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成功從挫折中走出來(2)(1 / 3)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動作驚險片大肆泛濫,這一時期出來很多動作明星。此時的史泰龍清楚地認識到,隻有走出一種新的戲路,塑造出另一類型的英雄,才能吸引觀眾。他在《絕嶺雄風》《時空特警》《炸彈專家》《特德法官》《龍出生天》等影片中都獲得了成功。這一係列英雄形象各具特色,血肉豐滿,從各方麵證明了史泰龍出神入化的演技。這樣的成績也奠定了他在熒屏上的地位。

人生一世,沒有人是與生俱來的富貴命,大多數人在降臨到這個世界時,就注定要背負起這樣那樣的磨難。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一路上總會有磕磕碰碰,這個時候艱辛和苦難其實就是旅途中不能不花的旅費。但是在旅途中,我們能收獲很多。人生遭遇挫折的時候可以將其當作是行程中的跋山涉水,而收獲成功的時候應該將其看作是邂逅一個美麗的風景。我們不能總在某個風景勝地常住,住一陣之後,我們就該背起行囊去尋覓另一個佳境。

2005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一支舞蹈感動了所有的中國人,而這個讓所有人感動的節目的背後又有一個讓所有人感動的人——邰麗華。聾啞藝術家邰麗華創造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奇跡。舞蹈,對於她來說,是兒時的嬉戲,是精神的寄托,是感受這個世界的特定方式,更是重新定位人生的砝碼。她將自己變成一隻旋轉的陀螺,24小時中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時間都在練習舞蹈。音樂是舞蹈的天然催化劑,正是靠著音樂的刺激,舞蹈家們才將自己所有對音樂的感受,表現為軀體的流動。對於處於無聲世界的邰麗華來說,要讓舞蹈和節拍完全合上,唯一的方法就是記憶、重複、再記憶、再重複。她用心去伴奏,用身體的舞蹈和心中的音樂去膜拜生命。

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舉辦了被稱為藝術盛會的“無國界文明藝術節”,應邀演出的都是當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級明星。邰麗華作為唯一的殘疾人舞蹈家參加了演出。邰麗華以其“孔雀般的美麗、高潔與輕靈”征服了不同膚色的觀眾。她憑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成為了我國唯一一位登上世界兩大著名“藝術聖殿”的藝術家。

對一個聾啞人來講,將舞蹈藝術發揮到這種程度,她所依靠的唯一的訣竅就是勤奮。在麵對客觀的缺陷與不可能跳舞的現實麵前,她可能也哭過、傷心過,但是最終她選擇了淡定麵對,繼續努力下去,最終取得了成功。

一個人即使在起跑線上輸給了別人,但是隻要不認輸,勤奮刻苦,努力拚搏,在人生的終點也有贏的機會。麵對人生的坎坷,想不開的人會自暴自棄,而想得開的人就很清楚,自己是為經曆這些風險而來的。人生隻有勇於探險,才能不斷地開拓新的眼界,才能發現更加迷人的風景,才能享受到一般人所不能領略的“化險為夷”“夜盡天明”“寒盡春回”等經曆中的樂趣。

第四節 機會眷顧有準備的人

東湖中學高三應屆畢業生張孟蘇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大方、健談、成熟、幹練,這些與她18歲的年齡顯得極不相符。2008年,張孟蘇高考考了445分(文科),這樣的分數在國內隻能讀個獨立學院,但新加坡一所大學卻在一次麵試之後就預錄了她,還給了她20萬元的獎學金。張孟蘇被國外大學預錄的經曆,頗有點傳奇色彩。

2008年的高考結束後,張孟蘇到武漢大學參加一場招生谘詢會,當時正巧趕上暴雨天,她趕到時招生人員已在撤展了。她看到一位女老師在拆雨篷,因為個子矮,顯得分外吃力,她見狀就走過去幫她的忙。

就是這個不經意的動作吸引了一旁的一位來自新加坡的老師。張孟蘇準備離開時,對方叫住了她,讓她到酒店去詳談。原來新加坡的老師特意為她準備了一場麵試,題目就是張孟蘇要用半個小時的時間介紹自己。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二等獎,全國網絡英語綜合技能三等獎,全省書信作文大賽一等獎,英語口語三級……時而用英語口語,時而用普通話,她就是這樣將自己推銷了出去。新加坡老師當即決定預錄她為新加坡政府理工學院的學生,並給她4年共20萬元人民幣的全額獎學金。

生活中經常會有人抱怨命運的不公,感歎機遇的不平等,埋怨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其實,現實生活中的人總會遇到機遇的眷顧,有些人在機會眷顧時沒有在意,而有些人在機會麵前毫不遲疑,最終取得了成功。急功近利的人往往看到的隻是冰山一角,這樣就很容易與成功擦肩而過。這些人把時間放在了抱怨上,所以下一次機遇到來時還是一樣會悄然而逝。而那些為了成功任勞任怨的人,從不會抱怨命運的不公,他們會不斷地提升自己整裝待發,抓住轉瞬即逝的機遇。成功給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而能否成功就在於麵對機遇你是不是一個有準備的人。

19世紀中期,美國西部悄然興起淘金熱,很多人都是依靠挖金礦而一夜暴富的,所以成千上萬的人蜂擁而至,希望會成為下一個富翁。瓦浮基是一個十來歲的窮孩子,他也準備去碰碰運氣。但是他家裏窮,買不起船票,所以隻能跟著大篷車,忍饑挨餓地奔向西部。不久,他到了一個叫奧絲丁的地方。他發現這兒的金礦果然很多,但是這裏氣候幹燥、水源奇缺。很多找金子的人拚死苦幹了一天,連能滋潤嘴唇的一滴水也沒有。很多人抱怨沒有水,願意用一塊金幣換一壺涼水。瓦浮基看到這個情況,又看看自己,心想,就憑自己這身單力薄的樣子,幹活兒肯定比不過人家,而且來了這麼些天,疲憊不堪,仍然一無所獲,他甚至有了回家的念頭。但當看到別人這樣渴望水的時候,他尋思著如果賣水給這些找金礦的人喝,或許比找金子更容易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