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殺手--心率失常(1)(1 / 1)

沉默的殺手--心率失常

我們的心跳總和情緒有分不清的關係,有了高興的事情,情緒激動起來,心跳加速。但是,心髒的負荷也是有一定極限的。古代大笑而死的人物不少,2005年寧海有位七旬老人打麻將連和了兩副牌,過於激動,哈哈大笑數聲後氣絕身亡,古人說“大喜傷心”是很有道理的。

心率失常與心跳加速不同,心律失常是心跳紊亂導致的結果。人的心髒在正常的狀況下,由一個叫做竇房結的心髒結構每分鍾有規律地發放60~100次電活動來激動心房,然後心房將這些電活動傳遞到心室,使心室有節奏地收縮,產生可以觸及的、有規律的脈搏。醫學上稱為“竇性心律”。假如心跳發生紊亂,心房各個部位會出現一種快速紊亂的電活動,使心房的頻率高達350~700次/分鍾,這樣心房肌就不能正常地收縮了,變為不規則的顫動或抖動樣運動。

心律失常的患者,時常感到心慌、氣短、頭暈、胸悶、乏力,嚴重的會出現心衰、心絞痛、休克。我們把心髒當作生命的中樞,心髒出現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導致的,一般都有症狀可查。

心髒也會報警

有關調查發現,男性進入40歲以後,常常會感到胸悶氣短、心理壓力大、頭暈、記憶力衰退,時常出現肌肉酸痛乏力的狀況,這一現象被專家稱為40歲綜合症。臨床醫學也證明,男性進入40歲以後,心髒周圍血管逐漸硬化,導致管腔變窄,引起局部血氧供應減少,從而直接影響人的心、腦、腎、眼等器官。

據美國心髒學會統計,在美國2億多人口中,每年至少有25萬人死於心髒猝死,其中四分之一的人是因為疏於對心髒健康隱患的重視。所以,中年男人在因長期負荷運行感到頭暈、胸悶、氣短、心悸時,切勿認為自己正當壯年,小視疾病,這些正是心髒不健康的早期信號。人體得以正常運轉是因為心髒不停地運動,心髒泵血能力越強越好,為集體提供的血氧含量越高,人腦及其他器官的運轉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