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以身作則,“教練型”中堅是下屬的模板
中層是企業的管理層中與基層員工接觸最為緊密的人。無形中,他們的言語行為,就會成為員工的表率。因此,中層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往往會對公司的業績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普通員工的角度來看,他們不希望自己的直接領導者是一個“光說不練”的人,對別人提要求時,總是侃侃而談,但當事情輪到自己頭上的時候,卻往往臨陣退縮。這樣的中層很難贏得下屬們的信任。下屬一旦認為自己的上司是一個言行不一的人,就會對公司整個管理文化進行否定,既然自己的上司是一個可以“應付”的人,那我就沒有必要為了工作投入自己全部精力。
反之,對於一個“教練型”的中層來說,遇到困難,他總能衝在最前邊,遭遇挫折,他又從不推諉責任,麵對困惑,他又能集思廣益,集合大家的力量去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樣的人,總能鼓舞起大家的士氣,最大程度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也會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成功的領導,在於99%的個人威信和魅力展示,以及1%的權力行使。而這種威信與魅力的來源,正是來自領導自身的行為。
美國著名將領巴頓將軍曾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在戰爭中有這樣一條真理:士兵什麼也不是,將領才是決定最終勝敗的一切……”他為何會有這樣的觀點,看看下麵的故事,你也許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
當時的巴頓還在擔任一個中級軍官,一次,當巴頓帶領部隊行進時,汽車陷入了泥潭。巴頓喊道:“你們這幫混蛋,趕快下車,把車子推出來。”
聽到命令,所有人都下了車,開始用力推車。在大家努力下,車被推了出來。這時,當一個士兵準備抹去自己身上的汙泥時,他驚訝地發現身邊那個同樣弄得渾身是泥的人竟然是巴頓本人。
這個士兵將這件事情一直記在心裏。直到巴頓去世,在他的葬禮上,這個士兵才對巴頓的遺孀談起這件事,這個士兵最後說道:“是的,夫人,我們敬佩他!”
我們看完這個故事,再來回顧巴頓那句名言,也就不難理解他話裏所蘊含的深意了。士兵的狀態是決定戰爭勝利的關鍵,不過要想士兵保持良好的狀態,首先必須要自己的領導者作出最好的表率。這個道理不光在軍隊適用,在任何一個組織中都是完全適用的。凡是能夠帶好團隊的領導者,必定是以身作則的領導者。
那些能夠做到以身作則的中層管理者,可以通過親身實踐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因此可以對工作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及時變更,從而確保公司管理政策能夠最大程度與現實相結合,以此推動公司經營活動的有效開展。
有一家公司,它的一個生產部門工作效率總是非常低,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為此總部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比如改進生產技術,加強監督,但都沒有起到理想的效果,最後公司決策層經過考慮,決定更換部門主管,看能不能有所改善。
這位新上任的主管到達工作崗位上後,並沒有急於開展自己的改革措施,而是進行了一係列的調查。在走訪的過程中,他發現這個部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都非常低,各個生產環節之中,也存在互相推諉的情況,員工普遍欠缺責任意識。
對情況有基本了解之後,這位主管開始自己的改革。他首先宣布,自己要到生產一線從事工作,要和大家站在一條線上為改善部門業績而努力。這一消息引起大家強烈反響,因為這是以前管理者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在他實踐的過程中,同時也對生產一線的情況進行了解,反饋回很多有效信息,並據此對工作方針進行極大調整。推出了有誘惑力的薪酬激勵機製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明確員工的考核,讓每個人都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在他的努力之下,整個部門生產狀況獲得好轉,公司的最高決策層對這一變化的發生也感到非常滿意。
作為“警察型”中層,他永遠站立在管理者的對麵進行管理,他隻會告訴下屬要做什麼,什麼不能做,隻會告訴你明確的目標,除此之外,不會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但是作為“教練型”的中層,他則會經常上場進行示範,以求下屬能最快地掌握這些最正確的方法,同時在示範的過程中,也可以從實踐者的角度,對上級的策略進行體會,以求兩者之間達到最好的配合。
作為最直接的負責人,中層管理者是一個團隊的先鋒,也是公司文化和價值觀的最直接體現,自己的工作能力、方式、思維方法甚至喜好都會對團隊成員產生莫大影響。作為中層管理者,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標杆作用,以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對工作的積極態度,來對整體工作進行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