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後,王室統治地位日趨衰敗,各諸侯勢力日漸擴張。周桓王時,鄭國國勢強盛,鄭莊公利用權臣之便,不斷征伐諸侯。公元前707年,周桓王親率周軍及陳、蔡、衛等諸侯軍討伐鄭。鄭莊公率軍迎戰於繻葛(今河南長葛北)。周桓王以周軍為中軍,陳軍為左軍,蔡、衛軍為右軍,布成一個傳統的“品”字形陣。鄭莊公采納大夫子元的建議,一反傳統戰法,以一個倒“品”字形的“魚麗陣”應戰。兩軍將戰,子元首先觀察周桓王所布的陣勢,發現其左、右兩軍都很薄弱,尤其是左軍,陣形混亂,士無鬥誌。於是向鄭莊公出謀:先攻敵之左軍,陳軍必定敗走,陳軍敗退,中軍也會發生混亂,此時,我軍再攻蔡、衛右軍,右軍就會因難於抵禦而敗走。然後,我方中軍主力全力進攻敵方中軍,如此就能取得全勝。鄭莊公采納子元建議,將步卒配置於戰車兩側及車後,先後擊潰周桓王左軍和右軍,然後一舉擊敗周軍,周桓王中箭而逃。此戰,鄭軍原處於敵強我弱境地,但因鄭莊公及鄭子元善於料敵察機,變換作戰陣法,所以由弱轉強,取得最後勝利。
針對敵軍的情況與所獲取的資訊,吳起指出有兩種因敵製勝的謀略:第一種是利用敵軍的驕狂心態,趁其自恃強大,放鬆戒備時,以少量的精兵突擊;第二種則是利用敵軍內部不和,乘虛而入。總之,在吳起看來,戰勝敵人的法寶就是要抓住其弱點,而給予致命一擊。
19世紀的俄法之戰就是利用敵軍自恃強大的心態而出奇製勝的戰例。
1812年6月,拿破侖率60萬法軍,偷渡尼門河侵入俄國。當時俄國由巴爾克萊指揮的軍隊僅13萬餘,難於抵禦,遂向後撤退。8月,俄皇亞曆山大一世任命英勇善戰的軍事家庫圖佐夫為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鑒於法軍兵力占絕對優勢,銳氣正盛,決定指揮俄軍繼續向內地撤退。9月初,俄軍退駐博羅季諾(莫斯科以西124公裏)並得到一部分援軍後,便擇地構築防禦工事,與敵交戰一次,以消耗敵人,改變力量對比。9月7日,雙方交戰,法軍屢次進攻均未能得手,俄軍殺傷法軍5萬餘人。此役後,庫圖佐夫為保存實力,便將俄軍從博羅季諾、莫斯科撤出。9月15日,法軍占領莫斯科,一無所獲。此時,因遠離本土、戰線太長、給養困難的法軍士氣低落,迫使拿破侖不得不在10月7日從莫斯科撤退。俄軍在庫圖佐夫的指揮下,由撤退轉入反攻,法軍潰敗,退至尼門河時,法軍僅存5萬疲憊之師。12月18日,拿破侖逃回巴黎。
吳起指出的第三種謀略可以概括為“敵疑則懾之”。其主要思想是:在敵人疑心重重或猶豫不決時,就可以威懾恫嚇它。恐嚇戰術是心理較量中重要的一環,在敵人心疑躊躇時,以奇形恐嚇,可以加速敵人心理防線的崩潰,削弱敵人鬥誌,使敵人軍心渙散,達到瓦解敵人的目的。
公元前555年,晉平公會合宋、魯、衛、鄭、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共12路大小諸侯兵馬進攻齊國。雙方在齊國的平陰城下(今山東平邑)拉開戰幕。齊國見12國兵馬來勢洶洶,非常恐慌。晉軍主帥中行偃決心以心理戰來威懾恫嚇齊國,他派司馬張君布置疑兵,凡是山澤險要之處,都虛張旌旗。又做了許多草人,披上衣甲,立在空車之上,將斷木、樹枝捆在車後,使人驅車來往於山穀之間,車行木動,揚塵蔽天。中行偃則親督三路大軍,從左、中、右3個方向進攻平陰城。各戰車上載有木石,步卒攜帶土袋,填壕而進,突擊齊軍陣地。齊軍大將析歸父逃回平陰城,把聯軍填壕而進的危急情況報告齊靈公。齊靈公立即跑到巫山上了望敵軍態勢,但見山澤險要之地,都有旗幟飄揚,車馬奔馳,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於是心生膽怯,認為諸侯們的部隊太多了,便下令撤退,不戰而逃。
