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和肝脾少生病(1 / 1)

調和肝脾少生病

肝脾的關係就像唇齒,“唇亡齒寒”,如果其中一個出問題另一個肯定好不了。在中醫裏,肝和脾的關係更是微妙。肝髒通過疏泄維持脾胃正常的運化水穀、化生氣血功能。假如疏泄得太快或過慢了,脾胃都會出現不和的症狀。有的人消化過快,覺得自己消化功能好,怎麼身體還是那麼瘦呢?吃的營養都到哪裏去了?這是疏泄過快的典型,脾胃不和導致營養吸收不均衡,身體瘦弱。如果疏泄過慢,體內淤毒多,麵色發黃,容易上火。調解肝脾的方法很多,養肝脾春天最好,春季飲食以平補為原則,重在養肝補脾。孫思邈說過:“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季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樹木那樣生發,人體一身陽氣升騰。如果肝功能受損則導致周身氣血運行紊亂,其他髒腑器官受幹擾而致病。酸味為肝的本味,如果春季已亢奮的肝再攝入過量的酸味,則造成肝氣過旺,而肝克伐脾就勢必傷及脾髒。脾又與胃密切相關,故脾弱則妨礙胃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甘味入脾,最宜補益脾氣,脾健又輔助於肝氣。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養肝脾兩髒,對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肝脾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