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沒有止境”,本田便是如此。綜觀他的一生,我們會發現本田的成功正是源於這種不安分的心理。而冒險通常都是不安分的人經常幹的事。因為敢於冒險,所以本田創造了如此輝煌的事業。這不得不讓人承認,冒險精神對於一個人的成功而言擁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深入骨髓的冒險精神

本田的冒險精神是與生俱來的。小時候的本田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他的手腳從來都是不停地動來動去。為此他曾被母親說成是多動症患者。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放在本田身上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即使是成年之後,甚至是功成名就之後,他的“多動”也絲毫沒有改過。

從本田身上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一個小時候就不安分的人,必定是一個思想上也極其不安分的人。綜觀他的一生,我們會發現本田的成功正是源於這種不安分的心理。而冒險就是不安分的人最喜歡也最經常幹的事。

因為敢於冒險,所以本田創造了如此輝煌的事業。這不得不讓人承認,冒險精神對於一個人的成功而言擁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日本工商會議所的會長五島升曾說過這樣的話:“在戰後,日本的所有經營者裏,屬於真正創造財富的人有兩個,一個是索尼公司的井深大,另一個就是本田技研的本田宗一郎。”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缺乏冒險精神就意味著因循守舊、缺乏創新,這會造成公司發展的後勁不足,繼而難逃被淘汰的厄運。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當時在日本企業界,很多從事新興行業的公司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不得不宣布破產。

本田技研起初隻是一個小小的街道工廠,如今本田已經成為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公司,是什麼促成了本田今天的成就?答案隻有4個字:冒險精神。這都要歸功於本田身上不安分的因子。

從本田開始成立之初,本田就已經為公司的員工定下了目標:時刻不忘冒險精神,時刻探究新領域,永遠保持勇敢挑戰的姿態。在本田看來,隻有這樣的企業才能稱得上是“Adventure”企業。

本田還有另外一個特點,他很不喜歡總是待在一個地方。即使是跟人說話時,也從來沒有老實過。他總是不停地晃動,一會兒抱著胳膊,一會兒又把手搭在扶手上,好像屁股底下放了釘子一樣。而他說話時也是指手畫腳,比畫個沒完。那興奮的樣子足以把他的情緒傳染給每一個人。

對於自己的這些習慣,本田也十分清楚。他說:“我睡在哪裏都不安分。大腦隨時都在運轉,一想到什麼,身體便會不由自主地忙活起來。這是我小時候養成的毛病。一遇到不懂的事,搞不清楚,我就心裏難受。不過等我搞明白了,我的興趣也就沒了。有時睡下了,腦袋裏突然冒出個想法,哪怕是深更半夜,我也會爬起來,將其記在本子上。”

身為公司的社長,本田自然希望自己的員工也能像自己一樣。他希望每一個員工都要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很顯然,本田的願望實現了,如今,本田的每一個技術人員都“遺傳”了本田的性格,他們對待工作那種如饑似渴的欲望足以成為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獨有的冒險精神

1950年3月對於本田技研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年,本田首次在東京開設了營業所。當別人問本田為何這樣做時,本田說:“像我這樣的人,整天待在濱鬆那樣的小地方,總感覺喘不過氣來,我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別人的評判。這是一件很討厭的事。我不喜歡別人對我品頭論足,我隻喜歡做我喜歡做的事。我喜歡紮紅領帶,對此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可別人總會說我行為誇張。有時我半夜喝酒晚歸,別人就會傳言我有什麼風流韻事。我真是聽夠了這樣的話。我認為隻要不做妨礙別人的事,就不要管別人怎麼說。老是待在這個小地方,我活得一點兒個性都沒有,還指望能有什麼新創意冒出來?所以我覺得我應該離開那裏,搬到東京去。那樣我就可以隨心所欲做我自己的事了。”

本田在日本企業界是一個出了名的怪人,他的很多行為都讓人無法理解。比如說本田特別喜歡紅襯衫,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次,本田在出席自己八十大壽的宴會上,竟然穿了一件鮮紅的紅襯衫和一件藏藍色的外套。

當本田走到來賓麵前時,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甚至有人打趣地說:“一個80歲的老翁竟然還如此趕時髦。”盡管他們的聲音傳到了本田的耳朵裏,但本田卻隻是淡淡地一笑。

過後,他對人說:“真是無聊至極,如果穿件紅襯衫就被人說成是太耀眼、太花哨,那金魚怎麼辦?它可是渾身一片通紅啊。這隻是因為年輕人穿得太素淨了。我可一點兒也不覺得鮮豔,我就是喜歡紅色。誰說老年人就不能穿紅色衣服?”

