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夠否認,在過去15年,中國的人均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過去,擁有一台冰箱或者一枝自來水筆都還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現在,中國的中產階級們,就和香港地區或者西方國家的中產階級一樣全副武裝,從手機、私家車、大麵積住宅到孩子接受私立學校的教育,隻要你說得出來,他們樣樣都有。由於過去一直過著清貧的日子,中國人現在想要好好享受一下,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類的天性之一就是想要嚐試所有新的事物,哪怕這件事可能帶來危險。比方說,地球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可偏偏有人執迷不悟,認為那些可怕的統計數據和自己沾不上邊。而當西方許多國家的人們為了減少罹患心髒病、肥胖症和中風的可能而紛紛選擇自行車作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時,中國人卻和美國人一樣,依然頑固地熱衷於買車和開車。作為一個如此聰明的民族,中國人怎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呢?
此外,中國人還在犯一個錯誤,就是在這幾年的廣告攻勢之下,在中國人當中掀起的全民牛奶運動。根據公布的數據,有許多中國人天生對乳酸和乳糖過敏。盡管如此,人們對牛奶還是抱有極大的熱情,比起對待可口可樂的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以前讀過的書上說,中國人最初對外國人身上的奶味是相當難以忍受的,可見牛奶本身在中國是不受待見(原文如此)的。但是,中國人對牛奶的態度為什麼會在如此短的時間裏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呢?根本原因就在於廣告,而美國人在這個過程中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當年,由於美國人和歐洲人逐漸意識到健康的重要而開始戒煙,煙草商們不得不為了生存而開發亞洲市場。如今,奶製品公司的做法與煙草商們如出一轍。由於西方人不再相信牛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神話,他們開始從豆腐或豆奶等食品當中攝取鈣質和其他營養。這樣一來,奶製品市場就變得越來越不景氣,生產商們也陷入困境。這時,他們就想到了中國。在他們看來,中國人對一切西方的生活方式都趨之若鶩,牛奶也不會成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