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飲食衛生及安全管理(1 / 2)

“民以食為天”,關心飲食健康,就要抓好食品安全防範工作,為顧客營造更加安全、舒適的就餐環境。餐廳和廚房的飲食衛生安全管理包括哪些內容呢?

一、廚房生產安全管理

一是嚴格執行我國《食品衛生法》及各項飲食衛生的法律規定,不允許采購和使用腐敗、變質、不衛生的菜肴及食品。廚房生產管理者堅持驗收把關、餐具消毒。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廚房和餐廳後台。在食品生產過程中防止生食品與熟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汙染。

二是保持廚房內外環境整潔,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滋生條件的措施。飯店應配備相應的消毒、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汙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施設備。

三是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或臨時參加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也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包括病源攜帶者),活動型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者,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是廚師應當保持個人衛生,在工作前必須將手洗幹淨,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不得使用超過保存期限的食品或食品原料。不得生產不衛生的食品和飲料。

五是廚房人員要注意安全操作,嚴禁持菜刀等利器嬉戲打鬧,不準擅自離開正在加熱的油鍋。保持排油煙器的清潔。

六是嚴格分為生、熟加工區域,嚴格區分生、熟器皿,禁止混用。餐具回收後須經四道水糟的清洗再蒸氣殺菌。特別自助餐盤及湯匙上每個四周彎角部分加以洗滌。

七是廚師對於炒菜鍋需每使用後加以刷洗幹淨,不得等到下一餐使用時清洗。廚房每天例行清洗二次,尤其晚餐後應將設備用具工作台徹底清洗後擦幹,整齊擺在固定位置,鍋、盆椽皆倒放晾幹。

八是廚房及餐廳每周大清掃一次,油煙罩、抽風機、瓷磚、工作台、地板等需以清潔洗刷,清潔後再以消毒劑噴灑,需應注意避免汙染食品及餐具。

九是刀和砧板有兩套以上,生、熟嚴格分開;刀和砧板均不能有裂縫,砧板不用時清洗幹淨豎起晾幹,防止底部長黴,汙染食品。抹布應多備用,用後立即浸漬清洗,經常保持清潔。

最後是各廚房人員在下班時,要嚴格堅持煤氣、水電是否關閉,及時發現和排除隱患,在確保無異常情況後鎖好門、關好窗。各崗位要指定專人負責本崗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電器、加熱爐、飲食用具要由專人負責,並嚴格操作程序。廚房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消防和滅火器材。

二、餐廳衛生管理辦法

第一,餐廳內要設置供用餐者使用的洗手設施,環境整潔,設有足夠、符合衛生要求的小餐飲具存放櫃。

第二,服務員端菜時手指不接觸食品,分菜工具不接觸顧客的餐具。

第三,非廚房工作人員嚴禁擅入廚房,以防患未然。

第四,餐廳內外應保持清潔,防止病黴滋生。地板、牆壁、工作台、屋頂保持清潔,無破損、積水、塵土、油汙、蜘蛛網。

第五,龜裂或破損的餐具不得使用。菜肴待炒菜及器皿不得接觸地麵,接觸後不得使用。

第六,每餐必定做到保留菜樣,200g留樣48小時,以備抽樣化驗。

第七,工作結束,要做好台麵、調料、桌椅及地麵的清掃、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