383年,前秦王苻堅決心滅掉東晉,於是率軍90萬南下,自稱“投鞭可以斷流”。東晉大將謝安、謝玄,率8萬軍隊直趨淝水進行抗擊。苻堅登壽陽城觀察敵情,見東晉軍布陣嚴密,遂心生懼意。原來,他看到八公山上草木滾動,以為伏有重兵,心理上就先輸了一著。接著謝玄請苻堅於淝水後撤一步,以便晉軍渡河決戰。苻堅企圖在晉軍人馬渡河之際用騎兵夾擊砍殺,於是命令秦軍後撤。晉軍這時乘勢搶渡淝水,展開猛烈攻擊,秦軍大敗,自相踐踏,向後拚命逃跑,甚至聽到風聲鶴鳴也以為是東晉的追兵。晉軍乘勝追擊,收複了壽陽,俘虜淮南太守郭褒,苻堅負傷,單槍匹馬逃回洛陽。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唐憲宗派大將李愬征討盤踞於蔡州(今河南汝縣)的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當時,吳元濟部將李皊降唐,向李愬密報蔡州城防空虛,建議李愬乘虛而入。李愬從計,於10月15日,趁風雪之夜急行軍,秘密進入蔡州城,直抵吳元濟外宅,迫使吳元濟投降,蔡州城遂得手。
總之,自古沒有不犯錯誤的將軍。敵軍有隙可尋,我軍亦如此。吳起此謀略的精要是利用對方的漏洞或故意造成敵方錯覺,出其不意地戰勝敵人。
公元989年7月,宋太祖詔令大將李繼隆率部護送糧車數千乘支援前線抗遼作戰。遼將軍耶律休格獲悉,遂率數萬精銳騎兵往擊。宋北麵緣邊巡檢尹繼倫率所部步騎千餘人按行塞上,突遇遼軍。耶律休格置之不理,卻逕向李繼隆大軍開進。尹繼倫對部下說:“遼人視我如魚肉,驕狂懈怠。如果他們獲勝而歸,就會乘機驅我北去;不勝,他們也會泄怒於我。為今之計,應當卷甲銜枚襲其後,乘他們隻顧前進,忽略後備之隙,戰而勝之,足以自保。即使我們打了敗仗,猶不失忠義,豈能坐以待斃。”部下忿然從命。於是,尹繼倫率部持短兵器尾隨遼軍之後。走了數十裏,進至徐河地區。遼軍此時正在吃飯。尹繼倫當機立斷,率部從遼兵背後殺去。遼軍頓時大亂,爭相逃遁,人馬自相踐踏,死傷無計,李繼隆也率部合擊,大敗遼軍。自此數年,遼軍不敢大舉南下。
1976年6月27日,幾名巴勒斯坦人劫持了一架法國航班機,迫使其降落在烏幹達恩德培機場。他們向以色列提出用機上的百餘名以色列人換取扣押在以色列的53名巴勒斯坦人。為了營救人質,以色列決定鋌而走險,組織突擊隊乘虛而入,搶回人質。以色列派出由166人組成的突擊機群,采用超低空飛行戰略,以躲過中途各國的雷達,騙過機場航空管理的工作人員,而能安全降落。這時,地麵潛伏的以色列間諜已經破壞了機場的對外聯絡係統,烏幹達總統也正在與以色列總參謀長討論人質問題。以色列間諜趁機冒充烏幹達總統,擊斃機場警衛。停在機場的突擊隊員立即衝出飛機,掃射劫機者,搗毀航空管理塔台的所有設備,並用反坦克導彈摧毀機場上10餘架烏幹達飛機,不到一個小時戰鬥便順利結束了。待烏幹達裝甲部隊趕來時,以色列的突擊機群早已帶著人質在千裏之外了。
三國時期,東吳的孫權也利用魏國守將王朗的疏忽,成功地襲取了固陵。
公元196年,孫策為解除江南的後顧之憂,集中力量與曹操爭雄,在固陵發起偷襲王郎的戰爭。太守王郎頑強抗擊,孫策從水上連續數次進攻都未能奏效。這時,孫策的叔父孫靜建議說:王郎憑借堅固工事進行防禦,不容易很快攻克。查瀆以南數十裏處有一條重要的道路,最好從那裏進攻,這就是所說的“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呀!我願率部隊充當先鋒,打垮他是毫無疑問的。孫策采納這一建議,首先製造假象,佯示部隊主力仍然集中在原處,然後利用夜暗從查瀆迂回到王郎的側後,突然發起進攻。王郎驚慌失措,兵敗逃竄,會稽一帶盡歸孫策所有。
《三國演義》第15回詳細地描寫了這次戰鬥。“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是孫武“權詐之兵”的精髓,是戰術選擇的總則。在進攻作戰發起階段,它可以在對手失去戒備的情況下,或者以對手料想不到的時間、地點、方式,實施突然打擊,在短時間裏取得軍事上的巨大效果,並使對方在心理慌亂中做出錯誤判斷,采取錯誤行動,招致連連失敗。在戰爭開始或進行中,它又是一種避實就虛的製勝謀略,尤其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可以指導人們攻擊對手意想不到的薄弱環節,從而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因此,自孫武提出“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原則之後,曆代兵家都把它視為珍寶,推崇備至。
