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組合經營的成功典範(3 / 3)

本田和藤澤就是這樣齊心協力為公司謀發展的。如此同心同德的合作者,怎能不創造出偉大的公司?

開拓新的流通渠道

藤澤在銷售上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很多時候,他的鬼點子就像是雨點一樣,一個接一個地落下來。

一次,本田推出了一款名為“卡普”的新車,對於這款車的銷售,藤澤抱有很大的信心。為此,他特意設計了一個和夢想號完全不同的銷售方式,他打算讓自行車行來進行營銷。

於是,他提筆給全國的5.5萬家自行車行寫了封信,信中這樣說道:“日俄戰爭之後,你們的祖輩在根本沒有預想到還有修理車鏈、解決爆胎等問題的情況下,毅然經銷進口自行車,你們現在的店麵便是從那時開起來的。然而,現在時代變了,這是一個新時代,人們大都放棄了自行車而選擇機動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了。現在,本田技研又開發出了一種更加輕巧方便、性能良好的小型引擎機動自行車,如果你們有興趣,就請趕快來電告知,我們將不勝榮幸。”

藤澤是一個很會琢磨商人心理的人,這也正是他獨特的銷售能力的體現。果不其然,很快,各地經銷商紛紛來函,表示願意合作,於是藤澤又給他們寫了一封信說:“我公司將給各位送貨,一輛零售價為2.5萬日元,批發價是1.9萬日元。如果您想按零售價支付,就請直接付給本店,如果您想按批發價支付,就請將貨款彙入三菱銀行京橋分行,或是通過郵政付款。”

其實,藤澤在發出這封信之前已經和三菱銀行京橋分行商量妥當了,而且三菱銀行也以自己的名義向經銷商發了一封信,表示本銀行接受彙給本田技研的款項。

藤澤這一招絕對夠高明,它大大提高了本田技研的信用,對於廣大經銷商來說,這讓他們免去了後顧之憂。信件剛一發出,就吸引了5000家經銷商,並且還一再要求繼續追加訂單。很快,藤澤就吸引了1.5萬家經銷商。藤澤的高明可見一斑。

僅僅兩個月後,首批1500輛“卡普”就被訂購一空,訂單不停地發來,這可讓藤澤犯了難,因為此時已經供不應求了。此時,藤澤又繼續跟本田商量,繼續修建工廠,擴大規模。經過精心的調研,藤澤又買下了大和工廠。這家工廠的麵積大約為3萬平方米。

藤澤非常聰明,當年產量在500輛左右時,藤澤采用的策略是接單加工的生產方式,而如今隨著“卡普”的成功銷售,藤澤便發明了大量生產、大量銷售的生產方式。從此,藤澤開拓了一條新的摩托車業的流通渠道,而且在生產方式上也向前邁了一大步。

鑒於夢想E型和“卡普”的成功,本田和藤澤意識到如今的本田已經和以前的本田不一樣了,可以說此時的本田已經成功地跨入了大型公司的行列,於是,兩人商定把本田技研總部遷到東京的八重州。本田和藤澤的分工也十分明確,本田負責管理崎玉工廠,而藤澤則坐鎮八重州總部。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作為公司總部的八重州並沒有一絲氣派的景象,甚至連空調都沒有,而崎玉工廠卻恰恰相反,各種設備都十分齊全。本田和藤澤兩人都把工廠看成是公司的重點。

誌趣相投,步調一致

隨著本田技研的迅速發展,本田的員工人數也迅速增加,據統計,1953年,公司總人數已經達到了2000人。如何把這樣一個龐大的團隊管理好,成了擺在本田和藤澤麵前的重大問題之一。

然而,很多新員工並不像老員工那樣了解本田和藤澤的個性。所有老員工都知道本田和藤澤的脾氣都不是一般大,在這些老員工眼裏,早已經把他們發脾氣當成了家常便飯。

但對於新員工來說,這是無法理解的。很多人都說本田簡直就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們根本不了解本田富有人情味的另一麵,而隻有藤澤才能真正了解本田的良苦用心。其實本田之所以如此“專橫”是因為在他眼裏,本田技研就是他的全部,他對本田技研有著美好的規劃,而對於公司的員工,他自然希望他們能夠成為最優秀的員工,能夠成為一個為公司作出貢獻的人。

也因此,他對於員工的要求才會那麼苛刻。也可以說,這些員工,尤其是新員工在本田眼裏就是要隨時管教的孩子。本田認為隻有平常對他們嚴格要求,他們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成為做事嚴謹、態度認真的員工。

對於這一點,藤澤和本田的看法是一致的。

一次,藤澤要去白子工廠辦事,可當他走進辦公室時,發現辦公室裏雜亂無章,一片狼藉,藤澤的怒火一下子就被點燃了。因為他知道本田平時經常對員工強調要把工廠當成是自己的家,要像愛護家那樣愛護工廠,可眼前的景象讓他感覺到員工似乎根本沒有把本田的要求放在眼裏。為了讓員工們理解本田的用意,藤澤便拿起掃帚仔細地打掃起來。他覺得員工看到自己親力親為時,一定會明白。

