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燕說完,目光落到賀波臉上。賀波明白喬燕眼神的意思,便說:“姐,我知道了!歡樂第一,親情至上,是不是?大過年的,本來也該這樣嘛!”可話一完,眼裏閃出了調皮的光彩,看著喬燕問,“姐,你上台表演不?”喬燕像早就知道賀波會這樣問一樣,立即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姐當然要上台表演一個!”賀波眸子裏那種好奇和興奮的光彩更加強烈起來,馬上又問:“姐,你表演一個什麼節目?”喬燕見他急於知道答案的樣子,不但不急於回答他,反而像征求意見似的對他反問:“你說我表演一個什麼節目好?”賀波想了半天沒想出答案,隻好紅著臉對喬燕搖了搖頭,說:“我不知道。”喬燕見狀,便笑著道:“姐也沒想好,不過你放心,到時我一定會登台表演一個!”
賀波這才不說什麼了,像是要急於去落實任務似的,轉身要走。喬燕又叫住了他,說:“別忙,還有一個任務呢!你到網上去查一查外地鄉村舉行‘千人宴’的資料!我記得去年過春節時,電視裏播了一條新聞,說的就是我們省一個村集體團年的事。那新聞的標題我現在還記得,是《千人歡聚宴,幸福過大年》!那個場景和氣氛,令我非常感動,所以今年我才萌發了在賀家灣也來辦一次千人歡聚宴的念頭!你回去把這個視頻下載下來,到時我回城借一台投影儀,到開村民大會這天讓全體村民看看。我想大家看了後,也一定會激動!”賀波立即信心百倍地答應了一聲,這才轉身走了。
喬燕望著賀波寬闊壯實的背影和那堅定有力的標準的軍人步伐,忽然有種溫暖的感覺從心頭掠過。從到賀家灣來,她就非常欣賞這個從部隊回來的小夥子的“不安分”。恰恰就是這些“不安分”的行為,使喬燕看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新時代青年的進取和開拓精神。這種精神不但賀家灣一般人不具備,就是連他的父親賀端陽也根本不能和他相比。正是因為這樣,她不但建議把他吸收進支部班子裏,還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給他做。剛才賀端陽說她辦“千人團年宴”和舉行文藝聯歡會的想法是怪念頭,說明在賀端陽眼裏,喬燕和他兒子一樣,兩個人都是有些“異想天開”的“怪人”。奇怪的是,兩個“怪人”在許多事情上竟然都能取得一致的看法。如今在賀家灣“千人團年宴”和文藝聯歡會這兩件“想入非非”的事情上,他倆又擦出了共同的火花,因此喬燕必勝的信心便大大地增強了。
因為天冷,村民大會在村小學的一間大教室裏舉行。過去,賀家灣很不容易開成一個村民大會,自從喬燕來後,情況有了根本改變,雖不說每個在家的村民都要來參加,至少每個家庭要派出一個代表來。因此,一百多人像沙丁魚似的,把教室擠得連轉身的地方都沒有。會議一開始,賀波便按照喬燕的要求,放映起從網上下載下來的視頻。掛在正麵牆壁中間的投影幕布上,首先出現的是一座東西走向的、起伏逶迤的山巒,山上樹木稀疏,野草偃伏,怪石嶙峋,土地呈現出一片黃褐的顏色,顯得有幾分荒涼。但高處的天空卻是藍的,有明亮的陽光照在山巒上,證明這是一個美好和溫暖的晴朗日子。接著畫麵往遠處一推,山巒漸漸遠去,出現了山巒下一排白牆灰瓦的房屋,很整齊也很漂亮。緊接著,鏡頭一轉,便出現一幅熱烈而歡樂的宴席場麵:在那排房屋前麵一塊偌大的空地上,一百多張桌子橫一排、豎一排井然排開,桌麵都鋪著橙色的塑料桌布,上麵是冒著熱氣、豐盛的美味佳肴。穿著一新的男女老幼,麵露喜色,圍桌而坐,有的在聊天,有的在舉杯相賀,有的埋頭吃菜,呈現出一種祥和、幸福、喜慶和快樂的氣氛。在那排房屋的牆上,拉了幾條橫幅,一條寫的是:“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一條是:“祝全村人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全家幸福!”