六審敵虛實,而趨其危
【原文】
武侯問敵必可擊之道。
起對曰:“用兵必審敵虛實而趨其危。敵人遠來新至,行列未定,可擊。既食未設備,可擊。奔走,可擊。勤勞,可擊。未得地利,可擊,失時不從,可擊。旌旗亂動(1),可擊。涉長道,後行未息,可擊。涉水半渡,可擊。險道狹路,可擊。陳數移動,可擊。將離士卒,可擊。心怖,可擊。若凡此者,選銳衝之,分兵繼之,急擊勿疑。”
【注釋】
(1)旌旗亂動:
表示部隊混亂。
【譯文】
武侯又問一定能戰勝敵人的時機。
吳起回答說:“用兵打仗首先必須察明敵人的虛實,攻擊它的弱點所在。敵人遠來乍到部署未定,可以攻擊。敵人剛吃完飯,還未進入戰備狀態,可以攻擊。敵人在驚慌奔跑中,可以攻擊。敵人疲勞時,可以攻擊。敵人沒有占據有利地形時,可以攻擊。季節天氣對敵人不利時,可以攻擊。敵人部隊混亂時,可以攻擊。敵軍長遠跋涉,行動遲緩未能休息時,可以攻擊;渡河隻渡過一半時,可以攻擊;通過險關隘路時,可以攻擊。敵人陣勢屢次移動,可以攻擊;將帥與士兵分離,可以攻擊;敵人軍心恐懼動搖,可以攻擊。凡是遇到上述情況,就應當先派精銳的部隊衝向敵人,並且不斷派遣兵力接應它,行動要迅速,不可遲疑。”
【心得】
吳起在這段論述中,繼續對“料敵察機”、“乘虛而入”的謀略思想進行了深入的闡釋。他強調,必須“審敵虛實而趁其危”,在決定戰略戰術之前,必須察明敵軍的虛實情況,以攻擊其薄弱環節,因此,情報要準確而及時,並需善於處理、核實情報,這樣,才能透過真實情報,掌握戰機,克敵製勝。
對敵人和自己的情況都了解透徹,才能百戰不敗。政壇如戰場,要在軍事或政治交鋒中戰勝對手,就必須把握自身實力、了解對方戰力虛實。若不知彼不知己,盲目倉促上陣,結果必是百戰百殆。
戰國時蘇秦以連橫之術遊說秦王,他認為秦國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地勢險峻,沃野千裏,人民殷富,戰車萬乘,雄兵百萬,因而勸秦惠王並諸侯吞天下。蘇秦所說正是自穆公以來,秦國曆代君王孜孜以求的事,秦惠文王也希望秦國能早日稱霸諸侯,成就帝業。但是,他對本國實際情況的了解比蘇秦全麵、深入得多。他認為秦的羽翼尚未豐滿,從國家法令到政治教化都有不足之處,秦國稱霸天下的時機尚未成熟,此時不宜對外戰爭,因而婉言謝絕了蘇秦的遊說。
戰國時齊國每年都要舉行幾次大規模的賽馬會,齊威王和眾大臣都樂此不疲,喜歡在賽場上一爭高下。大將田忌的馬,馬力不佳,常常落敗。謀士孫臏暗中觀察之後,發現田忌的馬總體上雖不及威王精良,但若調度得當,便能出奇製勝。遂授意田忌將馬按優劣分成三隊,以下等馬與威王的上等馬比賽,以上等馬與威王的中等馬比賽,以中等馬與威王的下等馬比賽,結果一負二勝,贏了威王。
20世紀60年代初,美蘇爭鬥正酣。蘇俄為了取得兩國軍事對峙中的優勢地位,在美國的家門口古巴秘密建造進攻性導彈基地,企圖增強對美國的威懾力量。美國利用高空偵察機發現蘇俄這個行動,立刻作出強硬反應,向蘇俄發出強烈抗議。美國總統肯尼迪下令封鎖古巴,全球美軍處於高度戰備狀態。在美國所表現出的不惜一戰的姿態前,赫魯曉夫退縮了,下令撤出在古巴的導彈設施。美國之所以敢於作出這麼強硬的反應,是因為事先已根據可靠的情報掌握了蘇俄在核武器方麵的底細,知道蘇俄在核武發展的科技上大大落後於美國,一旦美蘇之間爆發核武戰爭,蘇俄將占不到任何優勢。所以,在古巴導彈危機中,美國以咄咄逼人的氣勢,成功地迫使赫魯曉夫作出妥協。
吳起的這一個謀略思想,對當今商戰亦有重要昭示。麵對複雜多變的商業生產經營活動,經營者必須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靈活精明的分析頭腦,仔細研究當前局勢,正確預占市場發展趨勢,才能進而根據具體情況和事物發展規律,及時而恰當地定奪經營決策、推出經營舉措。
