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第二次回來,看到後廚的人都在聊天,鄰居的孩子還在等,我火了,質問老李為什麼還沒有做鄰居的菜?老李竟然用勺子敲著鐵鍋叫罵起來,甚至要撲上來打我。外麵還有顧客,我當時隻得再次忍氣吞聲,可是心裏已經打定主意:一定要換掉這個老李。
找一個好的廚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先去找旁邊關係好的幾個店的老板,希望他們能夠幫忙介紹,可是畢竟好的廚師也是可遇不可求啊。後來我在報紙上刊登了招聘廚師的廣告,沒想到馬上就來了很多廚師應聘。今天這個新來的杜師傅上崗了,老李離開的時候仍然不依不饒,我隻想息事寧人,多給了他800元。雖然吃了虧,可是想著後麵生意很快會好起來,我也就忘掉了不愉快。
二、手忙腳亂創紀錄
昨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是我感覺最累的一天。今天打烊後算了一下賬,發現昨天的營業額竟然達到了8256元,是開業以來最高的一次!至今我投入的12萬元本金已經全部收回了,竟然隻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比我預想的快了很多。
這幾天生意都很好,以至於店裏的材料緊缺,昨天我六點半就匆匆起床去市場采購。店裏實在抽不出人手,我隻好約了一個朋友來幫忙,可是到10點多了材料還沒有買齊。店裏來電話說中午訂桌的50位客人已經來了,另外還有30位訂桌的會12點到,我隻有加快速度買齊了材料。在菜市場和水產品市場跑了半天,我渾身都是泥,為了省錢我本想坐校車回去,沒想到忘帶學生證了,司機看我抱著一堆海鮮和蔬菜,身上也髒兮兮的,便以為我不是學生,不允許我上車,我隻能忍痛花錢打出租車回去。
回到店裏,我立馬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因為客人太多,服務員忙不過來,我一會兒幫著拖地,一會兒幫著配菜,盤子不夠用了,我就挨個桌子搜羅空盤子一趟趟送到後廚,盤子還是不夠用,最後隻好把倉庫裏淘汰的一批破盤子洗幹淨用上了。到下午兩點多,所有客人的菜才全部上齊。
這段時間裏,我忙得連口水都沒顧上喝,但是接下來也不能休息,馬上要準備晚上的菜品。整個下午也都不停地有人來吃飯。才剛剛5點就又來了好多客人,可是所有的桌位都已預訂出去,向客人解釋了情況後,有一夥客人卻表示非吃不可,聽說有一個訂桌的客人會一小時後過來,他們表示會在訂桌的客人來之前吃完。
總不能趕走這麼熱情的客人吧,慶幸的是,他們“按時”吃完了。直到晚上12點,我們才送走了最後一桌客人。可筋疲力盡的我們還是不能休息,因為今天切好的菜已經用光了,還要準備第二天的菜。一個幫廚在切菜時竟然睡著了,我叫醒他後讓他回去休息,可是他卻說,我平時待他不薄,硬要堅持完工後再走,這家夥還真讓我感動。
三、剛合夥就遭遇惡性競爭
我和兩個好朋友合夥經營這個店將近一個月了。粗略算了下,這個月也頂多隻能淨賺6000元,去掉店裏的存貨,我們每人也大概隻能分到1000元左右。剛剛合夥就麵臨危機,我心裏深感不安。接受他們入夥前,我思前想後考慮了很久,因為我害怕日子久了會出現矛盾,會因為物質利益而損害我們之間深厚的友誼。
花了一個晚上,我權衡了利弊之後,還是決定三個人合幹。原因有三點:第一,我今年想考研究生,所以想節省精力用在學習上;第二,我今年想再搞個啤酒廣場,賣些特色小吃,需要更多的人來共同完成;第三,我也想與兩個朋友多多磨合一下,準備以後做更大的生意。真正的友誼應該是經得起考驗的,我們也想在共同開店的過程中加深了解,增加信任。3月1日那天我們簽了合夥協議,他們每人拿出2.1萬元入股,我們三人各享有本店三分之一的股份。
分析了一下生意不好的原因,是這個月校區周圍相繼又開了幾家大飯店,使得競爭異常激烈。為了聚攏人氣,有的飯店甚至都不惜虧本地進行打折優惠,結果是大家都陷入了競相壓價的惡性競爭。
針對此種情況,我們在一起討論了好幾次,決定不跟風,乘機穩定本店的經營和完善本店的一些設施。我們把店鋪全部粉刷了一遍,每個包廂都用不同的燈飾來裝潢,最小的包廂還裝了壁燈,給來用餐的客人以溫馨感。同時,我們還選擇性地貼了一些壁紙。另外,我們準備推出特色優惠活動,比如推出甲魚蓮子湯、枸杞烏雞湯等,消費滿100元即可由顧客任選其一免費贈送。此活動的好處就在於本錢不大,即使送湯我們還可以保持45%的收益,並且充分利用學生愛嚐鮮的心理來吸引他們。這些辦法能否奏效還需要觀察,但不管怎樣,我們絕不會在壓力麵前低頭,相反,我們願意挑戰更多的挫折,因為我們的初衷之一就是要共同克服困難來使自己成長。
