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客人在店內跌倒時怎麼辦
服務員應主動上前扶起,安置客人暫作休息,細心詢問客人有無摔傷。嚴重的馬上送醫院,並及時彙報店經理。在處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地向客人做出不在自己的權力範圍內的承諾。
(九)如何處理客人在店內打架鬧事
首先要給予勸告,注意勸告時要尊重對方,言語要冷靜,不要介入糾紛,或有可能中他們的設計圈套。如不聽勸告繼續鬧事,則馬上報警。請他們來維持店內的正常運作。如事發嚴重,注意保存現場以便審案取證。
案例:如何處理菜中有異物投訴
客人在菜中發現了一根頭發,就招呼恰好在附近點菜的服務生。客人:“喂,裏麵有頭發。”
1.服務生:“嗯?”回了一下頭,又轉過臉點菜去了。客人:“生炒菜心裏有頭發。”
2.服務生:“請等一下,馬上幫你換。”等到為鄰桌的客人點完菜後,才將有頭發的菜端走。
3.服務生:不怎麼發自內心的說:“讓您久等了。”端來一盤新的。
看到這樣的對話時,我認為這是按照手冊來做的一種不熱情的機械性處理方法,客人還是不會滿意的。飯菜中有異物是引起糾紛的原因之一。如飯裏有小砂石等,這些小問題客人不滿不會怎麼表現出來,但像蒼蠅、蟑螂和玻璃碎片這些就難以忍受而要抗議了。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應想到也許還有很多沒有發現的問題,烹調時就必須注意了。那麼,上麵的對話為什麼不好呢?下麵的要點僅作參考:
1.收到投訴時必須馬上處理。服務員雖然正在給其他客人點菜,但應迅速著手處理客人的不滿,點菜可以請其他服務生代替。有異物的食物令客人不悅,一直放在眼前,隻會惹客人更生氣,請盡快將它端走。同時向客人道歉。
2.馬上入單幫客人重做一份,如果吃了一半以上了,請客人喝一杯什麼,客人也會消消氣的。記住多讓客人說話,可一起找到解決的辦法。如問“對不起,我為您拿點兒別的好嗎?”,客人反應後再行動。如果要幫客人換別的,在撤下食器後應立刻再向客人說一遍:“抱歉,現在我去幫您拿,請稍等。”並立刻告訴廚房,請廚房馬上做。
3.服務員有致道歉言語:“讓你久等了”。這是對的,但不怎麼發自內心則有所欠佳。顧客是敏感的,我們應發自內心的處理好,讓客人感受到真誠的服務。
三、預防常見化學性食物中毒的措施
(一)農藥引起的食物中毒
蔬菜粗加工時以食品洗滌劑或洗潔精溶液浸泡30分鍾後再衝淨,烹調前再經燙泡1分鍾,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麵的大部分農藥。
(二)豆漿引起的食物中毒
生豆漿燒煮時將上湧泡沫除淨,煮沸後再以文火維持煮沸5分鍾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製物徹底分解破壞。應注意豆漿加熱至80℃時,會有許多泡沫上浮,出現“假沸”現象。
(三)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
烹調時先將四季豆放入開水中燙煮10分鍾以上再炒。
(四)亞硝酸鹽引起的食物中毒
加強亞硝酸鹽的保管,避免誤作食鹽使用。在醃製肉製品時,所使用的亞硝酸鹽不得超過《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的限量規定。
四、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則
(一)避免汙染
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種致病菌的汙染。如避免生食品與熟食品接觸、經常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還應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場所清潔,避免昆蟲、鼠類等動物接觸食品。
(二)控製溫度
即控製適當的溫度,以保證殺滅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如加熱食品時應使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貯存熟食品,要及時熱藏,使食品溫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時冷藏,把溫度控製在10℃以下。
(三)控製時間
即盡量縮短食品存放時間,不給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機會。熟食品應盡快吃掉;食品原料應盡快使用完。
(四)清洗和消毒
這是防止食品汙染的主要措施。對接觸食品的所有物品均應清洗幹淨,凡是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還應在清洗的基礎上進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應進行清洗和消毒。
(五)控製加工量
食品的加工量應與加工條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過加工場所和設備的承受能力時,則難以做到按衛生要求加工,極易造成食品汙染,引起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