不可能的任務越是要做,而且還要做好,他從來不相信有別人能做而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皮爾·卡丹大膽的設計風格、獨特而價格適中的女性服裝,很快就有了一個很大的市場。之後皮爾·卡丹的目光又指向了男性服裝,並且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績。

現在,皮爾·卡丹已經是享譽世界的國際大品牌。

從皮爾·卡丹的示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決定於你的資產是不是足夠豐厚,而在於是否會變通,是否墨守成規。如果一個公司的人都是用同樣的思考方式去思考問題,那麼碰到一個新問題的時候,要讓誰去解決?隻有一個善於打破常規的人,才能在職場上具有長久的競爭力。

科學家把一隻蒼蠅和一隻蜜蜂分別放進兩個透明的玻璃杯中,再將玻璃杯倒扣在桌麵上,留出足夠飛出的地方。通過觀察,科學家發現:蜜蜂會一直迎著太陽的地方飛,於是一直撞在杯底上,而總是橫衝直撞的蒼蠅卻誤打誤撞地從杯口飛了出去。很多人就像蜜蜂一樣,按照固定的思維方式一通瞎撞,最後頭破血流,其實頭破血流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撞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