關於他的紅襯衫,還有這樣一個故事,那是在本田技研剛搬到東京的時候。一次,鬆下幸之助到工廠參觀,藤澤陪著他四處轉,突然鬆下對藤澤說:“你們廠有個很精神的夥計啊,就是那個穿紅襯衫的。”此時鬆下還不認識本田,所以他沒看出來。

在本田看來,選擇什麼顏色完全看自己的喜好,沒什麼合不合理之說。同樣對於汽車,本田也是這個觀點。他說:“不同型號的汽車價格不同,卻不受顏色的影響。隻要價格合適,管別人怎麼說,買下來就是了。”

本田就是這樣一個張揚個性、強調自我的人。有人把本田的這種性格特點稱為是一種“強力的反叛精神”,其實這也正是本田富有冒險精神的表現。是這種冒險的精神,推動著本田技研一直在蒸蒸日上、節節攀升。

向“不可能”挑戰

本田在日本企業界是一個極具聲譽的人物。早在本田成立本田技研之前,本田就已經在業界獲得了很高的評價。當時具有中興日本樂器製造鼻祖之稱的川上嘉市就曾對本田給予過很高的評價,他把本田稱為是“昭的愛迪生”。

他曾在自己的書中這樣寫道:“我認識的人當中有個天才技師。他從當工人起家,到現在建立了自己的機械製造廠,裏邊所有的機器都是他自己發明創造的,無論是機械還是電氣他都很拿手,甚至連鐵的定量分析他都能親自操刀。就連高頻電氣爐和高頻發電機,他的工廠都能製作出來。如此天才般的創造力是別人所沒有的。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確實如川上所說,本田確實擁有著天才的技藝,這使得他能夠迅速在日本企業界嶄露頭角。

當時正處於戰爭期間,受其影響,日本的物資前所未有地緊缺。這對於所有日本汽車製造商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困境。

一次,本田需要水泥和石灰,但受當時現實條件的影響,根本買不到。本田索性就自己動手製作起來。據說甚至還有一次,他自製了一種玻璃板。當別人知道這件事時,都驚奇地睜大了眼睛。而本田隻是一笑而過。他的理解是既然沒有,就自己製作出來。別人都說不可能的事,不一定就真的不可能。

正是憑借著這種向不可能挑戰的精神,本田關掉了汽車修理廠,轉而開始研究摩托車,並在摩托車界取得了令人豔羨的成功。繼而他又將目光轉移到了汽車製造上。他所研製的“喜美”、“城市”、“今日”等車型在國際汽車界掀起了巨大的轟動,它們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汽車的一貫看法。

直到現在,本田這種勇於挑戰的精神依然存在。就像本田說的:“冒險的精神永遠不滅。”

喜歡冒險的本田

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本田的好奇心那麼重、鬼點子那麼多、膽子那麼大。其實這都跟本田敢於冒險、喜歡冒險有關。說起冒險,幾乎可以成為本田的標簽。本田從小就喜歡冒險,這是所有認識他的人都知道的事。這種與生俱來的冒險精神伴隨了本田的一生。

1985年,本田已達79歲高齡。換作其他老年人,這樣的年齡本該是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裏的年齡,但本田卻是個十足的例外。在冒險精神的促使下,本田決定一個人駕駛“HondaPrelude”在日本進行一次長達3000公裏的旅行。

當他跟家人說起這件事時,家人都被嚇呆了,所有人都反對本田這樣做。這樣長時間的旅行是需要良好的體力的。而對於一個已經快要80歲的老人來說,無疑是十分冒險的舉動。家人的擔心不無道理。如此高齡,又是一個人,萬一路上發生什麼意外,旁邊沒人照顧,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家人的反對對於喜歡我行我素的本田來說沒有產生任何效果,本田從來不喜歡任何約束力,本田毅然決定擇日起程。由此我們看得出來,本田是一個人老心未老的人。本田公司之所以有今天的輝煌,是和本田的這種精神分不開的。

而早在5年前,本田就已經在高齡做了一件冒險的事兒。那是1980年,當時本田74歲。本田不喜歡整天待在辦公室裏,那種感覺對於他來說無疑等於被囚禁起來。於是本田受不了了,他決定去歐洲溜達一圈。

