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菜品用料突出一個“鮮”字(2 / 3)

(5) 馬齒莧馬齒莧又名長命菜、瓜子菜、五行草,是馬齒莧科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植株匍匐,分枝比較多。莖和葉都是肉質、多汁,而且葉比較小,呈倒卵形狀,厚而且柔軟。因為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較高,馬齒莧是近幾年受到人們喜愛的野生蔬菜之一,愛長痤瘡的人適宜多吃。

(6) 薺菜俗話說,“到了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清明過後,農村很多婦女和孩子們常常擁到田邊地頭,細細地尋覓野生薺草,帶回家做餃子、春卷的餡心。薺菜又名護生草、菱角菜,屬十字花科。薺菜葉成羽狀分裂,葉不整齊,頂片特大,葉片有毛,葉柄有翼。薺菜屬耐寒性植物,喜冷涼的氣候,其嫩莖葉供食,味清香鮮美,可作為菜餡或做豆腐羹、炒肉絲、燒湯,也可曬成幹,但味較差。長期食用薺菜有明目、清熱、止血、利尿、治痢等功效。

(7) 紅番莧紅番莧又名紅鳳菜、觀音莧、木耳菜、紅背菜、當歸菜,為菊科多年生草本。紅番莧的葉呈橢圓狀披針形,厚而柔軟,邊緣有不整齊鋸齒,葉上麵綠色,背麵紫紅色,光滑無毛花橙黃或猩紅色。紅番莧可做湯菜,例如滾魚片湯、滾瘦肉湯,或用蒜茸炒鮮葉等,味道可口,對腸炎、痢疾亦有一定防治作用。

(8) 益母草益母草為唇形科直立草本植物,大多生長在山坡草地、曠野荒郊或路邊,向陽處更多。益母草株高30~100厘米,莖為方柱形。葉型變化比較大,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在花期脫落,多為卵形至近圓形,葉上分有3裂。花冠粉紅色至淡紫紅色,花後結淡褐色三棱形堅果。莖葉可以食用,也可製成幹品貯藏,味道清香爽口,涼拌或煲湯皆宜,是較為常見的野生保健蔬菜。

4 家種蔬菜

農家樂飯店的家前屋後在不同季節種上不同蔬菜,綠油油、水靈靈的,遊客享受到綠色純天然的食品,那種感覺是城市生活中享受不到的。這也是農家樂飯店最有特色的東西。

(二) 禽類是自己家養的——家禽原料知識

1. 草雞

雞的營養價值以草雞為優,烏雞為雞中上品。雞肉的食用方法很多,蒸煮、燒湯、醃製、風幹,各具風味。除雞肉外,雞肝、雞腎、雞心、雞膽、雞內金等均有良好的醫療保健作用。如雞肝具有補肝、養血、明目的作用,適合視力下降、夜盲、貧血患者食用;雞心具有補心鎮靜的作用,適合心悸、虛煩患者食用;雞膽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膽囊炎、百日咳患者有效;雞內金具有健脾、養胃、消食的作用,對消化不良、腹脹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吃雞肉進補並非人人皆宜。雞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為了避免加重腎髒負擔,尿毒症患者禁食;雞肉性溫,為了避免助熱,高燒患者及胃熱患者禁食;雞肉中磷的含量較高,為了避免影響鐵劑的吸收,服用鐵劑時暫不要食用雞肉。需要注意的是,雞的臀尖是細菌、病毒及致癌物質的“倉庫”,絕對不能食用。

草雞肉質鮮美、清香可口、無藥殘,是天然的綠色食品,易於飼養。目前,草雞飼養已成為很多地區農業結構調整的主要項目。有些飼養戶為了使草雞增重快、早出欄,忽視草雞采食青草的習性,全期飼喂單一的精飼料,結果使草雞的飼養成本加大。隨著飼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在草雞的日糧中添加一定量的青粗飼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在添加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 根據草雞不同的生長階段采取不同的飼養方法小雞以精料開食,從其4日齡開始可在其精料中加入20%左右切碎的青菜。由於其食量小,應少喂勤添,使小雞對食物形成良好的條件反射,為其脫溫後在牧地自覓青草類食物打下基礎。草雞36~80日齡時,有條件的可采取放牧飼養,放牧期間注意早、晚補充全價配合料。如沒有條件放養的雞群,可在其日糧中以1∶1的比例添加青粗飼料。飼喂方法是先喂單一的全價料,1小時後再在料桶中放等量的青粗飼料,讓雞群自由采食。草雞出欄前15天可適當減少青粗飼料的喂量,以利於縮短育肥期,提高日增重。

(2) 利用青粗飼料要多樣搭配,保證品質任何一種青粗飼料都不具有全麵的營養價值,如果多樣搭配,則可起到互補作用,提高飼料中各種氨基酸的利用率,同時降低飼料成本。如豆科飼料與禾本科飼料搭配、水生飼料與甘薯藤粉或麵粉搭配,但切忌秸稈粉與秕殼、稻殼、統糠搭配。

(3) 注意青粗飼料的加工與調製青粗飼料最好切碎、打漿後與精飼料混合飼喂,如果其堆放時間過久或經過燜煮,可致使草雞亞硝酸鹽中毒甚至死亡。粗飼料如甘薯藤、苦藤、花生藤、苜蓿、香檳草收割後要立即曬幹,並盡量保持其完整性,可將其青貯或加工成幹粉,需要時取出與精料混勻使用。

(4) 保證青粗飼料全年均勻供應受季節影響,很多地區的青粗飼料四季供應不均衡,但隻要加強牧草種植的計劃性,該問題就可得以解決。如春天種菊苣、魯梅克斯、苜蓿;夏初種香檳草、籽粒莧;冬季種紫雲英、冬包菜、黃心菜,也可以在秋季把一些青粗飼料曬幹或青貯起來,供淡季使用。

2. 家鴨

鴨肉的營養價值很高,鴨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為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鴨肉蛋白質主要是肌漿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間質蛋白,其中含有溶於水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此外還有少量的明膠,其餘為非蛋白氮。肉食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鮮美。鴨肉中含氮浸出物比畜肉多,所以鴨肉味美。老鴨肉的含氮浸出物較幼鴨肉多,野鴨肉含氮浸出物更多,因此,老鴨的湯比幼鴨鮮美,野鴨滋味更比老鴨好。此外,烹調時,加入少量鹽,能有效地溶出含氮浸出物,會獲得更鮮美的肉湯。

鴨肉中的脂肪含量適中,約為7.5%,比雞高,比豬肉低,並較均勻地分布於全身組織中。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因此,熔點低,約為35℃,易於消化。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100克鴨肉中含有B族水溶性維生素約10毫克,其中6~8毫克是尼克酸,其次是核黃素和硫胺素;含維生素E90~400微克。尼克酸作為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在細胞呼吸中起作用。它們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能量的釋放有關,還參與脂肪酸、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對易發心肌梗死等心髒病人有保護作用。每人每天的推薦攝入量為15毫克左右,隻要吃200克鴨肉就夠了。核黃素在細胞氧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硫胺素是抗腳氣病、抗神經炎和抗多種炎症的維生素,在生長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人比一般人需要量大。維生素E是抗氧化劑,是人體多餘自由基的清除劑,在抗衰老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