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在國內引起的一係列反響和贏得的讚譽之外,夏商周斷代工程同樣引起了世界性的關注,寓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對“工程”給予了極大重視和關切。美國最大的中文報刊《世界日報》,於1997年春節,刊載了《大陸夏商周斷代工程啟動了》的長篇報道,該文除對“工程”的實施表現出相見恨晚的真情實感外,對“工程”研究的學術路線和方式、方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讚許。此文刊出後,東西海岸的華人、華僑激情蕩漾,奔走相告,以真切的欣喜之情,企盼“工程”通過科學研究,早日對三代紀年“廓清懸疑”,把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國曆史帶入信史。
媒體對夏商周斷代工程階段性成果的報道
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巨大成就,越來越受到學界的矚目。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524位院士投票,推舉“工程”成果為1999年中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2001年2月16日,“工程”成果又榮獲“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並在這個獎項中名列第一。
毫無疑問,“工程”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解決了一批曆史紀年中長期懸而未決的疑難問題,廓清了遺留千古的學術迷霧,填補了中國古代紀年中最令人迷茫的一段空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古代文明史研究領域最為重大的研究成果之一。這項成果在彌補了中國古代文明史研究領域一個缺憾的同時,也使兩千多年來曆代鴻學碩儒對三代紀年探尋的理想和求索的火種得以延續,並了卻了前學先賢的願望。同世界上其他遠古文明以不同的方式孕育了它的子孫一樣,博大久遠的中國和中國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堅毅的性格、不屈的靈魂和寬廣的胸襟,炎黃子孫在這母體的滋潤中,也在不斷地為中國文化寶庫增添強壯不衰的養分,維持永不枯竭的源泉。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一扇當代學者開啟古老文明的窗,是一聲當今人類投給曆史的呼喚,是對中國新的關切和擁抱中國的開始。它將作為一盞文化的燈火,在未來的漫漫征程中,映照出一條科學的、遠航的路,使更多的有識之士,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曆史的長河中溯流而上,去做更加高深的研究,締造更豐碩的成果,追索與探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曆史的源頭,為中國文化傳香火於天下。
當然,由於時間、研究條件和科技水平等諸方麵的局限,夏商周斷代工程所達到的隻是當前最好的成果,“不敢相信這是最後的真理”。但是,隨著新的世紀和新的千年的到來,中國古代文明大廈在科學家們不斷的探尋與追索中,將以更加清新、亮麗、輝煌、壯觀的麵目呈現於世人的眼前,而這座古老文明大廈所昭示的,將是在偉大的民族複興中崛起的繁榮富強、民主自由的現代化中國。
——曆史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