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文所述,自從伍子胥被夫差所殺,孫武怕禍及自身,流竄潛逃之後,時人或後人對他的情況知之者甚少。有人說他一直留在吳地直到死掉。有人說他晚年奔齊,終老齊地。但不論是死於吳地還是終於齊地,他撒手人寰後的葬所到底在那裏?兩千多年來,成為人們一直解不開的謎團。

在記載孫武生平事跡較早的古籍中,隻有《越絕書·記吳地傳》曾較詳細地談道:“巫門外大塚,吳王客,齊孫武塚也,去縣十裏。善為兵法。”這個記載,後人把它看作孫武死、葬均在吳地的一個佐證。另有明代盧熊所著《蘇州府誌》曾引《吳地記》說孫武墓“在平門西北二裏,吳俗傳其地名永昌”。根據這一記載,後世不乏好事之徒多次前去尋訪,但都未能找到確切的位置,其墓的地望更成為一個令人難以釋懷又難以破譯的“兩難”謎團。到了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陽湖(今江蘇常州)一個自稱是孫武後世子孫名為孫星衍的人,曾於無聊之中花了一大把銀子,買了隻半舊不新的漁船,帶著幾個丫鬟、家丁等,一邊遊玩取鬧,一邊訪求孫武之墓。待這一行來到蘇州平門外雍倉時,有一聰明伶俐的丫鬟偶然發現岸上有一個大號土台,忙呼孫星衍前去觀察。孫氏手下人棄舟登岸來到土台跟前,見四周有柏樹甚古,詢問當地人此台是不是一座墓葬,土著們隻答俗稱孫墩,至於是不是墳墓,隻有天上的神仙知道,其他再也無人知曉了。孫星衍命人打了些酒,和手下人在土台上大吃大喝一頓後,扔下一堆雞骨頭和雞頭,便向太湖方向遊玩而去。孫星衍借著酒勁,還作了一幅《巫門訪墓圖》,並附有記事式題詩,以記錄這次出遊。可能由於專以攀附曆史名人為能事的孫星衍屬於反傳統或稱作造反派學術權威的緣故,他此次遊玩式的考察,以及後來畫的那幅暗含桃色的訪墓圖,並未引起時人或後人的重視。不但當時的知識界普遍采取了一種不理的態度來對待他本人的考察與他的畫,而且孫武墓到底在哪裏的疑問也不再有人提起。

無人問津的孫武墓在這樣一種特殊的境況中沉寂了許多年之後,直到1988年,又有一位叫胡建新的無產者寫了一篇名為《虎丘、劍池與孫武子之謎》的文章,胡氏將這篇文章的手稿油印了若幹份之後,四處散發。文章稱:《越絕書》在談到孫武墓的同時,還記有“巫門外塚者,闔閭冰室也”之句,說明孫武與闔閭葬得很近;孫武墓即為“大塚”,這意味著其入葬時非常氣派,屬於厚葬的範疇。由此可推測“孫武與闔閭兩人不可分,正像‘龍虎’這個觀念……虎丘是否一個既‘藏龍’又‘臥虎’的地方?”與此同時,胡氏還大膽預言並向世人莊嚴宣告:如“發掘虎丘,完全可以期望看到劍與簡。因此,最終揭開孫武之謎的可能性也比發掘任何一座春秋古墓要大”。胡氏宣言盡管別出心裁,獨具一格,頗有些嘩眾取寵的味道,但鑒於人微言輕,財少氣短,這個宣言投放到社會之後,如同一枚隻冒煙不爆炸的手雷,在地上軲轆了幾圈後便無聲無息了。因為這種以幻想的方式憑空製造出的產品,其功能連作者本人都感到心虛和懷疑,並有“這樣瞎講,有附會過甚之嫌”的感覺,那些在大地上堅實地生活,並未患臆想症的人們當然不會上他的當了。

其實,胡建新也用不著過分心虛。關於虎丘、劍池之謎,在此之前也有不少人產生過破譯的想法,隻是未能付諸實施罷了。

坐落於蘇州城西門外的虎丘山劍池,裏頭寬,外麵窄,岩石為天然形成,當地傳說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就埋葬在池水之下。而劍池的得名則有兩種說法,一是看上去整個形狀像一把劍,故稱劍池;另一種說法是,吳王闔閭靠魚腸劍刺殺了吳王僚才登上了最高權力的寶座,所以一生對劍心懷感激和敬畏。他死之後,他的兒子夫差遵照遺囑,在其棺槨中放了三千把魚腸劍作為殉葬品,因而此地稱為劍池。當劍池平安地從春秋一路蕩漾到20世紀之時,在50、70、80年代,由於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劍池的存水都曾被當地政府部門用大型機器抽幹。據後來有人透露說,第一次抽幹主要是為考古發掘做準備。受當時在全國興起的考古發掘熱潮的影響,蘇州考古部門在當地政府官員的默許下,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派人詳細考察劍池,想以此揭開流傳千古的謎團。當池內的水抽幹後,考古人員發現池下確實有一座古墓,並發現了墓門。此門是用三塊青石板豎式砌成,完全是人工製成的格局,從考古學的角度看,墓葬的形式基本上屬於春秋時代。當這座墓葬真的暴露在眼前時,考古人員自感事關重大,對是否發掘不敢貿然行動。而當地政府部門也覺得此事非同小可,對是否把墓門撬開也不敢擅自做主,便逐級彙報請示。當報告送達國務院周恩來總理的案頭時,這位舉輕若重的共和國總理經過一番權衡思量,做出了不發掘的批示。總理做出這樣一個批示的原因,據說是主要考慮到如果將古墓打開,可能劍池上部無可避免地要發生塌方,這樣將對整個虎丘風景區造成不良影響。更重要的是,這座古墓的主人到底是不是闔閭,考古人員並沒有十分的把握,所以幹脆就不要發掘,讓它成為一個千古之謎,這可能更吊人們的胃口,對發展當地旅遊業,增加經濟效益也將有更大的好處。自此之後,雖然劍池的水不止一次地被抽幹,但池下的古墓卻安然無恙。既然號稱臥龍之淵的闔閭之墓都沒有發掘,那麼檔次更低的孫武之墓也就沒有人再願意去理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