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巧,有天還真的就碰上一位新上任的官員,穿著外麵日常的官服。閻大人不高興了,談話中,言裏言外譏刺人家奢侈。這個官員急了,說:下官實在沒有多餘的錢了,添置不起褡鏈布的袍褂,隻好穿平時穿的衣服來見大人。
到此,閻敬銘才明白自己提倡的節儉風尚,已經變成了一種新的奢侈。
地方首長所為尚且如此,如果皇帝也有同好,那麼效果可想而知。在清朝諸帝中,嘉慶皇帝是個苦命人,等到輪到他上台的時候,朝廷的錢差不多都讓他那個過於張揚也過於風光的爹爹花光了。看著空空如也的國庫,他摳門得近乎變態,不僅自己什麼錢都不敢花,甚至提倡穿補丁衣服,如果有官員真的穿了打補丁的衣服,不管官聲如何,總是會令他滿心歡喜。自然,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一下子大小官員就統統簡樸起來,裁縫鋪裏專門做補丁官服賣,比新衣服價錢還高。
走私大王賴昌星說,不怕官員不貪,就怕他們沒有愛好。言外之意,隻要他們有愛好,他就有辦法攻下來。這個道理從古到今的官員們都懂,上級的愛好,在某種條件下就是他們升遷的機會。不管這種愛好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隻要有愛好,就會有人揣摩,有人逢迎,有人投其所好,真的或者真假莫辨地裝作自己也有同好。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是中國的古話。
拔刀相向
2009年8月,黑龍江鶴崗市現任交通局長,被前任局長(現任的政協副主席)買凶殺害。什麼樣的生態,能讓一個政府官員對另一個拔刀相向呢?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平常的官場糾葛。前任提拔了後任,但後任大杈在握,不買前任的賬。不僅不知感恩,反而處處不尊重老領導。所有的人事安排,都不給老領導麵子,最後,連老領導的錢袋子也要剝奪一~把老領導在交通局下屬一家油水很大的公司的法人代表的位置撤掉了。
人們知道,眼下的交通部門,是個風險特別大的地方。在這種地方任官,折損率據說格外的髙。記得某年河南的交通廳長,一年之內換了幾任,每任都因腐敗問題下台。由於大興土木,而且道路收費的緣故,道路交通成為官商糾葛、杈錢交易的叢集地。利益大的所在,風險自然也大。
對於某些官員,尤其是大權在握的官員來說,杈力的誘惑的確是太大了。能夠長久地做下去,把住印把子不放,是最好的。可惜,礙於製度,沒有人能做到。於是,安排後路的問題,就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後路第一位的事務,是接班人的選擇。在很多地方,現任的官員,
對於繼任人選的選擇,都有相當的影響力。如果即將離任的官員本身能量大、資源多,影響力就更大。能利用這種影響力,盡量把自己提拔起來的老部下,放到自己現在的位置上,對自己退下來(包括退二線)的生活,無疑有很大的好處。弄好了,還可以繼續做無冕之王,繼續支配這個部門。後路的第二位事務,是自家的出路。一般來說,都要找一個部門勢力範圍內的單位,繼續發揮“餘熱”,有的是擔任某某協會的會長,有的是像鶴崗這樣,當原部門下屬的公司董事長或者總經理。
然而,這樣精心的後路安排,往往都會出事。老部下昔日的耿耿忠心,往往時過境遷,能始終感恩者鳳毛麟角,多半接任不久就逐漸變臉。如果老領導還要垂簾聽政,插手人事,那麼臉變得就更快。如果像鶴崗交通局這樣,一個下屬公司,是這個局巨大的財源,那麼,現任局長無論當初跟老領導關係多麼密切,都不可能容忍自己的臥榻長期讓別人橫臥。道理很簡單,誰樂意做傀儡呢?誰不想自己當家做主有一番作為呢?從前的皇帝,兒子老子之間權位更替,政策、人事都要變動,何況沒有血緣關係的新老領導?
可惜,這樣幾千年都沒變過的簡單道理,有些官場裏的領導們,就是不明白。每到快要交班之際,總是忙著安排後路,安排接班人,想讓自家的‘‘江山”,在退了之後,依然能夠保住。然後一次次上演新人負恩,舊人感慨,甚至咬牙切齒的悲喜劇。
其實,還有一個更簡單的道理,他們已經全然忘記了。他們曾經占據的官位,其實根本不屬於誰。僅僅是因為現在製度不健全,才使得杈位變成了某些官員手中的“資產”,讓他們這樣變相地私相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