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塑造了一個人物叫桑提亞哥,這個老漁夫孤獨、背運、貧窮、年老體衰,但他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他的話語簡單但是充滿堅強,他的眼睛“跟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
他一連84天都沒捉到一條魚,就連唯一陪伴他的男孩也離他而去,沒有人相信這個老頭會再有什麼收獲。可是,他再一次出海了,他要靠自己走出這個絕境。他找到了大魚,可是一個人卻無法完全捕獲。他忍著饑餓、傷痛,竭盡全力與馬林魚、鯊魚搏鬥。他要用自己去證明自己,更要用自己的努力找到人生的希望。盡管他最終隻是帶回了一具魚骨架,但是他證明了自己,頑強地與人生的困難進行角鬥使他走出了絕境。他的樂觀、自信、勇敢、堅韌是在陷入絕境時的一種完美釋放,於是他在絕境中依然發出“魚啊,我到死也要跟你在一起”的誓言。桑提亞哥這個文學形象給予讀者最大的震撼就在於,他麵對絕境時所激發出的鬥誌。
羅曼·羅蘭說:“我要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頌讚,痛苦亦何嚐不值得頌讚。它們是鍛煉人類開展偉大的心魄。”絕境是激發希望的源動力。米開朗琪羅的困苦和絕望成就了他藝術的靈感,貝多芬的多舛命運使他創造出了《命運》,托爾斯泰因對生命的惶惶不安而使《安娜·卡列尼娜》得以誕生。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都遇到了困境的阻撓,但是絕境也成為了他們成就藝術人生的一種偉大力量。麵對絕境時永不言棄,這就是人類不屈的偉大精神。
第八節 敢於挑起苦難的擔子
俗話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人生的不幸並不可悲,因為所有的不幸都可能是上帝為你打開的另一扇窗,可能會成為你人生的一種財富。自古家貧出孝子,苦難砥精神,這些當中都蘊涵著許多鮮明的道理。麵對生活的苦難,那些勇於挑起擔子的人就是生活的強者,因為他們淡定地將苦難扛在了肩上。苦難是暫時的,隻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必然會迎來屬於自己的成功。
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遭遇不同的困境,可能是個人的,也可能是整個社會的。困苦家庭的慘淡境遇,貧窮大學生的生存重荷,就業競爭的壓力……各種困境接踵而至。指責和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逃避更不是人生的上策。麵對逆境,我們不應自嗟自傷,而是應該學會對自己說:這沒有什麼了不起,堅持奮鬥,生活總會好起來的。
兩個旅行者在沙漠中前行,但是走了很久之後他們的水喝完了,他們被困在了沙漠中。沒有水,就意味著死亡將向自己走來,唯一生存的希望就是找到水。陷入這樣的困境之中,其中的一個旅行者把自己的水壺交給同伴,叮囑同伴一定要耐心等待他找水回來,並拿出一把獵槍告訴他說:“槍裏有五顆子彈,每隔一小時就向天空放一槍,這樣我就不會迷失方向,找到水後就能循著槍聲的方向返回。”4個小時過去了,獵槍裏隻剩下最後一顆子彈,守候的人焦急起來,他不知道同伴怎麼樣了,是被風沙吞噬了,還是已經遇難了。他無法想象在沙漠中餓死的景象,一種恐懼與絕望咀嚼著他的心。他在精神極度崩潰的一瞬間,把第五顆子彈射進了自己的胸膛。其實,找水的同伴已尋到了水源,此刻他正循著最後的槍聲趕回。
堅持與放棄,成功與失敗,有時往往隻差那麼一步,也就是這微小的一步可能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人生永遠不要絕望,即使絕望了,也要在絕望中不懈努力。人的一生可能要為很多事情而苦惱,如下崗失業、投資失敗、愛人背叛、痛失親人等,不管遇到什麼樣的苦惱,都要勇於麵對,走出一條自己的人生路。實際上,下崗並不是對人生價值的否定,它是新生活的一條起跑線;失敗並不意味著失去了挑戰的勇氣,它是一次精神修整、一種力量的積蓄;失戀並不證明你缺少魅力,而是還沒給你展示才華的機會。麵對困難,我們總有千萬種辦法解決,也會有千百條逃避的理由。
其實,人生中困難並不可畏,痛苦並不可懼,厄運也不可怕,關鍵是我們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要戰勝困難,就必須戰勝自己。調整好心態,用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去迎接命運的挑戰。堅強的人會在惡境中創造出奇跡,在抗爭中尋找希望。他們相信,幸運之神總是垂青於那些麵對困難不言退縮、身處逆境永不言敗的強者。
巴爾紮克說:“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挫折是人生路上的試金石,有的人在挫折麵前望而卻步,不敢前進;而有的人卻懷抱著堅定的信念,在人生的路上勇往直前,盡管苦難重重,需要曆經萬水千山,但是他們從不放棄,他們在困難麵前變得堅強而勇敢,這樣的人是勇於麵對困難的人,他們能獲取成功也是必然的。最終的勝利者,總是堅持到最後的人;最終的強者,永遠是敢於麵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