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五:追求短期成功的“快錢”
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不要小看了運氣,如果時運不佳,再出色的企業家也得在困境中掙紮。創業之路就像走一條漆黑的隧道,在看到光亮前都將會是一片黑暗。看到光明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實現理想的執著,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真正的創業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你必須在創業前積累足夠的資源,令你能撐到成功的那一天。創業是很早就應該考慮的一項人生目標,其他的決策都要與之相配,也可以說它是一項係統工程。
三、若幹創業關鍵點
在美國,創業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分支,可以拿學士和碩士學位,這說明白手起家是一門科學,是可以通過有效的規劃和訓練提高成功率的。以下是一些白手起家的成功企業家所總結的創業要略,或許能對初步創業者有所啟發。
(一)敏銳的洞察力
敏銳的洞察力雖有天生的因素,但更多是需要後天培養的。真正偉大的領導者大都擁有敏銳的眼光。在企業沒有成功前,周圍人甚至企業員工都不理解,最主要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其他人未能或者不願意投入同樣的時間和付出同樣的代價,去領悟別人無法看到的事物和真理。創業是一種犧牲,創業者必須舍棄一些東西才能換取遠景目標的實現。
大約20多年前,斯蒂芬·喬布斯(Steven Jobs,蘋果電腦現任總裁)的嗅覺讓他意識到:在車房中組裝個人電腦會改變世界。他放棄大學學業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從而造就了全球個人電腦行業和曾經是全球第二大的電腦公司。蘋果電腦成功後,由於在公司發展遠景方麵與董事會發生衝突,喬布斯被迫出售股份離開蘋果公司,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遠景目標,憑著自己的力量苦苦支撐了十年,幾乎耗光了自己的積蓄,終於創造了一係列新的電腦技術平台和商業模式,並在十年後成功挽救瀕臨破產的蘋果電腦。喬布斯雖然不是最成功的企業家,但卻是全球最有洞察力的企業家。
(二)公仆意識
企業管理中有“利益關聯者”的概念,指的是企業如果要長期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充分照顧和考慮包括客戶、員工、供貨商、股東等各種利益關聯者的利益需求,這就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支撐他們的力量是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傑出的領導人往往具有遠見卓識,在很早的時候就能預見到市場和事物發展的趨勢,並很早就做準備。
(三)關鍵時刻抓住機遇
抓住機遇很重要,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機遇,所以,在機遇沒有來臨時應及早做好準備。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過:“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一次或多次他夢寐以求的機遇來臨,但可悲的是,這一機會來臨的時候,你發現自己沒有能力抓住他。”這就像賽場上的運動員,人們隻看到他們在成功奪冠時的榮耀和光環,卻忽視了賽場下無數的艱苦訓練。
白手起家最難的是賺取“第一桶金”,即資本原始的積累。企業要是能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就說明企業的業務模式和運營係統已經經過市場檢驗,開始邁向成熟了。在缺乏充足資本支撐的情況下,企業的發展要困難得多,因為這要求企業在各個方麵都必須做得非常優秀。事實上許多白手起家的創業成功者都曾或多或少地依賴婚姻、家族所帶來的一些特殊資源的協助。善用身邊資源使之成為你事業的助力是快速成功的捷徑。
創業者在未來的規劃中需要更加細致的部署。不僅要敢想敢幹,把握機遇,還需要更深厚的知識和能力、更高的道德標準、以及更充分多元的準備和資源支撐。選擇白手起家,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並有決心為此付出努力,必將為未來的人生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