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他們敏感期的內在需求被妨礙而無法發展的話,就會錯過最佳的學習時機,即便日後彌補也要付出很大的心力和時間。而在適當時期,善於運用這股助力,幫助孩子更完美地成長,則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看護者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是有能力的個體

每個孩子天生就是一個學習者,電話裏的說話聲、積木的碰撞、鈴鐺的搖擺、路邊的石子,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那麼的有趣。而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地探索這些奧秘,不斷地挖掘更多的神奇。毫無疑問,在這一成長過程,孩子自然會成長一個“更有能力”的個體,而麵對孩子的這種欲求和心理,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善用孩子的好奇心,善於分享和了解孩子的歡樂,當孩子發覺自己的觀察和反應被獲得肯定的時候,他們自然也收獲並積累了最難能可貴的成長體驗。

2.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

每個孩子敏感期的出現時間並不相同,但是作為父母一定要明白,不管孩子處於哪一敏感期,都要順其自然。因此,這就要求成人必須以客觀的態度,細心的觀察來讀懂孩子的內在需求和獨特特質,要知道,處於任何一個敏感期的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關鍵是看家長如何發掘和引導孩子身上的這種特質和潛能了。

3.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

在孩子成長不同的階段,家長給予不同的營養,才能收獲最好的“果實”。同樣,在孩子成長的各個敏感期,根據孩子的發展特點給予恰當的幫助和引導,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此,當家長發現孩子處於某一敏感期的時候,一定要盡力為孩子準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比如,當孩子2~3歲,喜歡探索空間的時候,你可以和他玩堆積木的遊戲,讓孩子感知“大”和“小”的概念;當孩子4~5歲,喜歡表達情感的時候,你一定要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他纏著你了,你要知道是孩子需要更多的愛;他“無理”了,你要知道這背後其實隱藏著非常合理的心理要求。

4.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嚐試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總會對某種事物或是某種現象產生興趣,而探索興趣是孩子獲取知識的重要條件,也是他們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推動力。因此,這種時候,家人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成長需求,鼓勵孩子多去探索。事實上,當孩子獲得尊重與信賴後,在對環境的自由探索與嚐試的過程中,他們才有可能在某一領域做出突出的貢獻。

5.適時協助而不幹預

當孩子熱衷於他感興趣的事情時,家長的態度應該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嚐試、自己去做,而不是丟下孩子完全不管,或是大包大攬獨斷幹預。要知道,愛得不得法,就會成為“害”,愛得不明白,就會步入誤區,而遵循孩子的自然生長規律,適時給予協助與引導,孩子才能在生活中逐漸鍛煉、成長起來。

當然,敏感期的教養重點並非局限上麵幾點,如果你是善於尊重自然賦予孩子的行為與心理,並能給予必要幫助的家長,毫無疑問,孩子的小小心靈會受到極大鼓舞,而他們自然也會順利度過每一個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