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白手起家,我們需要什麼(1 / 2)

所謂白手起家,是指創業者運用自己有限的資源,自發性地利用市場機遇,為自己贏取利潤。

改革開放後,中國用20多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用50年甚至100年所經曆的工業化進程。快速發展的經濟為許多人創造了大量的創業機會。一些人抓住市場機遇,從無到有,通過自身努力開創了自己的企業領地。

一、如何做成功的創業者

企業成功發展的第一大前提是市場擁有企業發展的充足機遇,所以,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對市場機遇進行客觀評估和準確判斷。世人豔羨的成功企業家,實際上大都備嚐艱辛。他們的創業經曆有著一定的共性,其經驗教訓對即將創業的人們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

要白手起家,創造一份能夠持續成功的常青基業,需要以下基本要素:

(一)創業者要有產業理想、激情和領導才華,通過團隊運作,創造出比獨立個體之和更高價值的能力;

(二)創業者要為企業設立一個具有挑戰性但又可行的遠景目標;

(三)他必須能凝聚和激勵出一支傑出的、能承擔主要責任的團隊;

(四)他要給予團隊成員足夠的空間去發揮才能;

(五)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必須滿足市場和社會的特定需求,並成功地在客戶心目中形成物超所值的印象;

(六)企業與員工之間相互協同,必須使產品和服務明顯地優於客戶可以選擇的其他產品和服務。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創造一家成功而卓越的企業絕對是一項複雜而艱辛的係統工程,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和汗水。

二、避開意識誤區

目前,許多人對於創業的理解存在著一定的誤區,這些誤區可能會影響人們的創業發展誌向。理性認識創業,才能在創業中獲得收益,同時也收獲正確的價值觀。

誤區一:創業的目標是“一夜致富”

當下,“一夜發家致富”的故事不斷地流傳,書店中也充斥著成功企業家如何一朝抓住機會成功致富的案例,以及教人如何在最短時間裏致富的書。但許多人卻不了解成功人士在沒有成功以前經曆了多少艱辛和波折,更不知道影響他們成功的關鍵點是什麼。事實上,因為存在很大的風險,創業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選擇的道路。據統計,美國每年有大約200萬家新創企業,其中70萬成功地完成注冊,獲得可能有成長的機會,但成功注冊的公司八年後生存的卻隻有50%。

創業是一個艱辛的曆程,初創階段所麵對的困難往往令創業者個人和家庭生活都受到影響。財政上承受著巨大壓力,萬一創業失敗還要承擔失敗所帶來的一係列後果。白手起家是創業者必須經曆的一場“硬碰硬”的戰爭。這場硬仗打贏了固然可以帶來財富,但創業者在實施的過程中還伴隨著很多東西,如強大的心理壓力、焦慮、挫折、無助、痛苦等。酸、甜、苦、辣是每個創業人都要品嚐的。

誤區二:創業家是喜歡“賭一把”的人

創業家的風險意識比任何人都強。他們雖然願意冒險,但冒的應該是經過嚴謹計算並可以有效控製的風險。畢竟創業一旦失敗,會令他們付出沉重的代價,所以,創業者需要收集和篩選足夠的數據和事實,通過嚴謹的風險計算來支持他們理性的決定。當然,勇氣對於白手起家的人很重要,不下海就不可能真正知道下海的滋味,也無法證實自己真正的能力。

誤區三:資本是創業唯一的資源

對於某些行業而言,資金並非是唯一需要,甚至不是最重要的資源。市場上充斥著尋找出路的資金,所缺的是懂得有效運用它們的公司和企業領導人。白手起家的人往往缺乏資源的支持,資金隻是這種資源的組成部分,還應該包括以下一係列資源:客戶基礎、供應商支持、有能力的員工和團隊支撐、品牌和商譽、技術和生產工藝流程以及服務支持係統等。

誤區四:錢是創業者的最終目標

白手起家的人是擁有某種類型價值觀的人,首先他們都具有企業家的價值觀,他們既是理想主義者又是現實主義者,是一群不甘於平凡、願意為追求理想而付出代價的人。這個理想並不是錢本身,但由於創業者所從事的是商業活動,錢無疑是最能證明他們實力的成績單。錢不是企業存在的最終目標,單純追求利潤,尤其是短期利潤的企業是難以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