台灣美吾發公司出品的美吾發美發用品推出之初,公司以人力推銷為主,廣告宣傳為輔,著力在大型的美容院、美發店來做推銷。後來,台灣經濟起飛,國民所得大幅增加,大部分居民已能購得起美吾發的產品,此時美吾發公司立即隨形勢變化而調整銷售策略,轉而以廣告促銷為主,人員推銷為輔。由於推銷策略的變化,適應了形勢的發展,因此大大提升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細心觀察事件發生前的征兆,把握和充分利用機遇,從而取得成功也是一種商業經營的重要謀略。置身市場經濟領域,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隻有預見事物的發展方向,才能采取正確的超前決策。
阿奈特·魯是法國著名的女企業家,她的經營訣竅是及時把握需求動向,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順應潮流的新產品。1964年,年僅22歲的阿奈特·魯繼承了父業,主持貝納多船廠的經營。當時,她根據大量資訊預見遊艇熱潮即將來臨。於是,阿奈特·魯在她哥哥的協助下,開始建造一艘捕魚和遊覽兩用船。1965年,她在為貝納多船廠舉辦的第一次水上用具展覽會上展示了這艘兩用船。展覽一開始,就有三位先生看中這種設計新穎的兩用船,一次就訂購100艘。在以後的幾天裏,阿奈特·魯就接到6個月的訂單。阿奈特·魯認為,“最理想的經營方法就是在顧客意識到自己未來的口味之前就推出新產品”。為此,阿奈特·魯建立了一個組織嚴密的銷售網,通過這些銷售網接觸顧客,與顧客保持密切的聯係,並定期集會,研究顧客的變化,預測遊艇駕駛員的需求,然後用圖紙和新產品將它體現出來。貝納多船廠正是準確地把握了顧客的需求動向,所以能不斷地推出受顧客歡迎的新型遊艇,使企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希臘船王奧納西斯以驚人的先見之明意識到,世界經濟必然會有一個史詩般的發展時期,而經濟的大發展又必然會大大刺激能源,尤其是石油的發展,由此又必然會使石油的運費猛漲。根據上述判斷,奧納西斯立即投入巨額資金,建造油輪。戰前,奧納西斯擁有的油船總噸位隻有1萬噸,到1960年已發展到10萬噸;到1975年,他已擁有油輪45艘,其中有15艘是20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油輪成為奧納西斯最大的收入財源。
70年代,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幾乎壟斷了全美電腦,世界上有40%以上的電腦都是由這家公司生產。在如此強大的競爭對手麵前,剛剛創業的蘋果電腦公司要想發展是十分困難的。然而,美國的一些投資商卻把巨額資金投入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中。究其緣由,是因為這些投資商認為:不用多久,美國電腦業將發生一係列重大變革,家庭電腦和個人電腦的需求量將會驟然增加。而蘋果電腦公司的產品正好適合電腦業發展的這個趨勢。果然,隻幾年光景,一股個人電腦旋風將蘋果電腦公司推上了個人電腦業的頂峰。隨後,蘋果電腦公司的股票價格猛然攀升,那些掌握蘋果電腦公司大筆原始股票的投資商因此大賺一筆。
1998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幾乎重洗了亞洲家電市場的分布格局,但中國海爾集團不僅未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而且在危機中抓住機遇,使海爾品牌在東南亞地區迅速贏得了聲譽。
1999年2月25日,香港《遠東經濟評論》刊登了亨尼·森德的文章,題為《貿易風》,文章認為,“中國這個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唯一沒有出現貨幣貶值的亞洲生產國可能會發現自己實際上比危機前更具有競爭力。一個原因是,中國將越來越能依靠質量而不僅僅是低價來進行競爭。以中國的家用電器生產商海爾集團為例,該公司日益提高的產品質量令日本同行刮目相看。現在,海爾集團在東南亞各國首都樹起了巨大的廣告牌。日本貿易官員認識到這種變化,擔心這是日本長期獨霸東南亞市場的地位受到動搖的前奏。”