很快本田就起程了,到了瑞士之後,本田見有人在玩熱氣球,好奇心立馬被激發了出來,他也想親自試試到底是什麼感受。他對身邊的人說:“光看別人坐,多沒意思,不如自己親自試試來得爽啊。”

就這樣,不顧別人的勸說,本田全副武裝地上了熱氣球。那種初上熱氣球的興奮之情,就跟本田第一次發明專利一樣,讓他此生難忘。

日後他對人講起這件事,依然難掩興奮之情。他說:“那可全靠風力啊!是到意大利還是法國,我可不清楚,反正到哪兒都無所謂,我才不當回事兒。沒想到才過了一小時左右,風就停了,我隻能被迫降落到一個大峽穀裏,真是掃興極了。”

本田在說這件事時,臉上絲毫沒有恐懼之色,而滿是欣喜之情。其實那次經曆對本田身邊所有的人來說都不是一次讓人高興的事兒,因為當時本田的處境是十分危險的,差點兒把身邊的人嚇出病來。當時本田掉進了峽穀,工作人員根本找不到他,後來不得不啟用了直升機。直升機足足飛了幾個小時,才把本田找到。

從那以後,每當本田想要有什麼行動時,身邊的工作人員都往後退,誰也不想為這個老人擔驚受怕。

盡管如此,本田還是稟性不改,畢竟性格這個東西是很難改變的。本田在78歲那年又去了趟瑞士,那次是專門去旅遊觀光的。本田名義上是去觀光,其實他是衝著三角翼滑翔機去的。為此,本田興奮了整整一個晚上。

在日內瓦郊區有一座名叫薩雷布的岩石山,它是一個跨越瑞士國界的法屬領地。由於此山極其陡峭,所以被開發成了一個旅遊區。海拔的落差從1380公尺降到700公尺,是滑翔機起飛最好的地方。一直以來,這種刺激的冒險活動吸引著很多喜歡冒險的遊客前來感受一番。

這對於本田來說是最具吸引力的事兒。當本田穿上飛行服照相留念時,他那顆勇於冒險的心又開始如烈火一樣熊熊燃燒起來。

他對一旁的工作人員說:“我也試試,如何?”雖然本田說這句話時,顯出一副平靜得不能再平靜的語氣,但對於身邊的工作人員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所有人異口同聲地說:“不行。”本田有些急了,對著那幾個把頭搖得像撥浪鼓的工作人員說:“這有什麼不可以的?他們能駕駛,我也能。”工作人員還是不鬆口,要飛越700公尺高的絕壁,即使是年輕力壯的人也會緊張一下,何況是一個年近八十的老人。

工作人員見無法說服本田,就給一旁的夫人使眼色,示意她去說服本田。然而讓他們大為不解的是,夫人竟然毫無阻止之意,說了句:“他這個人哪,向來都是說到做到,誰也阻止不了。你們就同意了吧,否則他幾天都會睡不著覺。”

本田夫人對於本田的脾氣稟性十分了解。就這樣,本田如願以償,坐在了駕駛座上,高興得像個孩子。

幸運的是,那天天氣十分晴好,氣流運動穩定,沒有發生任何意外。滑翔機在空中滯留了一個小時後,順利地飛越國界,降落在了日內瓦郊外。當本田走下駕駛座後,仍然意猶未盡地說:“沒有比這更有趣的啦!真是不虛此行啊。”

可是,本田的興奮卻被他聽到的一個故事給打破了。原來他聽說飛越薩雷布山最高齡的人是一位84歲的老太太。本田感到有些失落:大丈夫豈能拜倒在一個女人手裏。本田馬上說道:“我85歲時還來,一定要打破這個紀錄。”

本田很喜歡駕駛飛機,那是他童年的夢想之一,如今本田終於實現了。本田持有飛機駕駛執照,在他擔任社長時,他經常開著自己的小型飛機往返於鈴鹿和狹山的工廠。這也是讓業內所有人都既驚奇又羨慕的事。

一次,本田一位當記者的朋友要拍攝一組本田和他母親的照片,本田很痛快地答應了。在準備起程回本田的老家時,記者本以為本田會讓人開車送過去。然而他卻萬萬沒有想到本田竟然要乘直升機回去。

記者吃驚地看著本田,滿臉狐疑地問道:“直升機?”本田察覺到了記者的驚恐,大笑道:“當然,我雖有飛機駕駛執照,卻沒有直升機的。我倒是想自己開,可我不會,真是人生一件憾事。”

