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工具的選擇,要適應商品的性能、特點,以確保安全。對於體積小而較貴重的商品,宜采用速度快、安全程度高的運輸工具;對於體積大而又不怕雨淋日曬的商品,可采用平板車運輸;對於怕凍的商品,在寒冬季節,要用保溫車運輸;對於不耐高溫的商品,在炎夏季節,要用冷藏車運輸;對於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要根據有關規定,作危險品托運。
(2)合理儲存商品 商品儲存也叫商品儲備或庫存。它是商品在流通領域內的停留,是商品離開生產領域而尚未進入消費領域的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現介紹幾種小店商品保管較實用的堆碼方法:
1)散堆法:適合沒有包裝的大宗商品,如糧食、食鹽、粉絲等。
2)垛堆法:適用於有包裝的大件商品,如棉花、棉布,以及裝箱的大百貨、五金、交電、文具、糖果、罐頭等。
3)貨架堆碼法:適用於小商品,如小百貨、小五金、小件藥品等,要先進行小型包裝後堆碼。
堆碼的具體形式也有多種。例如,直上堆碼:商品由垛底一直往上堆放,整個垛形成正方形或長方形。交叉堆碼:上層商品與下層商品交叉地往上堆放。梅花形堆碼:商品一層層地碼成梅花形,適用於一些桶裝罐裝商品。連環堆碼:將第二件商品的一小半壓在第一件商品上,第三件商品的一小半則以相反的方向壓在第二件商品上,如此反複向上,形成結辮狀,既能通風、防潮,又可節省倉庫容量。這種堆碼形式適用於鐵絲、車胎等圓形商品。
3.科學製定和運用商品價格
商品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它是商品經濟的範疇,反映著一定的生產關係。在商品經濟活動中,價格受價值規律的支配,隨著商品供求關係的變化,圍繞著價值自發地上下波動。價格問題是消費者最敏感的問題之一。如何利用價格規律搞活小店經營,是業主應當十分重視的問題。
(1)商品價格的構成 一般來說,商品的價格構成,係指組成商品價格的各項要素,它包括生產成本、流通費用、稅金和利潤四個部分。
小商店商品價格構成應該包括進價、人員工資、房屋租金、稅金、利潤幾部分。
小商店業主都十分關心進貨價格,因為這是決定銷售價格的最重要的基礎。
為了在保證商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進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考慮。
一是進地產貨。地產貨在當地銷售,節省了流通環節,縮短了運輸距離,因而批發價比外地貨源要便宜得多。
二是幾家小商店聯合進貨。生產廠家、批發市場在批量銷售時,往往有不同的批量價格,也就是說,批量大,價格低。一個小商店去批發市場進貨時,由於進貨量小而批發價優惠程度小,因此,幾個小商店聯合起來到批發市場集體進貨,其價格肯定比單個商店獨立進貨時的價格要低。
三是適當考慮提前進貨。有些季節性強的貨物由於使用期集中而使廠家出現旺銷時貨源不足,廠家不但提高批發價,而且供不應求;淡季時,批發價低,可以隨到隨提貨。夏季的啤酒、春節的鞭炮(農村)等都有很強的銷售季節。如果業主適當提前一點進貨,那就可能很容易拿到優惠價的商品,又不要排隊等貨。但是,這種提前進貨的方式需要擁有一定量的資金,這就要求業主事先測算一下,提前多長時間,進多少貨,需要多少資金,這些資金貸款利息是多少,與往年同期相比,進價的優惠是否有利可圖。如果有利,則可以提前進貨;利大,多進;資金有保證,多進;銷路寬,多進。反之,則應少進,或不提前進貨。商場如戰場,要有勇有謀。小商店雖小,但也必須有經營頭腦,必須按經濟規律辦事。
四是在固定批發市場的固定批發點進貨,爭取累計優惠批發折扣。這當然是在該批發點質量保證的前提下進行的。
五是在同樣批發折扣的情況下,盡可能選擇有宣傳品、配送品的產品。有些配送品是方便顧客的,可以使顧客從方便的角度產生購買欲望。
六是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試銷一些新產品,幫助廠家打開銷路,從而爭取優惠折扣,還能和生產廠商搞好關係,利己利人。
人員工資、房屋租金主要根據業務量大小、地理位置而定,一般可按年薪、年租確定。
稅金由稅務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銷售額減去進價、人員工資、房屋租金、稅金就是利潤。
利潤率可以按單件商品(價格較高的商品)計算,一些價格較低的小商品的利潤率則可以按百元進價進行計算。
(2)商品零售價格的製定 零售價格是在批發價格的基礎上,按照不同商品的批零差率來製定的。從廠家直接進貨或從農村直接采購農產品,減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能降低批零差率。
商品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存在批零差價的原因,主要是零售商店在經營商品過程中,還要支付各種費用,繳納稅金,獲得利潤,加之商品本身也有損耗。
確定批零差價,是製定零售價格的關鍵。一般對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關係重大的商品,批零差價應小一些;一般日常生活用品的批零差價,應適中掌握;價值較低的日用小商品和化妝用品等的批零差價,可以稍大一些。小店用下列公式即可計算和製定出商品的零售價格。
零售價=批發價×(1+批零差率)
(3)商品價格的運用
1)明碼標價:商品明碼標價,便於顧客挑選,促成交易。製作和放置貨價標簽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標簽的內容要完整,有貨號、品名、產地、規格、牌號、計價單位、零售價格等。二是標簽的式樣要美觀,顏色要醒目。少數民族地區商店的貨價標簽,應同時用漢字和當地少數民族的文字書寫。三是標簽的位置要恰當,有些商品(如服裝、鞋帽等)為方便顧客應實行一物一簽,直接標示在商品上。四是標簽的管理工作要嚴格,其製作、變換、銷毀都應由專人負責,未經物價員簽名蓋章的標簽無效。對於失落、錯放、字跡不清楚的標簽要及時補設、糾正或更換。五是標簽放置的形式要視商品種類而定:陳列於櫃台、櫥窗內的商品,可在商品之上或一側放統一印製的標簽;布匹應在匹頭的一端懸掛標簽;用大口瓶裝的食品,可在櫃台上方掛標簽或分品種插上標簽。六是不同顏色的標簽,其含義有所不同:紅色的是國家統一價,即國家定價;藍色的是浮動價;綠色的則是自由價。
2)分等按質論價:分等按質論價,一般適用於鮮活商品(如蔬菜、水果等)。購進的商品如果質量不一、好壞混雜,就要經過挑選整理,分成等級,並分別確定各等級的價格後再行出售。
3)削價:有些商品由於種種原因而使小店業主不得不削減價格出售。需作削價處理的商品一般有以下幾種:一是不適銷對路或者因花色式樣過時而長期積壓的商品。二是因運輸不慎、保管不善、包裝不當等原因而造成殘損,影響到美觀和使用價值的商品。三是商品經營範圍更改,為了能盡快回收資金而急於售出的原有商品。
(4)某些特殊定價 商店為了達到促銷與贏利的目的,常對本店部分商品的價格進行調整,有加價的,也有減價的。例如,在顧客中已建立了信譽的名牌商品,其價格往往定得比一般品牌的高些;經過多年經營,已獲得消費者信賴的老字號商店,其商品的定價也常略高於一般商店;為了招徠顧客,有的商家常將其經營的部分商品的價格定得較低,不僅這些商品能得以暢銷,而且還能激發顧客順便購買其他商品的興趣,使商店的生意更為紅火,在商戰中取得一定優勢。我們所常見的有些商店利用節日等而組織的“大減價”活動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