《貿易風》對海爾客觀的評述,成功地預見了海爾在東南亞的崛起,海爾已經依靠超前的戰略眼光和優質的產品質量與日本、韓國等雄居東南亞市場的“老牌勁旅”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現在,海爾品牌,在東南亞地區享有較高聲譽,海爾品牌的冰箱、冷櫃、空調、洗衣機、小家電等產品以其個性化的設計、優越的性能、品牌的美譽越來越受到東南亞地區消費者的喜愛,同時為了滿足東南亞地區消費者對海爾產品的需求,也為提高海爾產品在當地的競爭力,實現本土化經營的戰略目標,在不到5年的時間裏,海爾在菲律賓、越南、孟加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建立了5個工廠,生產的冰箱、洗衣機等產品已覆蓋東南亞市場,目前東南亞市場銷售已占海爾集團海外出口的16%。
針對東南亞市場,海爾以不同產品、不同方式分別進入,使海爾品牌在短時間內聲譽有了較大的提升。
在家電強國日本市場,海爾以縫隙戰略,迅速打開市場,其中小雙門冰箱、“立式窗機”空調以其獨有的外觀和性能設計填補日本家電市場空白,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創造了一塊海爾獨享的市場;海爾洗衣機出口日本占據中國洗衣機出口日本市場的90%。在強手如林的日本市場,海爾產品能爭得一席地,充分證明了海爾依靠個性化的設計、過硬的產品質量,使企業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力。
在菲律賓,海爾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多類家電全麵進入大馬尼拉地區、呂宋島等省份,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在越南,海爾的無氟冰箱、全自動洗衣機,供不應求;
在孟加拉,海爾的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產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聲譽迅速上升,目前已與日本、韓國等諸品牌並駕齊驅。
在馬來西亞、在印尼,海爾的產品均享有較高聲譽。
隨著海爾產品在東南亞地區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為了進一步提升海爾產品的競爭力,1996年以來,海爾相繼在東南亞地區建立了5個工廠,大大加快了在東南亞地區實施本土化經營的步伐。
1996年,海爾在菲律賓馬尼拉建立了菲律賓海爾,生產電冰箱等產品,目前海爾品牌已在菲律賓樹立了高質量的品牌形象,產品已覆蓋整個菲律賓地區,是當地一個非常有聲譽的家電品牌。
1996年6月,在印尼雅加達,印尼海爾公司成立,生產電冰箱、冷櫃等家電產品,該廠特點是通過帶料加工帶動整機出口,市場啟動較快,品牌樹立迅速,現在,海爾產品黑、白、米色家電均已出口印尼,是海爾出口東南亞地區產品最多、品種最全的地區。
1998年8月,海爾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建立了生產基地,主要生產滾筒和波輪洗衣機。海爾集團本著“先有市場,後建工廠”的建廠原則,在成功打開馬來西亞市場的同時,建立了分公司,並整套輸出海爾優良的洗衣機技術和先進的“OEC”管理,使合資工廠高效穩定的運行。馬來西亞海爾負責人說:“海爾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使馬來西亞充滿了活力。”現在,海爾冰箱、空調、VCD、吸塵器、電熨鬥等產品占據了馬來西亞高達很高的市場份額。
