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3 / 3)

4.重視服連帶小商品的經營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求美的欲望不斷增強,要求有健美的身材,瀟灑的外表,領帶、胸花、健美褲等服裝小商品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因此,服裝小商品的經營對此也不能忽視。

(1)服裝連帶小商品的種類 服裝連帶小商品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八類(表9)。

(2)服裝連帶小商品的經營特點 服裝連帶小商品在經營上的特點有以下三個:一是經營的利潤較大,一般毛利在25%~30%以上。二是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差別,易於組織進貨。三是頗有發展前途。首先表現在消費者的範圍擴大了,過去主要是演藝界,現在一般群眾的購買量也不斷增加;其次,消費者的年齡層次也增加了,老年、中年、青年、少年都各有需求;再次,消費者對服裝連帶小商品的樣式要求越來越時髦,檔次要求越來越高。這樣就促使生產廠家不斷更新產品,增加品種,以乳罩為例,原來隻有幾個品種,如今卻已發展到了幾十種。

(3)經營服裝連帶小商品的注意事項 服裝連帶小商品,因其體積小、品種多、交易頻繁,所以經營中必須注意以下三點:一是組織進貨要做到“三全”,即規格全、檔次全、款式全;二是陳列上一般采用懸掛式、小型道具式等,同時還要配合圖片介紹,或利用胸板、模特等道具進行展示,以吸引顧客的注意;三是銷售時盡量采用現金交易,一手付錢一手交貨,避免發生差錯。

(二)鞋類商品經營

鞋子與服裝一樣,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費品,無論男女老幼,人人都需要穿鞋子。鞋子穿著的季節性也很強,冬天穿棉鞋,夏天著涼鞋。不同職業的人,往往需要有不同品種的鞋子,運動員在體育場上要穿各種運動鞋,消防隊員救火時應著高筒靴。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們,對鞋子的需求也不完全一致,蒙古族牧民需要騎馬的靴子,廣東人夏日喜穿木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對鞋子款式、色澤、用料方麵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平跟的、高跟的、皮革的、布料的、黑色的、紅色的、係帶的、用袢的……形形色色,千姿百態,而且它們的更新速度也很快,新的款式不斷在市場湧現,有些則不斷被“淘汰出局”。

綜上所述,鞋類商品與服裝商品相比較,它們有許多相同的性質,例如,人所必需,麵廣量大,品種繁多,更新期短,等等。正是因為它們有這些共性,所以前述服裝商品經營中的了解周圍環境,捕捉市場信息,掌握商品壽命周期,及時變換經營手段,爭取最佳進貨時間,集中資金抓暢銷貨等原則,同樣適用於鞋類商品的經營,這裏就不再贅述。

但是鞋子的經營也有其特殊之處,也即所謂個性,這是從事鞋類商品銷售工作的商家所應當懂得和掌握的。現擇其要介紹如下。

1.挑選與試穿設備

店堂要有供顧客挑選與試穿鞋子的設備。顧客選購鞋子,一般都要在現場試穿一下,並且走上幾步,看大小是否合適,行走時是否夾腳,因此店家應在店堂內設置若幹供顧客換穿鞋子的坐凳;凳前最好還鋪有一塊墊毯,讓顧客穿上新鞋能在其上試走幾步。這些設施既方便了顧客選購,也體現了商店熱情周到的服務,是促銷的手段之一。

2.櫥窗、櫃台陳列的要求

櫥窗、櫃台的陳列要適應鞋類商品的特點。鞋子的品種雖然多種多樣,但與服裝相比,就顯得體積較小,外形較單調,稍遠一點距離就難以看出它的特色、判斷它的質量。因此,在陳列鞋類商品時,必須根據各種鞋的外觀特點,揚長避短,采用多種方法,盡一切可能,使其鮮豔醒目、特色顯現,以招徠顧客,把買賣做活。鞋子的陳列一般要求做到以下三點。

(1)展示的整體性 無論在櫃台、貨架或者櫥窗陳列鞋子時,都要注意盡可能展示鞋的全貌,讓顧客看清鞋幫、鞋底、鞋跟和鞋子內側的用料、形狀、結構和質量。比如,陳列的同一種鞋,既有鞋口向外的,也有鞋跟向外的;既有正著擺放的,也有橫著鞋跟向外擺放的,顧客由此能看到鞋的麵、底、前、後等的全貌,加之物價標牌上關於品名、產地、規格、單價以及特點的介紹,則更使顧客對鞋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從而產生購買的欲望。

(2)色澤的對比性 盡管鞋子在色澤方麵種類不多,比較單調一些,但在陳列時仍然要注意色澤的對比。比如,女鞋有紅、藍、灰、白等色的,就不要把色澤相近的擺在一起。在黑色鞋旁邊擺放灰色鞋,就會顯得單調而黯淡,不能引人注目;而如果把黑色鞋和黃色或紅色鞋擺放在一起,就會使人感到鮮明而協調得多。夏天,要是把白色的鞋同藍色的鞋陳列在一起,就會使人產生涼爽感。在一排同色的鞋中,間著擺上一兩雙色調對比強烈的鞋;或者在整貨架的淺色鞋中,適當擺上幾雙深色的鞋;或者櫥窗陳列的深色鞋下麵襯上淺色底板,淺色鞋後邊襯上深色背景等。這些都能夠起到以色澤的鮮明對比來突顯商品的良好效果。

(3)排列的一致性 鞋的造型大同小異是其所短,但是,把鞋整齊地排列起來就可以揚長避短,顯得井然有序,加上每雙鞋旁都放有一個形式、大小、字體一致的價格標簽,間隔相等,與鞋的整齊排列十分協調,更給人賞心悅目之感,顧客經過就可能會自然駐足觀看。

3.熱情周到的服務

商店從業人員首先要認真協助顧客挑選好鞋子,從鞋的表麵到襯裏,從鞋幫到鞋底,細致地進行檢查,外觀有無缺陷,色澤有無異樣,有無其他損傷、開線、脫膠,等等,對顧客負責,使顧客滿意。同時,對於那些不太熟悉新品種鞋子性能的顧客,要耐心地介紹這一品種鞋子的性能特點,指導他們如何正確使用、養護和保管,以延長鞋子的“壽命”。這些都是營業人員應盡的義務,做好了能贏得商店的信譽,招徠更多顧客,增加收益。此外,經營中還可增設一些特殊的服務項目。比如,對於特殊腳型的顧客,可代其向生產廠家定做鞋子;向有特殊需要的顧客出售單隻鞋子等,事情雖較麻煩,但隻要組織安排得妥當,商店同樣也能名利雙豐收。對於鞋類連帶小商品的經營也不應忽視,順帶向顧客供應一些鞋刷、鞋油、鞋帶、鞋袢之類,貨物雖小,利潤雖薄,但也能集腋成裘,日子久了,小利積累起來也會成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