看到這裏,會場上便有人爆發出驚訝的疑問聲:“這是哪戶人家娶媳婦還是嫁女,怎麼這麼大的排場?”話音未落,音箱裏便響起了一個女播音員清脆悅耳、富有感染力的聲音,道是:“改革開放四十年,祖國進入新時代。隨著人民群眾物質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加強烈。為滿足人民群眾這一需要,今年春節除夕這天,我市麒麟鄉鳳凰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集體團年活動,全村一千多村民聚在一起,舉杯共慶幸福中國年……”聽到這裏,村民明白了過來,教室裏便響起了一片驚奇的叫聲:“哎呀,原來是集體大團年呀!”接著便是感歎的聲音:“還沒見過這麼多人一起團年,好熱鬧呀!”喬燕急忙對眾人揮了揮手,大家便又安靜了下來。剛才被眾人湮沒了的播音員聲音重新響了起來:“村委會辦公室前麵的廣場上,一百多桌筵席井然排開,現場氣氛喜慶而熱烈。鳳凰村黨支部書記石海濤告訴我們……”說到這裏,畫麵上出現了一個麵孔黧黑的中年男人,他開始對著鏡頭講:“舉辦這次活動,主要是想促進我們全村人民和睦相處,砥礪奮進,逐夢前行……”說這幾句話時,這個漢子表情有些僵硬,顯出很不自然的樣子。好在他的話很快就完了,又換成了播音員悅耳的聲音:“隨著美酒佳肴陸續備好,大廚一聲呼喊:‘上菜囉!’這個別開生麵的‘千人團年宴’拉開了帷幕!一道道美味佳肴端到桌上,現場氣氛達到了高潮,在熱熱鬧鬧的氣氛中,大家共敘鄰裏之情,共同交換一年的收獲和來年的希望……”播音員說到這裏,畫麵上又出現了一個西裝革履、戴眼鏡的幹部模樣的人,字幕上顯示他是麒麟鄉黨委書記,隻見他對著鏡頭說:“鳳凰村這個‘千人歡聚宴,幸福過大年’活動,讓辛苦勞作了一年的鄉親聚到一起,拉近了鄰裏感情,密切了幹群關係,更展現了我們麒麟鄉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他說完,女播音員的聲音重又響了起來:“鳳凰村這個‘千人歡聚宴’菜肴十分豐富,共有十道大菜,雞、鴨、魚、燒肉等一應俱全,比一家一戶單獨過年的菜肴還要豐富。鳳凰村支部書記石海濤告訴我們,宴席所有菜肴都是由村民每家每戶籌集的,相當於AA製的意思。為什麼會用十道菜,負責這次宴席的大廚告訴我們……”畫麵上出現了一個胖胖的、五十歲左右的廚師,他說:“十道菜寓意著十全十美,希望我們鳳凰村人吃得開心,吃得安心,過一個幸福美滿的年!”說到這裏,一個手執話筒的女記者出現了,她總結說:“第一次在一個傳統的節日裏參加‘千人宴’,菜肴香飄四溢,場麵熱烈壯觀,感覺十分震撼!鳳凰村是個好地方,鳳凰人這種團結一致的精神值得學習!衷心祝願鳳凰人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過上更好的日子!”
播放到此,視頻結束,會議室裏的氣氛卻比剛才更熱烈。大家像小孩子第一次見到一個新奇的事物一樣,不由得都激動地議論了起來:“新鮮,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團年!”“誰說現在過年冷清,要都那樣,不就熱鬧了?”“就是,平時辦個紅白喜事,一二十桌人就算熱鬧,何況人家那是一百多桌,想不熱鬧都不行!”“人家那才叫過年嘛……”喬燕聽見大家的議論,知道視頻起了作用,心裏高興起來。她朝身邊賀端陽看了一眼,賀端陽像慣常那樣,緊抿著嘴唇,板著臉,像是牙疼的樣子。她把目光移到賀波臉上,見賀波向她投來會意的一笑。喬燕得到了鼓勵,便用了漫不經心的口吻,笑吟吟地對眾人道:“大家都說人家那樣過年熱鬧,我們今年也來個全村人集體團年,怎麼樣?”一邊說,目光一邊親切地掠過眾人。眾人一聽,會場一下安靜了下來。大家互相看了看,過了一會兒,才響起了一陣叫聲:“好哇,好哇!”接著有人又懷疑地大聲問道:“喬書記,你不是說著玩的吧?”
喬燕聽了這話,收斂了臉上的笑容,嚴肅地看著大家說:“各位爺爺奶奶、大叔大嬸,我不是開玩笑的。今天開這個會,就是想和大家一起商量!我和賀書記……”她又瞥了賀端陽一眼,見賀端陽臉上仍是一副不動聲色的樣子,便自顧自說了下去,“我們看了人家那裏集體團年的電視,覺得我們賀家灣,都是一個祖宗下來的。即使是鄭家塝,也從大集體時代開始,就和賀家灣一個鍋裏舀飯,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分開過,早就成了一家人!從責任製後,大家一家一戶種莊稼,後來又興起了打工潮,年輕人分散到天南海北。平常大家各忙各的,別說見麵,就是相互之間聯係都很少,但我覺得鄉村文化那個根基始終還在。這個根基就是由祖宗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村莊共同體,以及大家對幸福美滿生活的向往,隻不過平時沒人像剛才電視裏播的那樣來組織。所以我和賀書記……”
她又看了賀端陽一眼,這時她見賀端陽臉上的肌肉動了動,同時也向她投過來一瞥說不清楚是感激還是不滿的目光。喬燕便接著說:“我和賀書記商量,也想在今年春節時,舉行一次賀家灣的‘千人歡聚宴,幸福過大年’,讓老年人聚到一起拉拉家常、敘敘舊。讓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利用這個機會,互相交流一下打工的經曆,聯絡聯絡感情。讓小孩子也盡情地玩耍打鬧,願意討壓歲錢的就趁這個機會多給長輩們磕頭,不過長輩們可要多準備壓歲錢喲……”說到這裏,喬燕笑了起來,更多的人便也跟著後麵笑。有人一邊笑,一邊大聲喊:“壓歲錢不成問題,隻要娃兒們願意磕頭!”這話剛完,有人便和他抬杠說:“大話別說早了,磕一個頭給一大張‘花被單’,你有多少‘花被單’?”那人正想回答,卻見賀勤站起來,在人群中揮了一下手,像是維護會場秩序地喊道:“莫扯遠了,聽喬書記繼續說!”
