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說,中國已經形成了部門利益當先的行政格局。?一事當前,首先考慮部門利益,有利則上,無利則退。隻要對部門有利,哪怕事情做了之後山崩地裂,也在所不惜。為了擴大部門的利益,甚至不惜扭曲信息,謊報軍情。有的時候,明明是為了解決某個難題而設置的臨時部門,但隻要部門問世了,那麼這個難題也就甭想解決了,因為一旦難題解決,部門編製就沒有了,經費也沒有了。

學曆達標的運動式瘋狂

重慶市人社局等部門下發文件,到2012年年底,對全市35歲以下未取得國民教育大專以上學曆,又沒有在校學習或者補習的在職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職員,將視為不能完成工作任務予以辭退(聘)處理。為了解決這些學曆不達標的公務員的學曆問題,各級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將安排這些人分期參加學習,采取業餘(半脫產)、函授和成人遠程教育三種形式,學費由財政資助,在讀期間保留職務。(據2009年8月11日華龍網)

1949年以來,中國曾經經曆過輕視知識、以大老粗為榮的時代。改革開放以後,這種錯誤傾向得到了糾正,但近年以來,卻又滑向另一個極端——唯學曆主義。不僅設置學曆門檻,非達到門檻者一概不取,而且公務員的學曆要求越來越高,很多高中生就可以勝任的崗位,居然非碩士、博士不取。似乎政府機關裏充滿了高學曆的碩士和博士,機關工作就知識化、現代化了。

對公務員有一定的學曆要求,無疑是合理的。此番重慶的學曆達標,似乎也不算髙,僅僅要求國民教育的大專層次。畢竟,一定國民教育的學曆證明,在目前算是受過髙等教育的一個證明。但是,任何一種崗位,最合適的勝任指標,都是能力和素質。跟能力和素質相比,學曆僅僅是一個外在的證明。這樣的證明,在任何一個單位,包括企業,錄用人員的時候,都隻是參考而已。如果一個人能力超群,即使沒有學曆,也可以錄用。在社會誠信指數比較髙的發達國家,對學曆的態度尚且如此,如果今天的中國錄用人員唯學曆是取,就是荒唐了。

眼下的學曆,是不能輕信的。漫說國民教育的業餘、函授和成人遠程教育形式,就是全脫產的大學教育,摻水的也相當多。研究生(包括碩士和博士)教育,弄虛作假者大有人在。就本人所在的大學,全日製的博士研究生,混出去的絕對不止一個兩個,有的博士生連起碼的常識都沒有。至於學校的業餘、函授和成人遠程教育,知情人都知道,早就變成了一種掙錢的工具,說它是垃圾一點都不為過。

讓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職員,花納稅人的錢,投到這種教育形式中,突擊解決學曆問題,當然立竿見影,學曆肯定都能解決,但有什麼用呢?公務員們的能力和素質能得到提高嗎?不能。不信可以試等重慶這番學曆突擊完成後,隨便抽查幾個人,隻查他們所學課程最簡單、最基本的常識即可。

這樣的行政秀,居然堂而皇之地由納稅人埋單。出錢的老百姓能不能問一聲:宮員獲取文憑的學習,文憑自家拿了,憑什麼要由政府財政出錢?如果這樣做是合理的話,那麼每個新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大學生,其學費是不是也應該由政府報銷呢?進一步說,政府的人學習可以由財政支出,那麼其他行業的人呢?財政的錢,都是納稅人的血汗,憑什麼說花就花了?更何況,這個錢,花得一點都不值。

我們中國人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做什麼事都喜歡采用運動的方式,限時定期完成。種樹、修路、反腐敗,連學曆達標,也要一窩蜂。估計如此這番動作之後,用不了多久,根本無需到2012年,頂多兩年,就一切搞定。有關學校掙到了銀子,公務員拿到了文憑,皆大歡喜。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這話還是有道理的。一個單位裏,大家私下議論起來,哪個人有本事,哪個人不行,哪個人隻是賣嘴,走上層路線,甚至於哪個領導如何,能幹不能千,貪還是不貪,或者比較不貪,基本上一清二楚,比美國最牛的民意調查機構的數字還準。可是,這些隻是私下的意見,是隻有進到某個圈子裏才能聽到的意見,如果一旦到了公開的環節,事情就變了。

領導到基層做調查研究了,開座談會,明明私下裏意見一堆的群眾,到這時候,一下子都規矩了起來,大家說的,淨是領導想聽和愛聽的,稍微有點不一樣的聲音,也大多無關痛癢,於是主持者總結,領導講話,圓滿結束。許多年前,我在一個很小的學校教書,某年不知怎麼就被選成了教代會的代表,在討論校長報告的時候,大家議論紛紛,意見大極了,可是輪到表決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把手髙髙舉起,表示讚成,隻有我一個人投反對票,在黑壓壓的一群人中,隻有一隻手,從來不知道害怕的我,感覺到了壓力。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群眾變成了兩麵人,隻要不是活不下去了,決不在公開場合說實話,成了一種金科玉律,所有的人,包括剛出校門的學生,都無師自通地遵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