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從“指責型”中層到“激勵型”中堅(1 / 2)

第四章 從“指責型”中層到“激勵型”中堅

如何有效激勵下屬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團隊管理,激勵勝過指責。指責也許會讓你的下屬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但激勵卻可以讓你的下屬知道該怎麼做,並且主動去做。指責永遠隻能是被動的,而激勵卻可以化被動為主動。懂得了這一點,你就有希望成為一名激勵型中堅了。

“激勵型”中層,讓下屬氣勢如虹

作為一個中層管理者,你肯定希望自己的下屬可以拚命工作,為團隊創造更多的效益。要想讓下屬使盡全身力氣,為工作付出最大的努力,管理者就要對下屬進行必要的激勵,將其潛在的能量全部激發出來,這是每一個有誌於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的中層管理者必須學會的一項管理技能。

應該說,激勵是讓下屬努力工作的驅動力,下屬的很多行為都是因受到激勵而產生的。如果一個人的上司是個善於激勵自己的人,那麼他便會自動自發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自身的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來,確保團隊實現既定目標,推動團隊發展。作為一個中層管理者,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對待下屬總是指責多於激勵,下屬的工作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

關於楚漢爭霸中的故事,我們都已了解了很多,而其中有個因得不到領導激勵而選擇離開的故事,或許你沒有聽過。在此,我們就來看一下:

陳平曾是項羽的謀士,因得不到重用而投靠了劉邦,他毫不客氣地給了項羽一個“差評”。他說:“表麵上,項羽非常關心士兵,有士兵生病,他會難過得掉眼淚。但是,要讓他對將士們有所獎勵,實在太難了。他手裏拿著發給士兵的‘印鑒’(相當於公章、任命書),印鑒的角都已經磨光了,他卻遲遲不肯發給士兵。士兵得不到應該有的獎賞,就覺得他並不是真的對他們好,就連看見士兵流淚的事也是鱷魚的眼淚。時間一長,士兵們看穿了項羽的英雄本色是虛偽,他們覺得跟著這樣的將領難成大事,就紛紛離開了他。”

最終,果然如士兵們預言的那樣,項羽的確沒有成就大事業,他最終敗給劉邦,自刎於烏江。

看得出,項羽正是由於太過虛偽,不舍得用獎賞的方式來激勵手下士兵,最終導致眾叛親離,身邊的人才和士兵紛紛棄他而去,這不能不說是他管理上的一個很大漏洞。

在現今的職場中,像項羽一樣的管理者並不少見,他們忽視下屬的成績,吝惜激勵之詞,下屬因此受到打擊,工作熱情蕩然無存。

林希童是個入職不久的員工,加上年輕氣盛,每天都神采奕奕的,好像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兒。

一天,她興高采烈地回到公司,熱情地對部門經理說:“經理,特大喜訊!我那個難纏的客戶今天終於同意簽約了,而且訂單金額比我們預期的多30%,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是我們部門這個季度利潤最高的一筆訂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