記者一聽,不禁暗自慶幸:多虧本田不會開,否則他一定會試試,那自己可就要遭殃了。

記者的擔心當然是有道理的,因為本田有過兩次驚險的經曆,雖然最後死裏逃生了,但還是讓人後怕。

本田的第一次驚險的經曆發生在他18歲時。當時他在千葉縣津田沼乘坐練習機,不料途中飛機引擎熄火,掉到了海岸上。索性的是本田並沒有受傷。

第二次發生在1966年,本田60歲時。當時本田乘坐一架小型飛機從東京飛往鈴鹿工廠,在抵達靜岡上空時,引擎突然出現異常,可本田並沒有被嚇得驚慌失措。後來他回憶道:“我自己就是一個工程師,根據引擎的聲音,我知道是機器出了問題,於是就跟靜濱自衛隊機場取得聯係,要求緊急降落,機場接到求救信號後,立即做好了各種準備。消防車迅速待命,自衛隊的隊員也都列隊等候在那裏。當我看到那樣的陣勢時,別提心裏有多暢快了。”說完他還哈哈大笑起來。

其實最危險還不是這次,而是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他繼續說:“經過檢查,發現事故是由漏油所致,維修人員花了兩個小時才修好,於是我又重新起飛了。這個機場是一個十分廣闊的機場,我打算上升到空中,就在我想改用上升舵杆時,忽然一陣風刮過來,機身猛地一傾斜。就在這時,我幹了件蠢事,通常我有踩刹車的習慣,我使勁一踩,拉起操縱杆,飛機隨即便向右傾斜了90度,我又急忙試了試上升操舵,結果飛機終於上升了,但尾翼處的車輪卻被一個帶刺的鐵絲纏住了,於是飛機的機頭一下子栽到了田裏。我抬頭一看,飛機的尾翼就在腦袋上空盤旋著,一個不折不扣的倒栽蔥。緊接著,燃料箱裏的汽油都澆在了我的腦袋上。引擎已經燒毀,身邊冒著濃煙,為了防止頭上的汽油被引燃,我趕緊解下安全帶,踢開機艙門就往外跑,那速度絕對可以去參加奧運會了。當我跑到很遠的地方,回頭看時,機身已經被折成3截,尾翼都掉到機頭那個地方了。當時真是嚇得後背發涼啊。”

如此轟動的一次飛行事故,當然吸引了很多媒體前來采訪。本田雖然已經被嚇破了膽兒,但當他談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讓執著和熱情燃燒自己

曼島是英格蘭附近的一個淡水島。1907年,曼島舉行了第一次摩托車賽,此後被稱為“TT賽”,即“越野杯賽”。

對於這個比賽,本田一直情有獨鍾,很早的時候,本田就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參加比賽。1954年6月,本田終於如願以償,親自觀看了這個比賽。此時本田深刻地意識到自己之前在國內參加的比賽是多麼不值一提。

早在1936年,本田30歲那年,他駕駛著一輛自製的比賽用車參加了在多摩川賽車廠舉行的全日本汽車速度抗力賽,爭強好勝的本田是抱著必勝的信心去的。然而,老天偏偏和他開了個玩笑。就在本田臨近終點時,和別人的車子撞在了一起,本田的賽車被撞出了數公尺外,翻了幾個跟鬥後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賽車當場報廢,本田自己也身受重傷,差一點就一命嗚呼了。然而躺在救護車上的本田還依然念叨著:“幹什麼呀,我還能開呢!”

這是一段插曲,但卻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本田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格。

曼島摩托車賽對於賽車的要求是相當高的,賽車的最高時速甚至高達每小時200公裏,而且還是在普通的賽道上行駛。

這讓本田大開眼界,這樣的速度和規模使得本田感受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但從不服輸的本田並沒有因此退卻,他說:“既然別人能行,我也可以做到。”本田昂揚的鬥誌感染著身邊的所有人。

本田最看不慣的一種人便是整天把“我不行”掛在嘴邊的人。他認為這樣的人決不會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兒來,他所欣賞的人大多都是衝勁十足、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

正是從那次比賽開始,本田開始考慮本田技研的技術創新問題。他希望本田技研能夠製造出能在這種比賽中獲得優勝的機車。當然,要想實現這樣的想法,光靠嘴說是不行的,它需要公司所有人的探索。隻有不停地探索,才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