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彰顯文化底蘊(2 / 3)

規範化的服務可以通過培訓獲得,而個性化的服務卻沒有成文的統一模式,僅靠培訓是無法升華的。因而,要做到這樣的服務,就要求員工能做到“有耐心、要有熱心、要有愛心,更要有責任心”,要視顧客為衣食父母,以對待朋友、家人的感覺善待每一位客人,把顧客利益置於首位,於細微處觀察客人的喜好,盡可能的滿足顧客的需要。員工文化技能水平的提高,離不開管理者的言傳身教、企業文化的熏陶和堅持不懈的服務理念的教育。寬鬆和諧的工作氛圍,必要的信任、理解、尊重和支持,都會使員工認同與企業一致的價值觀,發自內心地做好服務工作,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甚至會比要求的做得更好。

二、休閑店名“亮”出來

餐館店名體現的是企業的文化內涵,好的店名首先是一個好的開端。人們往往會認為,肯在店名上花心思的經營者,當然不會放棄飯菜質量和服務質量。如果一個酒店飯菜口味不錯,服務也好的話,再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店名,豈不是更好。

到上海幾條有名的休閑街走上一走,發現讓人眼前一亮的店名還真不少。細細琢磨這些有特色的名字,還沒想到這中間還有一番規律。

詩情畫意型——“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遇仙”。麵前是藍印台布,身側是木製書架,這便是“耕讀園書香茶坊”營造的幽雅。問問這兒的老茶客,居然有不少初次到“耕讀園”來,就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儒雅拙樸,親切自然。不少茶坊,都竭力在名字上營造出一片詩情畫意。茶言觀舍、唐韻茶坊、桃花源、觀茶站……這裏賣的是書香茶韻,感受的是淺酌低吟。

俏皮創意型——簡單就好,隨意就好。喝茶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是一種休閑方式。和朋友聚會,與夥伴聊天,奶茶、烏龍茶、檸檬茶,喝什麼都行,要的是自在盡興嘛。怎麼選茶坊呢?上海圖書館對麵的“來吧”,名字一語雙關,挺特別;吳江路上麵的“不見不散”,電影名稱的拷貝,看一眼就能記住。

懷舊思古型——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金色年華”、“時光倒流”的生意一直不錯,相信慕“名”而來的人不在少數,懷舊現在也是時尚嘛。

異國情調型——今夕何夕?倫敦?巴黎?咖啡店、酒吧,偏愛的是英文字母,用歐式的命名法,常常能讓異國情調變得真實。HARDROCK、索列、薩莎……咖啡加藍調加你的想象,就能進行一次夢幻歐洲之旅。

在買方主導市場,顧客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所以,在這個追求個性、崇尚創新的時代,“無奇不傳,無特不立”,特色就是競爭力。針對目標群體,打造自身特色來吸引消費者,不失為開辦餐館的上佳選擇。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前人留下的不可多得的寶貴傳統,為打算利用傳統特色的經營者提供了絕佳的素材。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並大膽創新,這是如今開店贏利的秘訣。

案例一:武俠餐館招牌菜“降龍十八掌”

你試過用“丐幫”大碗喝酒嗎?你試過用“雙截棍”吃菜,用“小李飛刀”喝湯嗎?這些神秘的吃飯方式,說白了一點都不神秘,“雙截棍”就是筷子,“小李飛刀”就是湯匙。但如果你不熟悉武俠小說,到這家飯店就餐,一定會被降龍十八掌、聖火令之類的名詞弄得雲山霧罩的。

二道區有家餐館的每個包房都是一個“門派”,服務員叫“小二”,老板叫“莊主”,顧客是“英雄”、“俠女”,不收“人民幣”隻收“銀子”,走時道聲:“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恕不遠送。”

這家“武俠風波莊”門口書兩行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進餐館大門,幾個身著古裝的“小二”便迎上來,對男顧客稱“大俠”、“英雄”,對女顧客則呼“女俠”。包房名稱分別是“南帝”、“西毒”、“北丐”等。一進包房,就有人喊:“小二,給大俠沏功夫茶、上抹布,把兵器搬上來。”等搬上了桌,記者才發現“兵器”是筷子,“抹布”是餐巾紙,而牙簽在這裏的名字叫“梅花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