眾人安靜下來了。喬燕繼續道:“我們不但要辦‘千人宴’,還要表演文藝節目!中午吃團年宴,下午就看演出……”話音還沒落,會場突然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緊接著又是一片喊聲:“好哇,好哇!”喬燕見大家這麼熱烈,心裏更像是泛起一陣春潮,高興得有種頭暈目眩的感覺。可她控製住了自己,等大家話完,她才對眾人問:“大家真的讚成辦集體團年宴和表演文藝節目……”眾人沒等她說完,便又高聲叫喊起來:“讚成,不讚成的就不是賀家灣人!”有人喊完還在後麵補了一句,“賀家灣幾十年都沒有熱鬧過了,熱鬧一下有什麼不可以的?”喬燕又向賀端陽扭過了頭去,這次見賀端陽緊皺著眉頭,目光深邃地看著對麵牆壁,似乎在想什麼的樣子。喬燕害怕他又搬出一大堆困難和問題,想了想,不如自己先挑開了好,於是又對眾人說:“感謝大家對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工作的支持!不過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麻煩。全村少說也有七八百人吃飯,這麼多人,需要多少張桌子,多少條板凳?又需要多少杯盤碗筷?需要多少人燒火、上灶、淘菜、打雜……”說到這兒,有人“哧哧”地笑了起來,一邊笑一邊對喬燕說:“喬書記,這算什麼問題?村裏哪年不辦幾次紅白喜事?一辦,少則十幾桌,多則二三十桌,人家是怎麼辦出來的?”喬燕微微笑了一下,像是表示歉意似的,可接著又說:“好,就算這事不算問題,可辦宴席需要的米、麵、油、肉、菜等東西,怎麼籌集為好?”說完把那天賀端陽強調的困難又說了一遍。話還沒說完,眾人更不滿地叫了起來:“喬書記,你把我們賀家灣人說成是什麼人了?這年頭不管是米麵油肉還是雞鴨什麼的,哪家拿不出來,還會計較多一點少一點?至於說誰吃多了誰吃少了,你剛才說賀家灣人是一個祖宗下來的,一個祖宗下來的,會計較這些嗎?你門縫裏瞧人——把人瞧扁了!”喬燕聽了這些話,急忙說:“爺爺奶奶、大叔大嬸,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要先把這些說到前頭,免得到時一些人鬧意見……”眾人又沒等她說完,再次叫喊起來:“我們沒意見!你們怎麼說,我們就怎麼辦!”
喬燕覺得就像寫文章一樣,高潮已過,應當收尾了,便道:“好,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我們賀家灣今年就舉辦首屆集體團年宴和文藝聯歡會!不過我這人是彈花匠的女兒——會彈(談)不會紡,具體該怎樣落實,離不開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特別是賀書記的支持!賀書記為了堅定我的信心,曾經對我說,隻要村民同意,他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覺,也把這兩件事辦好!現在,我們就歡迎賀書記說說他的具體想法!”說著,她一邊向賀端陽投去既是鼓勵又似是挑戰的目光,一邊帶頭鼓起掌來。
賀端陽紅了臉。他知道自己現在已被喬燕趕上了架,雖然有點氣惱,卻又不好表現出來。他想了想,說:“喬書記把這事的目的和意義都講得很詳細了。這是自老祖宗遷到這裏以來,都沒有辦過的大事,我們不辦就不說,要辦就一定要辦好!既然大家都紅口白牙一致要求辦,那我醜話說到前頭,如果有人在這中間故意扯筋撩皮,不管你是老輩子還是少輩子,就莫怪我一根眉毛扯下來蓋住臉,不客氣了!”眾人急忙說:“不會不會,扯筋撩皮就不是人!”眾人又說了一會兒,就喜氣洋洋地散會了。
眾人走後,喬燕剛要走,賀端陽忽然喊住了她,不好意思地對她說:“你贏了!”喬燕笑著回答:“你也一樣贏了!”賀端陽問:“我怎麼贏了?”喬燕說:“你看大家都擁護這兩件事,你不是同樣贏了?接下來你要做的工作更多!”賀端陽沒接喬燕的話,卻笑著對她說:“其實我心裏早就同意做這事。那天我沒有答應,使的是激將法,就是怕你半途而廢!”喬燕一聽,高興地說:“原來是這樣,謝謝你,賀書記,我們想到一塊兒了!”說著還把手伸過去,握了握賀端陽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