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平衡。
最好的預防是:遠離殺手,多交朋友。
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是什麼時候造成的呢?青少年是植根期,即早期;中青年是發展期,即中期;中老年是發病期,即晚期。
臨床上,冠心病、腦卒中的所謂“突發”是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必然結果,而並非無中生有的“突發”。此時,動脈粥樣硬化早已是全身性多處病變了,而且動脈的狹窄程度至少已經是50%狹窄,一般為75%~90%的狹窄,有的則為完全閉塞。也就是說,隻要出現了臨床症狀,不論症狀輕重,動脈粥樣硬化已經進入了中、重度病變了。
那麼,年輕人的動脈是怎麼樣的呢?
50年代,朝鮮戰爭時,美國對戰場死亡士兵的屍檢發現,在平均年齡為27歲的死亡者中,77%已有動脈粥樣硬化表現,可見病變確實植根於青少年。
那麼,兒童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這方麵有一項很有名的專門研究叫Bogalusa兒童動脈硬化研究。在22000名青少年良好的前瞻性研究發現:兒童屍檢中主動脈內膜所見到的脂紋和斑塊與其生前血中總膽固醇、甘油三脂及體重指數呈正相關。而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呈負相關。這樣,進一步清楚證明了:動脈粥樣硬化不僅是開始發生於青少年,而且其危險因素也與成人相同。因而,唯有從兒童開始,采用健康生活方式,進行一級預防,才是真正治本之道,健康之路。
預防動脈硬化的三關
對父母親中有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等病史者,即家族史陽性的兒童來說,從小預防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危險因素的種類增多所導致的危險性增高是以乘積增加的。如家族史陽性的兒童高血壓是正常兒童的3倍;肥胖兒童高血壓又是正常兒童的4倍;那麼家族史陽性兼肥胖的兒童其高血壓患病率則約為正常兒童的12倍。如果加上不愛運動、嗜鹽,則患病率將進一步增高。因而,兒童期是第一關。不把好這關,小學生患高血壓就很危險。第二關就是中年的快速進展期,男性以30~39歲進展最快,女性則以40~49歲進展最快。這個時期,承上啟下,生活、精力壓力最大,應當盡量按照健康四大基石去延緩動脈硬化進展,而千萬不要“透支健康,儲蓄金錢”。第三關是中老年的發病期,這時期最關鍵的是要預防觸發因素,防止發病誘因,如情緒激動,過度用力,體位變化等。
臨床上,最危險的觸發因素是“兩個死亡三聯征”。一是“飽餐、酗酒、激動”死亡三聯征,當天激動,當天死亡。在我們調查的北京市200餘例冠心病猝死病人中,有一半人24小時內有情緒波動,25%的人死前半小時內有情緒激動。冠心病猝死發生得很快,18%的人死亡發生在30秒鍾內,沒有留下一句遺言。二是“寒冬、淩晨、掃雪”死亡三聯征,突發心肌梗塞。世界各國在下雪後的淩晨都是冠心病猝死高峰,因為這三項因素都增加心肌耗氧。
儲蓄健康
隻要我們從青少年開始,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年時多儲蓄健康,老年時防止各種誘發因素,那麼生命的春天將永遠伴隨我們。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總的來說,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一個中心,兩個基點,三大作風,八項注意。也就是以健康為中心;糊塗一點,瀟灑一點;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注意健康的四大基石和四個最好。隻要我們照這樣生活,基本上不用吃什麼藥,我們個個都能健康七八九,百歲不是夢,健康享受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