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對付無助的最佳“克星”
隻要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會有被恐慌或者無助襲擊的時候——或者是被人在背後論是非,或者是被同事搶了功勞,或者是被老板無端地責罵,或者是被工作壓力襲擊,或者是被愛人指責,或者是為孩子下降的成績鬧心等,種種不如意,會像炸彈一樣,還未等我們準備好,便在我們周圍引爆,搞得我們措手不及,心煩意亂。
在這時,一部分人能通過調劑情緒,很快走出焦慮,而一部分內心缺乏定力的人則會隨意發脾氣,招致壞心情,從而越來越恐慌,將自己置於焦慮的泥潭中無法自拔。
有一位心理學家指出,焦慮無助,恰恰揭示了人生的短板。快樂的時候,人可以稍事放縱,當感到焦慮無助,這恰是來自上天的信號——該給自己添點料了。而學習,無疑是對付無助的最佳“克星”。
學習能讓我們轉移對焦慮不安的注意力,還能讓我們變得優秀起來,從而體驗到成長的成就感,或者贏得他人的稱讚。
例如,當聽到有人在背後說我們壞話時,我們別把時間用在尋仇反擊上,跟著電視學一道小菜,便能保證我們的餐飲更有營養和品味,也能引人稱讚為“大廚”;當被同事搶了功勞,我們別把時間浪費在咒罵上,先放下手頭的工作,約閨密一起去逛街——不一定非要買東西,在高級商場逛上一天,我們就發現,自己的審美品位一下子提升了;當我們被老板無端責罵,我們別把時間浪費在痛苦揪心上,打開音響學習一支歌曲,當歌唱熟了,心境自然就開闊了;當我們被工作中的難題壓得喘不過氣來,更不該把時間浪費在買醉上麵,買上一本書,裏麵總有幾頁知識將來有一天用得到;當我們被朋友誤解,不應該傷心、痛苦,而是先放下眼前的一切,去學習一段舞蹈,等舞蹈學會了,我們的心結有可能就解開了……
所以,在我們焦慮無助時,與其把時間用在“焦慮”上麵,你不如去學習一項技能或補充知識,並將它當成一種習慣,時間一久,我們的能力將會不知不覺地增加,我們的人生也會處處開花。
麵對現實,我們感到焦慮,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身能力不足以給我們足夠的自信。學習是抵抗一個人惶恐無助的最佳“克星”,它能轉移你的注意力,幫助我們分散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並且堅定對自己的自信心,更可以把時間利用到最佳值。無助可以使我們變得更為強大,也能使我們內心越來越自閉,越來越卑微。至於我們變得強大,還是卑微,完全取決於自己——在最無助和恐慌的時候,我們在幹什麼。
人是容易受情緒所左右的,悲傷、焦慮、煩惱等負麵情緒常常會不期而至,如果一遇事便沉浸其中,那麼,我們將會在壞情緒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在這個時候,我們能以學習一門業餘興趣,甚至一項小的生活技能來轉移自我注意力,不僅控製了自己的壞情緒,避免生活滋生出一些不必要的焦慮和煩惱,還可以獲得一種新技能,充實自己,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減輕對未來的恐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