開特色美食店坐擁百萬
一、別人失業,他的生意風生水起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許多中小工廠倒閉了,一時間,失業下崗的人員數以萬計。陳建強坐在收銀台後麵,時不時站立起來,熱情地和客人打招呼。他的“愛群美食店”和往常一樣,人聲鼎沸,四名服務員在餐桌間忙碌不停。
“陳老板,生意不錯嗎!”幾個身穿工作服的中年男子走進店來。陳建強抬頭一看,原來是過去同在一家玩具廠打工的老鄉。聽說很多玩具廠一夜間倒閉了,同在一座城,又曾同為工友,不得不為他們幾個的飯碗擔心。
陳建強是一個講義氣的人,隻要朋友有難,他總會伸出援助之手。“沒辦法,看看有沒有工廠新招工,沒有就回家務農算了,”幾個老鄉有點失落,對陳建強又滿臉羨慕,“早知有今日,當初就有樣學樣,一起跟你辭職創業了。”
二、找對門路,毅然創業賺大錢
陳建強未開“愛群美食店”前,和幾個老鄉一樣,在東莞一家玩具廠打工,每天流水線的工作,又苦又悶,工資又低。陳建強不想打一輩子工,平時愛讀書看報的他,時刻留意著社會動態。今年年初,他見社會物價上漲,股市下跌,於是對老鄉預言:原材料價格飛漲,說不定會有許多中小工廠倒閉。老鄉對他的話不以為然,反而笑他杞人憂天。
陳建強表麵沒理會,私底下琢磨自己的人生出路。他一有時間就踩著自行車在城裏兜來兜去,對商業繁華、人流量大的地方還專門做了筆記。今年3月,他總結出:城南人多,是旺地,做飲食本小有賺頭。
一天,陳建強找來幾個老鄉,說自己準備創業,問他們有沒有人想入股。幾個老鄉聽了,個個搖頭,他們不僅不入股,還勸陳建強別異想天開,安安分分做個工人,不要去冒險。陳建強見沒人想合作,隻好跟他們說,你們每人借我1000元,半年後加息奉還。
籌備好資金後,陳建強又開始忙碌了。做飲食要機器,找什麼機器好呢?他在莞城沒什麼朋友,幾個老鄉又隻會一天到晚埋頭打工,無奈之餘,陳建強隻好把希望寄托在網絡和報刊上。
在陳建強打工的玩具廠附近,有一家報刊亭,由於陳建強人緣好又有見解,報刊亭老板經常叫他留下來聊天。一天,陳建強無意中說起自己的困惑,報刊亭老板就對他說,穗華是一家大型食品機械公司,很多報紙雜誌都有介紹,很出名的。陳建強一聽,茅塞頓開,在他的要求下,報刊亭老板找了幾本雜誌給他,並建議他上網了解一下。
陳建強打開穗華機械的網站仔細一看,果然不錯,真是一家享譽四方的食品機械企業,品種齊全,技術精良,還有完善的技術指導和售後服務。
他找到了河粉機,了解到,該機既傳承民間的河粉製作工藝,又引進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生產出來的河粉,完整保全了大米的營養成分,品質一流,既營養豐富,又衛生可口、美味無窮。了解完機器的性能後,陳建強看到了一篇《一台河粉機產下百萬家產》的文章,內心不禁澎湃激昂起來,他暗自立言:我也要成為百萬富翁!
說幹就幹,按照地址,陳建強專程來到廣東穗華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說明自己的來意後,客服人員熱情地為他介紹了穗華河粉機的性能特點和操作要領,並把一整套經營方法推薦給他。回到莞城後,陳建強馬上向工廠辭職,租店裝修請服務員,一個月後,“愛群美食店”就開張營業了。
三、擴大經營,百萬財富不是夢
今年9月,陳建強請幾個老鄉來喝茶,不僅把借來的錢全部還清,還把準備擴大經營的想法告訴了他們。幾個老鄉傻了眼,他們不敢相信,短短幾個月,陳建強就能賺到擴大投資的錢。
陳建強沒騙他們,經過幾個月的苦心經營,他存下了三萬多元。擴大經營的事不單是自己想賺錢,還因為三聚氰胺事件讓人們談奶色變,平日喜歡喝牛奶的人們紛紛改成喝豆漿了。陳建強想,趁著有市場,幹脆也做豆腐豆漿生意!
於是,他又找到穗華,買下了一台大型豆腐豆漿機。從此,“愛群美食店”不僅做風味美食生意,還兼營豆腐豆漿,生意十分火熱,每天供不應求。
現在,陳建強把失業的幾個老鄉招摹進來,並計劃著開辦分店,在他看來,隻要有機器,不愁沒生意。他說,穗華就好像一把幫助創業者不斷攀登的雲梯,有了它,我的事業就能更上一層樓。他還跟工友說,財富一定屬於有思想、有行動,勇於攀登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