可是讓他失望的是,竟然沒有一個人意識到這一點。當他下次再去那個辦公室時,發現竟然還和上次一樣雜亂。他怒不可遏,衝著員工大聲吼道:“辦公室裏這麼亂,你們沒看到嗎?你們的家也是如此嗎?要我說多少遍你們才能改掉這個破習慣?”他越說越氣,隨手就把架子上的文件全都狠狠地扔到了地上,屋裏頓時一片大亂,站在一旁的員工從沒見過藤澤發這麼大的脾氣,都被嚇傻了。其中一個員工慌忙上前拉住藤澤的胳膊說:“藤澤先生,請您息怒,我們以後記住便是。”可盛怒之下的藤澤根本不聽他的話,竟然用腳狂踢桌上的東西。這可把所有人都嚇壞了。

另一個員工苦苦哀求道:“以後我們一定把辦公室打掃得幹幹淨淨,您這次就饒了我們吧。”

見員工如此哀求,藤澤這才收住了腳,將門一甩,轉身就走了。員工們這下可是領教了藤澤的厲害,他們本以為藤澤的脾氣要比本田溫和得多,沒想到他發起脾氣來絲毫不比本田遜色多少。從那以後,各個辦公室都被收拾得整整齊齊,再也沒有那麼淩亂過。

雖然大家都覺得藤澤脾氣暴躁,但隨著員工們慢慢地了解,大家開始覺得藤澤是一個心係公司的人。他發脾氣從來不針對某一個人,而是在告訴所有員工,凡事都要從細節著手,一個對待細節如此粗糙的人,怎麼能指望他做出合格的產品來呢?當員工們認識到這一點之後,便覺得藤澤和本田不愧是一對默契的搭檔,他們果真是誌趣相投、步調一致。

他們覺得跟著這兩位如此有個性的人幹事業,乃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員工們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給本田和藤澤看,他們沒有讓這兩位失望,他們才是最優秀的員工。

不可或缺的好搭檔

在本田眼裏,藤澤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本田對於這位老搭檔的評價如何呢?本田曾經寫過一篇名叫《我的履曆書》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本田回憶了很多自己和藤澤一起打拚的故事。他說:“無論是在經營東海精機公司,還是更久以前,我始終堅持決不和性格一樣的人合作。如果兩個人的性格一樣的話,就沒有必要再找一個了,我一個就可以了。雖然我們的目標都是一樣的,都想要把本田技研做強做大,但對於一個公司來說,要想在一個良好的軌道上發展,就需要有不同個性的人參與管理,這樣才能碰撞出燦爛的火花,所以我一直覺得和相同性格的人合作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我之所以選中藤澤,就是因為藤澤的個性和我的個性是截然相反的。

“當初我們一見麵,我就認定他是一個很好的合作人選。雖然他在戰時曾搞過自行車,但對於機械知識,他基本上一竅不通,可他卻在銷售方麵天賦過人、手段高明,這是我根本不具備的東西。所以,我們很快就達成了共識。一個人如果不能跟自己性格不同的人合作,那麼他是很難獲得成功的。很多公司是由親兄弟倆共同經營的,在這樣的公司可以我行我素、不管不顧。但這樣的公司注定不會有長遠的發展。如果一個公司能夠聚集大量個性不同、才華各異的人才的話,這個公司一定會大有作為。對於本田技研來說,我認為隻要擁有能夠推動本田技研不斷發展的能力,哪怕是讓外國人當社長都沒關係。”

本田的這番話,剛好反映出了本田的性格和智慧。一個公司隻有聽到不同的聲音,才會變得活力四射、幹勁十足。而這完全取決於公司的管理者們能夠有這樣的意識。顯然,本田就是這樣一個管理者。

一次,有記者采訪本田,問他到底為什麼能夠獲得成功。本田是這樣說的:“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我們本田技研沒有像有的公司那樣走彎路,而是一直在按著預定的軌道,有條不紊地向前發展著。我這個人一生隻對機械感興趣,對於別的事,我一竅不通,所以我從不考慮去做別的事。而藤澤正好彌補了我的不足。我雖然對器械精通,卻對財務、銷售等問題感到頭疼,所以我就把那些事交給藤澤去管,我隻管做我的技術就行了。能與藤澤這樣的人合作,是我一生最幸運的事,正因為有了他的幫助,本田技研才會有今天的成就。很多人都覺得本田技研之所以有今天,靠的是勇往直前的冒險精神,其實這隻說對了一半。一個公司光有冒險精神是遠遠不夠的,即使你的技術再先進、性能再好,產品推銷不出去,也一樣是白搭。產品賣不出去,資金就無法迅速回籠,如果長時間這樣,公司的發展就必然會受到威脅。”

在國際汽車界,人們一直稱本田和藤澤這對黃金搭檔為“技術的本田,經營的藤澤”、“汽車上的兩個輪子”、“理想的分管經營”。這是對他們合作關係的最大肯定。可以說,是本田和藤澤聯手締造了如今這個國際知名的汽車業帝國,本田技研的每一次成功,都滲透著這對老搭檔的汗水。

對此,本田也有著十分深刻的認識,他曾說:“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是否擁有好的合作夥伴是企業生存下去的必要條件。”本田技研的成功讓日本其他大型企業的老總都刮目相看,其中索尼公司的老總井深大曾這樣形容本田和藤澤:“藤澤是一個為使本田100%發揮才能的精明經營者,本田是一位100%百信任藤澤才華的幸運天才技師。”

確實如此,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本田技研的成功要歸功於本田和藤澤的良好合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