2000年8月,海爾在越南胡誌明市建立了越南海爾,主要生產200升左右的大冰箱,現在生產的無氟冰箱、全自動洗衣機在越南市場供不應求。
2000年5月,海爾在孟加拉達卡建立了生產基地,生產冰箱、空調等產品,不到一年的時間,海爾在孟加拉市場品牌聲譽提升迅速,200升左右的冰箱、(窗式)空調、全自動洗衣機等產品在孟加拉供不應求,市場份額、聲譽已可與日本、韓國匹敵。
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海爾集團抓住機遇,在馬來西亞、泰國、孟加拉、菲律賓等城市建立了大量的戶外廣告,產生了巨大的效果。正如海爾集團所預言的那樣:當東南亞金融危機過去之後,市場重新啟動時,人們看到最多的便是海爾,海爾深深紮根於東南亞了。
21世紀,因特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為經濟的全球化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麵對全球競爭,企業為了立於不敗之地,必須重視信息的收集與利用,尤其是利用因特網收集競爭情報。因特網通過桌麵訪問的方式提供各種各樣的免費或者低成本的信息。
如何合法收集獲取您的競爭對手的情報呢?
第一、定期瀏覽相關網站。國外領先產品的今天可能就是我們產品的明天,了解國外新產品的情況及發展趨勢,對幫助我們自己開發新產品極有幫助。查找產品信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有關公司、商店、行業協會的網站上查找。特別是在生產廠家的站點上,往往會有對產品的技術性能信息的詳細說明。如我們有不明白之處,還可發電子郵件詢問。我們不妨選擇國外幾家業內領先企業,定期訪問他們的網站,跟蹤他們的新產品開發信息。最好的辦法是作為競爭者顧客一員。
第二、經常參加行業聊天室。由於企業一般有較強的保密意識,所以在其網站上公布的信息常常經過特殊加工,一般深度不夠,而且時效性較差,往往是企業已經或即將推出的新產品的信息。如何獲取質量更好的信息呢?參加行業聊天室是一個好辦法。特別是技術人員組成的聊天室。在不經意的閑聊中,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往往可以得到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第三、注意跟蹤競爭對手的招聘廣告。產品是需要人來開發的,從競爭對手對應聘人員技術背景的要求上,我們可以判斷出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方向。網上有無數招聘網站,我們可以從中選擇幾個競爭對手經常發布廣告的站點,觀察他們的人員需求情況,特別是對技術人員的需求情況。
第四、查找專利數據庫。由於專利審批需要一定時間,而且需要公布專利的一般資料,所以,觀察競爭對手的專利申請情況是了解其新產品開發計劃的途徑之一,網上也可查找專利。我們可以直接通過專利數據庫或委托專利事務所代理查詢。
根據聯合國權威部門統計,約有90%~95%的新技術是在專利文獻中報道的。通過檢索競爭對手在某一技術領域申請的專利,並對這些專利及專利文獻內容進行深入分析,便能判斷出競爭對手的研究與開發方向、經營戰略以及產品和技術優勢等。專利申請的成功就意味著競爭對手在未來幾年裏獨占這一市場。而且利用專利文獻引進最新技術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十分重要的途徑。
第五、從其他網上媒體獲取競爭者信息。如果競爭者是一有較高知名度的公司,我們可以通過網上電子版報紙等和電視台的網上站點,如電視台對競爭者的報道來了解競爭者,我們也可以在搜索引擎中輸入競爭者的名字做關鍵詞,然後查找網頁來獲取有關競爭者的資料。
