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振興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中央提出了五個方麵的振興,即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我認為人才振興是五個振興中最關鍵的一環。賀世富大爺說得好,修再多的路,建再多的房子,都隻是村子的外殼,人才是村子的靈魂。人是萬物之靈,產業、生態、文化、組織,都是人的產業、人的生態、人的文化、人的組織。離了人,什麼也辦不成!所以鄉村振興要把人才振興放到第一位,動員和吸引打工者返鄉創業應成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B.賀家灣在外打工者狀況及回鄉意願分析
目前賀家灣村在外打工者共三百五十人,從年齡上看可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如賀忠遠這樣年齡五十歲左右的打工者,即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外出打工的時間大都在三十年以上,在外麵主要從事一些髒活、苦活、重活。這部分人人生任務基本完成,不但兒女早已婚嫁,有的甚至做了爺爺奶奶。這部分人返鄉意願最強,因為無論是從家庭生命周期還是從合理安排家庭勞動力和家庭角色等方麵考慮。都需要他們返回故鄉。他們是近幾年返鄉的主力軍,但不是創業的主力軍。
第二個層次是年齡四十歲左右的中年打工者,即20世紀70至8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打工的時間一般在十五年到二十年,在外麵也有從事體力活的,也有在工廠從事技術活的。這部分人遇下列情況有返鄉創業的需求:1.因父母年邁喪失了勞動能力,需贍養無法外出者;2.因父母亡故而子女尚小無人照顧,需在家照顧兒女者;3.在外打工受到嚴重打擊,對打工生涯喪失信心者。這部分人回鄉創業不但有可能,而且也有一定物質基礎,因為他們大多通過長期打工積攢了一些資本。
第三個層次是年齡二十歲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即20世紀90年代到千禧年後出生的人。這部分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使在外麵打工受到挫折,也沒有返鄉創業的意願。從家庭來看,眼前他們要麼還沒有成家,即使成了家有了孩子,也還有父母照管,不需要他們在家裏撫養孩子。從村莊社會來看,賀家灣普遍存在著一種年輕人就應當在外闖蕩的認識,年輕人高中一畢業(有的甚至初中畢業),心裏裝的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到城市去。像賀波當了兵回來沒外出打工,反而被大家認為是在部隊犯了錯誤。當然,一些年輕打工者也對我說,假如在村裏能找到合適的、穩定的收入來源,他們也願意回來。但目前把返鄉創業的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還不太現實。
C.僅僅改變戶籍身份無助於農民工在城市安居樂業
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為農民工不能在城裏過上體麵的生活,主要是因為城鄉二元體製,隻要取消了城鄉二元的戶籍製度,讓農民工能夠在城裏順利落戶,情況就會好轉。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可笑的,連打工者自己也知道不會那麼容易。那麼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通過和打工者交談,我知道了在目前打工者實際收入得不到提高的情況下,打工者即使在城市落了戶,他們手裏的那點錢也根本無法應付完成城市化的需要。所有人都知道城市的生活成本要比農村高,而打工者普遍收入偏低,何況他們也都麵臨供子女上學、贍養老人等問題,因此農民工要在城市維持基本的生活絕非易事,更別說過上體麵的生活。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如果打工者的收入水平得不到實質性提高,即使放開了到城裏落戶的條件,打工者最終還是會選擇返回農村定居。這也在客觀上給農民工返鄉提供了一種製度基礎。(說是製度基礎不知恰不恰當?)
D.打工者返鄉的可能
打工者返鄉之所以會成為可能,除了上麵分析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農村現在出現的變化。現在人們都比較注重實際利益,不管是繼續外出打工還是不打算外出務工,他們選擇的標準隻有一個,那就是無論是打工還是回鄉創業,哪一樣能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隻要能夠多賺錢讓全家過上幸福的生活,在哪兒都行!現在明擺著的,一些成功的返鄉創業者的經驗說明,農村的生活成本比城市低得多,即使是回鄉創業的收入比在城市打工收入低一些,但生活的幸福指數卻要比城市高出許多。其一,返鄉創業可以照顧家庭,盡到為人父、為人母和為人兒女的責任,過上完整的家庭生活,享受天倫之樂。其二,農村的空氣新鮮,生態環境優美,比城市更宜居,日常吃的全是綠色生態食品。其三,農村是一個熟人社會,血緣和鄉土情誼締結而成的社區社會,能夠給他們帶來強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生活在這樣一個社區環境裏,人的心情會格外舒暢。其四,雖然城鄉差距仍然存在,但是隨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而且以後還將進一步改善,農村的就業機會也越來越多。綜上所述,農民工返鄉創業將成為一種曆史趨勢。
E.打工者返鄉創業的心理預期問題
訪談中,許多打工者都有返鄉創業的意願,可是他們害怕失敗,或者說,他們對返鄉創業的心理預期和情感預期都很高。還有一部分中年和青年打工者,因為已經習慣了城市生活,又害怕回來不能適應農村環境,所以顯得顧慮重重。在這點上,五十歲左右的人要好一些,或者是由於他們年齡大了,對返鄉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或者是因為農村生活是他們熟悉的,他們對返鄉後的生活狀況有充分的估計和謀劃,所以他們較少顧慮。總而言之,要提醒返鄉創業打工者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創業有風險,即使是在土地上創業也一樣,切不可盲目衝動,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
F.打工者返鄉創業已經刻不容緩,但又不能操之過急
以前我聽到過這樣幾句順口溜:“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這可能是事實。今天的農村,真是和過去不一樣了,大量年輕人外出,村裏隻剩下老人和孩子,一些土地荒蕪,人少了,草長了,野獸雀鳥多起來了。如果再不改變,再等三五十年後,中國還會不會有村莊存在?這也許是一個難題。可動員打工者回鄉創業,又絲毫急不得。在訪談中,除少數打工者外,許多打工者都表示出了非常矛盾的心態。有期盼,有向往,有懷疑,有麻木,也有許多痛苦甚至無奈,但不管哪一種心態都是十分正常的!沒有大量的農業人口向城市轉移,中國的城鎮化不可能實現,而沒有留守農民的堅守,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又不可能有篤定的依托,何況還有十三億人的吃飯問題。因此,動員和吸引打工者返鄉創業已經刻不容緩,但又不能操之過急,得積極穩妥地摸索出一條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