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秦始皇大事記(2 / 3)

公元前227年(始皇帝二十年)

33歲。燕太子丹遣荊軻刺秦王政,事敗,荊軻死。王翦破燕、代(趙)聯軍於易水之西。

公元前226年(始皇帝二十一年)

34歲。十月,王翦陷燕都薊城,得燕太子丹首級,燕王喜徙遼東。王賁擊楚。

公元前225年(始皇帝二十二年)

35歲。王賁攻魏,引河溝灌魏都大梁。大梁城壞,魏王假出降,殺之,盡取其地,遂滅魏。

公元前224年(始皇帝二十三年)

36歲。王翦率六十萬大軍攻楚,虜楚王負芻。楚將項燕立昌平君為楚王,反秦於淮南。

公元前223年(始皇帝二十四年)

37歲。王翦、蒙武破楚軍,昌平君死,項燕自殺,遂滅楚。

公元前222年(始皇帝二十五年)

38歲。王賁攻遼東,虜燕王喜,遂滅燕。王賁攻代郡,虜代王嘉,遂滅趙。秦既平韓、趙、魏、燕、楚五國,五月,天下大酺(歡聚飲酒)。王翦定楚江南地,因南征百越之君。

公元前221年(始皇帝二十六年)

39歲。王賁攻齊,齊王建出降,遂滅齊(田氏齊)。六國皆亡,秦統一天下。秦王政號為“始皇帝”,自稱曰“朕”,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除諡法。始皇采五德終始說,定秦為水德,奉秦曆為天下正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更名河曰“德水”。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以合五德之數。廢封建,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器,鑄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宮廷中。一發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徙天下豪富於鹹陽十二萬戶。遣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征百越。

公元前220年(始皇帝二十七年)

40歲。始皇巡隴西、北地郡,至雞頭山,過回中。作極廟於渭南,象天極。自極廟道通驪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鹹陽屬之。治馳道於天下,東窮齊燕,南極吳楚。

公元前219年(始皇帝二十八年)

41歲。遣史祿修鑿靈渠,通湘、漓二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刻石。封泰山,禪梁父,立刻石。沿渤海以東行,過黃、腄,窮成山,登芝罘,立刻石。南登琅邪,作琅邪台,立刻石遣齊人徐市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三神山仙人。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詞,欲出泗水周鼎,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西南渡淮水,往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遇大風,大怒,遣三千刑徒盡伐湘山樹。自南郡由武關歸。

公元前218年(始皇帝二十九年)

42歲。始皇東遊,至陽武博浪沙,韓遺民張良遣力士操大鐵椎擊之,誤中副車。始皇驚,求弗得,令天下大索(通緝搜捕)十日。始皇登芝罘,立刻石。往琅邪,經上黨郡歸。

公元前216年(始皇帝三十年)

44歲。使黔首自實田(自行申報田產)。十二月,始皇聞謠歌而有尋仙之誌,更名臘(臘月)曰“嘉平”。始皇微行鹹陽,偕武士四人,夜出逢盜於蘭池,見窘。武士擊殺盜,關中大索二十日。

公元前215年(始皇帝三十二年)

45歲。始皇至碣石,遣燕人盧生求仙人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堤防。遣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始皇巡北邊,從上郡歸。盧生入海而還,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遂命將軍蒙恬率兵三十萬北擊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