第六、從網頁獲取競爭情報。傳統的競爭情報工作中,人們非常重視對非印刷型信息的搜集。在數字經濟時代,網絡成為所有信息傳遞、加工和處理的最好載體。網頁是傳遞、加工和處理信息的主要途徑,是傳遞網上信息的最重要的視頻載體。通過搜索各種網頁,不難發現非常有價值的競爭情報線索,例如,網上合同的詳細資料、設備說明書、新設備、企業間的兼並與聯盟、市場策略、研究與開發活動、擴張計劃、工廠的產量、合作方式、客戶名單、技術實施等。另外,專利和商標網站、Usenet上的討論組、招聘廣告和簡曆網站、政府網站、公司主頁、地方新聞報紙雜誌網站以及商貿出版物等都是獲取競爭情報的有效途徑。以飲料工業為例,將競爭對手的名稱與“客戶”這個詞進行組配,用搜索引擎進行檢索發現許多同行公司的網站,其中一個網站提供了有用的競爭情報,該公司網站把自己先進設備作為成功的例子進行宣傳,張貼生產線的特寫鏡頭照片。其捧場文章中提供了照片、產量、所采用的生產線、紙版包裝的製造商以及包裝的主流等。
第七、從公司主頁獲取競爭情報。在“注意力”經濟時代,上網的公司能否獲取點擊數量,主頁的內容和設計非常重要,它是企業在網上的對外窗口,是企業以文本和圖象等形式在因特網上宣傳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的主要陣地。因此,不要忽視最基本的網上競爭情報源――競爭對手的主頁。沒有什麼網頁能比一個公司的主頁提供更有效和更有價值的競爭情報。公司主頁不僅提供新聞和證券交易信息,還有公司總裁的傳記、講話和招聘廣告、組織結構圖、會議展覽和到會的人數等有價值的信息。如果幸運,通過公司的主頁還可以獲得某公司執行總裁有關華爾街的投資關係分析方麵講話的音頻和視頻文件。除了公司的主頁之外,貿易協會網站的主頁提供了有價值的行業信息及企業信息;學會站點的主頁則提供學會會員的名單、新聞、出版物分析、統計數據等信息。
在因特網出現之前,信息工作者一般從聯機服務檢索(商情數據庫)獲取數據,信息的分配是受控的。這些數據庫最重要部份來源於公司的原始信息(公司的主頁),比如,準予公開的內部新聞、講話和年度報告等。因特網上信息分配則較為公平,隻要在線搜索,就能獲得許多重要的競爭情報。例如,從一個公司主頁上的對外鏈接,我們可以了解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商務關係和潛在的貿易機會。今天,在全球電子商務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競爭時而出現無序狀態:分銷商會在網上公開價格表、合資的股東公布合同的詳細內容、前雇員在網上公開張貼自己的簡曆從而把以前公司所從事研究的細節公之於眾。所有這些導致了更多的商業秘密的泄露。
第八、從商業信息網站獲取競爭情報的站點。現在,網上出現了一些專門提供商業信息的網站,擁有豐富的商業信息,是一個獲取網上商業信息的好向導。這些網站對商業信息資源進行了分類和整理,包括:新聞、商業和技術雜誌、政府站點、國際商務資源和公司研究站點等。通過網站可以鏈接到全球各地區網站,還可以很容易訪問相關站點而得到證券交易信息、公司名錄、政府信息等資源。
第九、從職網站獲取競爭情報的站點。現在,出現各種各樣招聘與求職網站。通過網站召賢納士幾乎被所有的上網公司所采用。分析和研究這些網上招聘廣告,我們可以獲取許多競爭情報,能了解該公司所使用的技術、策略、研究和開發重點,甚至擴張計劃等。
第十、從網上競爭情報的動態管理站點獲取競爭情報。競爭情報研究不是對某一特定問題的具體回答,而是反映競爭環境的動態過程。因此,必須建立競爭情報監測係統,才能掌握活的情報。現在,網上信息更新速度很快,同時網上信息汙染也越來越嚴重。如何跟蹤並獲取瞬息萬變的網上競爭情報?一些公司提供的網上預警監測服務和有些管理軟件可以幫助解決這個難題。通過對競爭對手的網頁進行自動搜索,隻要競爭對手的網頁有所更新或者競爭對手有任何新的舉措(通過其網頁反映出來),公司就會立即通知其客戶,從而使客戶獲取動態的競爭情報。
總之,正確使用吳起的謀略思想,不僅在軍事上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而且在政治、商業等領域也都有其深刻及深遠的曆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