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我對三星堆遺址及兩個大型祭祀坑發現、發掘之後,就文化分期和文化性質等問題發表的一點看法。盡管有些觀點沒有做出一個鐵板釘釘的結論,但由於考古材料的限製,話也隻能說到這個份上了。

望著案頭上這部描寫三星堆與金沙遺址的考古紀實文學作品,我不由得想起了老一輩考古學家夏鼐先生的一部書和他說過的話。

那是抗戰後期的1944年,當時尚年輕的考古學家夏鼐參加了“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三家合組的西北科學考察團,並對甘肅一帶做了兩年的考古調查。後來,已成為新中國考古學巨擘的夏先生根據在甘肅地區實地考察的日記等材料,寫了一部《敦煌考古漫記》的書。作為一位學貫中西的考古學大師,夏先生對這部通俗性的“另類”作品,專門在序言中這樣解說道:“考古工作的目的,是想複原古代人類的生活狀況。但是我們自己的考古生涯,尤其是在這一種情況下的考古生涯,不也是後世要知道的事嗎?不也是同樣地具有曆史的價值嗎?將來中國考古學發達後,以更精密的方法和更宏大的規模來做這些工作,必定有更豐富的收獲。我們這次篳路藍縷的工作,所收獲的一些古物,數量上僅是滄海一粟,質量上也成為不足輕重的普通品。反倒是我們留下來的這些充滿人間味的工作情況的記載,成為較稀有的東西,或許更可珍貴呢!至於考古方麵的通俗敘述,也是我的一種嚐試。我們知道那些費了很大精力所寫成的專門性考古報告,它們的命運常常是安放在圖書館書庫中和極少數的學者的書室內,僅供專家的偶爾取閱。當那些專家偶爾由書架上取下考古報告來查閱時,也像對付從地下新發掘出來的古物一般,需先行拂去書皮上的塵土和蜘網。翻了幾下之後,仍放回書架上。這些巨著又在書架上過它們漫漫悠長的空閑歲月。它們能夠這樣地偶爾被查閱,便算是盡了它們的功能。”對於這種頗為現實的狀況,夏先生進一步解釋說:“這本《漫記》把許多耳聞目見的各種瑣事,也都記進去,並不限於考古方麵。便是涉及發現遺址的情形及考古方麵的收獲,也力求通俗,不是專門研究考古學的讀者,也可以感到有興趣。至於欲做專門研究的學者,則另有《甘肅考古報告》一專書在寫作中,可以供他們參考。不過那種枯燥的報告,便是專門學者,也沒有幾個人能從頭到尾地看過一遍。”

夏先生作為我的前輩和授業的恩師,在這裏說的可謂是大實話,不但顯露了他非凡的眼光和見地,也道出了我和考古界同行們的心聲。作為考古學教授或一名田野考古工作者,常常考慮和感到困惑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做到不僅僅用我們手中的鋤頭將“沉入或掩沒於土壤之下,曾在流動的曆史長河中閃爍過奇光異彩的古代文化遺存”發掘出來並使之重見天日,公之於世。而且是如何進一步把我們發現的這些文物史跡和研究成果,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精神力量,以發揮它能夠鼓舞和激勵現代人類的最大時代效應和社會功能。現在,從嶽南新著的這部紀實文學作品以及此前創作的同類作品中,我感到已經找到了知音和盟軍,並看到了實現以上遠大理想的曙光。就考古發現和發掘的宣示與流傳而言,可以說紀實文學當是一個很好的傳導形式,從事精神文化建設的文學家和記者朋友們在這塊天地裏也將大有作為。可以說,擺在我案頭的《天賜王國》這部紀實文學作品,就是嶽南先生在這塊豐沃的園地裏辛勤耕耘和為民所急、所需,且是在考古學界甚至是整個學術界不可或缺的最新奉獻。

從這部作品的謀篇布局看,是以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考古發現、發掘材料為依據,以三星堆和金沙埋藏的奇珍異寶及有關事件、人物為主軸,以古蜀國故地、黃帝子孫誕生的搖籃——岷山附近這塊聖土上的曆史為素地,並配以與三星堆、金沙文化相關的曆史人物和文化風情,聚合而成為一個有曆史關聯與傳承相繼的文化叢體,向讀者展現出一幅卷帙浩繁、視野宏闊、情節曲折、意境深邃而畫麵優美的全景式長軸畫卷。在這幅畫卷中,作者極具文學功力地刻畫了三星堆(月亮灣)玉器的最早發現人燕道誠父子,以及後來的董宜篤、戴謙和、葛維漢等外國學者的形象,特別是對鄭德坤、馮漢驥、王家祐、林向、馬繼賢、王有鵬、趙殿增、敖天照和年輕的陳德安、陳顯丹等幾代中國知識分子為三星堆遺址的發掘、保護所做出的貢獻,飽含感情地給予了客觀而公允的評價。與此同時,作者還以辛辣的文筆,別開生麵地描繪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無事不有、無事可以生非的眾生影像。這個影像在三星堆兩個祭祀坑文物出土之後,表現得分外紮眼和刺目,各色人等的嘴臉和做派無不有聲有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地表露出來,令人觀之無不為之扼腕浩歎。當然,作者在一路鋪陳刻畫各色景觀和人物表演之時,也不斷迸發出學術上的真知灼見,提出了很有見地的頗為獨到的見解和看法。從作者在筆下傾吐出的字裏行間不難看出,這部作品既有廣泛的包容性,亦有相當的深刻度,如果把這部作品看作三星堆遺址發現七十餘年和金沙遺址發現三年來,最具體、最出色、最全麵、最優秀、最具開拓性和獨創精神地描述這一連串事件發生、發展、演化的紀實性文學作品,並不算過譽。甚至完全有理由認為,這是一部難得的具有科學依據、文學藝術價值的高品位的精神文化產品。讀者若能細心品讀,相信一定會獲得良好助益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