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牛奶易致人體發育異常近年來,城市中性早熟兒童比以往明顯增多。僅以上海某兒童醫院為例,來看性早熟門診者常成群結隊,醫生應接不暇。有資料顯示兒童性早熟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
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歲之前,男孩在9歲之前出現性發育現象。女孩性早熟表現為8歲之前開始乳房發育,之後出現陰毛,繼之出現月經。B超檢查子宮大於3厘米;卵巢中濾泡多於4個,有直徑0.8厘米以上的大濾泡。男孩性早熟表現為9歲之前睾丸、陰莖增大,睾丸容積大於3毫升,或長徑大於2.5厘米,之後出現陰毛、喉結、胡須、聲音低沉。血液中性激素檢查在性早熟兒童中也有相應改變,骨骼成熟也快。性早熟的危害顯而易見,因為生物均有一定的生長周期,假定一棵玉米從播種出苗到開花結玉米棒要4個月,現在讓它2個月即開花結玉米棒,餘下時間幹什麼?餘下即走向衰老死亡。人亦同理,早熟定然早衰。
性早熟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為飲食不當。如雞的生長期為一年半,即從小雞長成成年雞要1.5年。可人工養殖場中食用肉雞的成熟期隻有7周。為什麼會這麼快?答案已清楚,因為在飼料中加入皮質激素、生長激素、性激素、避孕藥等。這已是公開的秘密。在養豬場,以及黃鱔、鱉、魚、大螃蟹的養殖戶也與此類似,多在飼料中加入激素使養殖物早熟、肥大。兒童進食了這一類富含激素或其分解物食物,必然性早熟。在這類食物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牛奶。因為在不少城市,牛奶已成為兒童的每日必備食品,不僅常食而且多食。牛產奶為哺育小牛,本有一定的量,然而養奶牛者的要求則不同,產量上去則其效益也豐。因此如何讓牛產奶多,在奶牛飼料中加相關激素,或人為注射催乳一類激素也是公開的秘密。尤其在人心趨利、法製尚不健全的今天,誰也不能保證私人養奶牛戶或大的奶牛養殖場不幹這類的事。或有人說:放心,現已有相關約束、檢查製止飼料激素添加。退一步講,就是飼料不添加激素,奶牛吃的是什麼飼料你知道嗎?牛本來是食草動物,為了催肥促奶分泌,少加點豆類、穀類等植物飼料也是可以的,而現在我們從眾多資料和新聞媒體上已獲知,現在的奶牛飼料中,牛已由食草動物被人們改造成食肉動物,奶牛、肉牛的飼料中有加上牛肉、牛骨的下腳料打成的粉末,或添加海魚加工成的魚粉等已是盡人皆知的事實。因為這類東西蛋白質含量高,增肥增奶快,殊不知這類東西類固醇、激素含量遠較植物飼料不知高多少倍?現又發現牛奶中碘含量常超標,查其原因就是魚粉飼料,因為魚類多含碘。碘高了會怎麼樣,查一下碘對人的生理影響即知。根據《中國科技信息》公布的河北醫科大學尹桂岐教授主持、10多人參加的課題研究表明:給飼養動物喂高碘水產動物性飼料6個月後,發現動物腦組織中的蛋白質、DNA量減少,腦重量減輕,膽堿酯酶活性升高,乙酰膽堿含量下降,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一氧化氮含量減少,……上述改變,可使腦功能活動受到影響,記憶力下降。讓實驗動物雌雄合籠,還發現高碘組動物畸胎率、死胎率增加,胎盤平均重量下降,子代學習記憶能力下降。同時還發現高碘組動物腎髒有病理形態學改變,表現為新月體形成。腎髒功能也有變化,表現為NaKATP酶活性降低。由此可見高碘危害不僅僅是傳統所說的引起甲狀腺病變,且高碘還會對大腦、腎、胚胎發育及子代的物質代謝造成一係列不良影響。有的學者寫文章說:世界著名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把牛奶稱為最接近完善的食品,我國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把牛奶稱為"仙人酒"。我們知道牛奶是西方的主飲料,希波克拉底是西方人,自然推崇牛奶。其次,不知這類學者有沒有想到希波克拉底所處時代的牛奶和今天的牛奶是否有別?李時珍時代中國恐怕還未引進西方奶牛,奶牛即一般黃牛奶,產量少也極珍貴,人也不可能如今天這樣三餐豪飲牛奶吧,牛也不會是食肉動物吧?更何況上述兩人的著述中今天看來錯誤的地方也還能找出不少,這不能怪他們,其一因為時代局限,其二他們是人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