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段日子裏,他內心焦慮極了。他經常會去洛杉磯一家街頭咖啡廳,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以此來化解內心的苦悶。
有一天,伯尼·馬庫斯遇到老朋友——同樣被解雇的亞瑟·布蘭克。他倆互相慰勉,一起尋求解決辦法。
“為什麼我們不自己創辦一家公司呢?”這個念頭像火苗一樣點燃了兩人壓抑在心中的激情和夢想。於是,就在這間咖啡店裏,他們策劃建立新的家居倉儲公司,製定出“擁有最低價格、最優選擇、最好服務”的製勝理念和使這一理念得以成功實踐的一套管理製度。隨後,他們開始著手創辦企業。
20年後,他們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發展成為擁有775家分店、15萬名員工、年銷售額300億美元的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美國家居倉儲公司。這是全球零售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起源於“你被解雇了”這句話激發出來的奇跡。
一位哲人說,一個人在沒有實力的情況下,隨意發泄壞情緒是毫無意義的事。因此,當我們的人生陷入困境中,焦慮除了給我們增加痛苦和精神壓力外,並無任何用處。我們的生氣和焦慮都隻不過是我們無法解決當下問題的外在表現而已。如果我們隨意發泄,不僅會毀了形象,還會將自己的缺點和短處暴露無遺——這些隻會導致自己的境況更糟糕。
正因為如此,當我們感到焦慮不安時,與其無休止地憤怒,不如及時行動,努力去改變或扭轉既定的事實——正如馬庫斯一樣,在絕望中尋求希望,再付諸行動,真正解決掉自己麵臨的問題。
在無能或無可奈何時,我們要解決自身的痛苦,一般可以采用以下這幾種途徑:
1.正視困境,正視自身,意識到困難是一種生命過程,把困難當作一種磨煉,通過麵對困境來鍛煉自身的意誌力,讓自己能夠從心理狀態到實際能力都得到增強,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能夠解決問題,化解危機,基本根除痛苦的根源。
2.認識到困難不可避免以及自身的各種弱點和缺陷,承認自己的軟弱和卑微,但采取順其自然的方式,樂觀淡然麵對困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努力對自身和處境都做出改變,盡可能地減少困難對自身產生的影響,弱化痛苦給自己帶來的傷害。
3.在困難中看到自己的失敗,發現自己難以改變一切,用其他事情分散自己對困境的注意力,並試圖逃避解決問題,避免做出決定性的選擇,避免自甘懦弱,避免逐漸變得麻木、漠然,視痛苦或憤怒為無物,以戲謔心態麵對一切。
在那段日子裏,他內心焦慮極了。他經常會去洛杉磯一家街頭咖啡廳,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以此來化解內心的苦悶。
有一天,伯尼·馬庫斯遇到老朋友——同樣被解雇的亞瑟·布蘭克。他倆互相慰勉,一起尋求解決辦法。
“為什麼我們不自己創辦一家公司呢?”這個念頭像火苗一樣點燃了兩人壓抑在心中的激情和夢想。於是,就在這間咖啡店裏,他們策劃建立新的家居倉儲公司,製定出“擁有最低價格、最優選擇、最好服務”的製勝理念和使這一理念得以成功實踐的一套管理製度。隨後,他們開始著手創辦企業。
20年後,他們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發展成為擁有775家分店、15萬名員工、年銷售額300億美元的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美國家居倉儲公司。這是全球零售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起源於“你被解雇了”這句話激發出來的奇跡。
一位哲人說,一個人在沒有實力的情況下,隨意發泄壞情緒是毫無意義的事。因此,當我們的人生陷入困境中,焦慮除了給我們增加痛苦和精神壓力外,並無任何用處。我們的生氣和焦慮都隻不過是我們無法解決當下問題的外在表現而已。如果我們隨意發泄,不僅會毀了形象,還會將自己的缺點和短處暴露無遺——這些隻會導致自己的境況更糟糕。
正因為如此,當我們感到焦慮不安時,與其無休止地憤怒,不如及時行動,努力去改變或扭轉既定的事實——正如馬庫斯一樣,在絕望中尋求希望,再付諸行動,真正解決掉自己麵臨的問題。
在無能或無可奈何時,我們要解決自身的痛苦,一般可以采用以下這幾種途徑:
1.正視困境,正視自身,意識到困難是一種生命過程,把困難當作一種磨煉,通過麵對困境來鍛煉自身的意誌力,讓自己能夠從心理狀態到實際能力都得到增強,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能夠解決問題,化解危機,基本根除痛苦的根源。
2.認識到困難不可避免以及自身的各種弱點和缺陷,承認自己的軟弱和卑微,但采取順其自然的方式,樂觀淡然麵對困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努力對自身和處境都做出改變,盡可能地減少困難對自身產生的影響,弱化痛苦給自己帶來的傷害。
3.在困難中看到自己的失敗,發現自己難以改變一切,用其他事情分散自己對困境的注意力,並試圖逃避解決問題,避免做出決定性的選擇,避免自甘懦弱,避免逐漸變得麻木、漠然,視痛苦或憤怒為無物,以戲謔心態麵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