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童滿心興奮地等著經理表揚她,但經理的反應卻很冷淡:“我知道了。我問你,昨天開部門會議的時候,你怎麼不在?”林希童說:“我那時候正在和客戶談訂單的事情。”經理不悅地說道:“那你為什麼不跟我請假?”林希童說:“我隻顧著談訂單,把這事給忘了。”經理口氣嚴厲地說:“你少拿訂單說事!別以為談成一單生意就可以違反公司的規章製度,如果公司的業務員都像你這麼沒規矩,公司早就亂成一團了!出去寫份檢查,下班之前交給我。”林希童有氣無力地說道:“知道了,經理。”說完,她表情沮喪地離開了主管辦公室。
從那以後,林希童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上班的時候沒精打采,業績也一路下滑。
故事中的林希童尋求經理激勵時,不僅沒聽到任何激勵之詞,沒獲得肯定和認可的心理需求滿足,反而因為沒有請假之事而挨了一頓批評,這嚴重地挫傷了她的積極情緒。可以說,故事中的這位經理有點吹毛求疵,是一個典型的“指責型”中層。他這種中層很少表揚下屬的成績,卻對下屬的錯誤念念不忘,這樣下去,是很難得到下屬的衷心支持的。
著名管理顧問尼爾森曾提出過這樣的理論:“未來管理學的重要趨勢之一,是管理者不再像過去那樣扮演權威角色,而是要設法以更有效的方法,激發員工士氣,間接引爆員工潛力,創造企業最高效益。”激勵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受到高度激勵的下屬會加倍努力地工作,以達到公司製定的目標,創造出色的業績。
麥肯錫谘詢公司曾針對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做了一項調查,結果表明,有大約60%的人認為自己曾效力的團隊,其領導者不夠稱職;其中,86%的員工承認,他們離開公司正是出於這一原因,因為在這種不稱職領導的帶領下,使他們為公司創造利潤的能力已經大大降低。但他們也表示,如果受到一定的激勵,他們就會做得很出色,並且為公司創造更高的利潤。
此次調查的負責人表示:“在同一家公司中,不同團隊的業績與其成員的士氣有著非常緊密的聯係。員工對自己所在團隊的滿意度越高,他們團隊就越有可能成為公司中最為卓越的集體。同樣,反過來說,如果員工對自己的團隊不滿,他們團隊在公司中的排名就會一落千丈。也就是說,如果員工士氣高漲,其工作效率就越高。”
總之,作為中層管理者,你需要認識到,一個人的潛力是巨大的,隻要自己用心去挖掘,下屬就能為團隊創造出驚人的利益。未來團隊管理的重要趨勢之一,必將是管理者不再像過去那樣扮演權威角色,而是想方設法以更有效的方法,激勵下屬的士氣,引爆下屬的內在潛力,才能創造團隊的最高效益。想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層管理者,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就趕緊記住這一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