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其在亞洲的外交戰略定義為“參與戰略”,該戰略回答了今日世界在中國迅速崛起和美國相對衰落的情況下,美國應該怎麼辦的問題。
同理,營銷模式的變化源於企業與客戶之間權力的消長與博弈。參與式營銷是在市場轉型、品牌權力轉移、客戶迅速崛起、企業相對弱勢情形下的一種必然選擇。在客戶變成獵人、企業成為獵物的時代,品牌世界在從分解走向還原。
三、客戶成為獵人後的營銷邏輯
觀察營銷的變化,關鍵是要觀察營銷的三駕馬車——企業(及其所代表的品牌和提供的產品)、溝通渠道、客戶以及三者之間的關係,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三者關係的變化。
今天的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今天的廠商為消費者和客戶創造了一個技術不斷創新、產品日新月異的多選擇市場環境。例如,作為B2C產品的手機有成百上千種選擇,諾基亞、蘋果、三星、摩托羅拉、多普達等等不下幾十個品牌,而每一個品牌又有很多種型號,其中諾基亞有C係列、E係列、N係列、T係列、X係列等,LG有B係列、W係列、G係列、C係列、U係列。作為B2B產品的對講機同樣有數十個品牌,其中包括摩托羅拉、威泰克斯、建伍、海能達、愛可慕、科立訊等,不一而足。
英國心理學家、哲學家和經濟學家約翰·穆勒說,人區別於動物的首要之處,不在於人有理性,也不在於發明了工具與方法,而在於能選擇,人是在選擇而不是被選擇的基礎上成為自己的。當廠商眾多、產品選項眾多的時候,品牌的權力自然就被削弱了,而消費者和客戶就被賦予了更大的權力。
在產品供給創造多選擇市場的同時,傳播渠道也在急速擴展,如今英國的航空母艦都可以搬到網上來叫賣,你可以想象得到傳播渠道的喧鬧。CTR市場研究公司發布的2010中國第三季度廣告花費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總體市場廣告投放刊例花費達到曆史峰值的4302億元人民幣,全年依然維持14%的增長。你是否在看廣告,他是否在看廣告?鑒於如此巨大的廣告投入,如此眾多的廣告中哪個聲音能穿透喧囂為客戶所聽見?如果你不能爆出iPhone的巨響,你的聲音注定被淹沒。當你的呐喊對方聽不到的時候,你隻能對話。
當然,營銷變革的最關鍵驅動因素是客戶以及企業與客戶關係這個變量。傳播學理論認為,任何傳播意義的完成,關鍵在於信息接收者。而任何一種關係都取決於雙方力量的消長,這包括外交關係、品牌關係。
2009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啟動其“亞洲之旅”,訪問了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四個國家。總結本次訪問,奧巴馬將其“亞洲之旅”定義為“成功之旅”,並宣稱此舉將帶來一個“新的美國參與時代”(A new era of American engagement)。
“參與戰略”是美國外交戰略的一種轉變。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研究學院、中國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王正緒說,“參與戰略”就是要回答今日世界在中國迅速崛起和美國相對衰落的情況下,美國應該怎麼辦的問題。奧巴馬的前任小布什缺乏國際視野,對世界格局的變化認知有誤,這造成在其8年任期內,美國的外交事務被切尼等一批好戰分子所把持,以侵略伊拉克、刺激伊朗和俄羅斯為樂。其結果使美國深陷於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泥潭,以至於在歐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公信力一落千丈。甚至有專家說,源於美國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就是美國過分投入伊拉克戰爭所致。
布什初當選的200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還排在意大利之後,位居世界第七位;到布什任期結束的2008年,中國已趕超德國、逼近日本,即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麵對新的世界格局和中國的崛起,美國必須采用參與式戰略,才能實現它的兩個Ship:Leadership(領導),Partnership(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