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呀,看看振軍同誌在不在辦公室,要是在,就讓他過來講一講。”毛澤東態度溫和地說。
李振軍接到電話,很快從省委大院的側門來到蓉園1號樓。毛澤東一見便說:“剛才我看了馬王堆的發掘報道,你們可是幹了一件大好事嗬!你坐下來給我講一講。”
李振軍在毛澤東對麵沙發上坐下,詳細談了馬王堆漢墓的發掘經過以及周恩來等人的關懷和影片《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發掘記》被上麵禁止放映發行的事實。盡管李振軍沒有直接指出是江青一夥在暗中作梗,但毛澤東還是清晰地意識到了,他的麵部表情由興奮、和藹轉呈憤怒之態,極其不滿地說:“他們那幫人什麼事都插手,整天就知道胡鬧。我早就說過,我相信考古,因為它有文字可考,是實實在在的曆史事實。”毛澤東說到這裏停頓了一會兒,麵容又顯出溫和的興奮之色問道:“我見過這個墓出土的帛畫,還送了日本的田中一本,那幅畫很好看,內容也豐富,不知這批帛書什麼時候能整理出來,印不印書?”
“這個我現在還不清楚,不過我想書肯定是會印的,隻是早晚的問題,這個我可以跟國家文物局的王冶秋同誌聯係一下。”李振軍答。
“待印了書,也給我一本看看。”毛澤東說這句話時極度和藹可親,像一位慈祥的父親在跟晚輩交談著一件令人愉快的家事。
“這個我跟王冶秋同誌聯係,爭取盡快辦到。”李振軍望著麵前這位慈祥謙虛的老人,極為幹脆地說。
“好啊……”毛澤東說到這裏,稍做停頓,臉上閃過一絲淡淡的悲涼:“我老了,怕是看不清上麵的字了。”
李振軍聽罷,一股熱流伴著憂傷之情滾過心頭,麵前的主席確是老了,當年那個站在長沙橘子洲頭,風華正茂、書正意氣、揮斥方遒的英俊青年,已隨滾滾的湘江之水悄然逝去,留下的是一位飽經風霜磨礪的偉人。李振軍沉思片刻後,以安慰的口氣說道:“請主席放心,我會和冶秋同誌共同想辦法,讓您看清那些字的。如果主席有興趣,我陪您先到馬王堆發掘現場和省博物館看看其他出土的文物吧。”
“好,好,等我的身體再好些,你就陪我走一趟,我也好開開眼界,換換腦子。”
此時,李振軍見毛澤東有些倦意,覺得不能再交談下去了,最後,說了幾句祝福的話便起身告辭。
回到辦公室後,李振軍立即通過電話跟北京的王冶秋聯係,在簡要說了跟毛澤東的談話內容後,又問帛書的整理和印製事宜。王冶秋得知馬王堆的發掘得到了毛主席的讚揚和肯定,驚喜異常,隻是鑒於帛書尚未整理完畢,即使以最快的速度印製少量部分,也要等到9月份之後。不過王冶秋表示,一定要想方設法讓毛主席盡快看到並看清印製的帛書。
就在同一天,李振軍將毛澤東的談話內容以及想去參觀馬王堆發掘現場和出土文物的念頭,向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張平化做了詳細彙報。張平化又召集省委常委對此事做了專門研究,確定了毛澤東從蓉園1號樓到馬王堆發掘現場和省博物館的路線,其中到省博物館的路線是:在蓉園1號樓廳前乘車,從園內西門穿出到湖南賓館,從湖南賓館旁側至烈士公園,最後沿烈士公園牆外公路再進入博物館院內開始參觀。當行進的路線確定後,李振軍親自打電話分別通知湖南省博物館負責人侯良指示道:“說不定哪一天毛主席要來博物館看一看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根據他老人家的生活習慣,下午和晚上來的可能性較大。你們務必在極度保密的情況下,日夜派人值班,做好接待的一切準備工作。”緊接著,李振軍又電話通知湖南省公安廳,將毛澤東可能到博物館參觀出土文物的意圖以及出行的路線一一做了傳達,要求公安廳準備足夠的警力做好參觀時的保衛工作。
就在湖南省委書記李振軍為毛澤東的參觀一事作緊張安排時,北京的王冶秋也緊鑼密鼓地催促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人員,盡快整理出一至兩本的帛書內容,送印製廠印製,視印製的情況和質量,再考慮如何轉呈毛主席閱覽的問題。到了9月上旬,帛書《老子》甲乙本由故宮博物院研究專家顧鐵符整理出來。王冶秋立即指示文物出版社,派得力的編輯人員進行編排,拿到設備較好的上海新華印刷廠印製。出版社接到通知,迅速派出曾編輯過《西漢帛畫》的編輯黃逖負責這項工作。就在黃逖將書稿編好,準備赴上海印製時,王冶秋突然接到康生的秘書打來的電話,聲稱康生聽說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已整理出來了,他老人家極想親自看一看,要求王冶秋立即將帛書送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