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什麼是“我的盤子”二(2 / 2)

第二節我國現行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寶塔”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1)》由中國營養學會在2007年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基礎上重新修訂而成,是指導中國人科學合理膳食的教科書。我國營養學會根據該膳食指南繪製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平衡膳食寶塔共分5層。各種穀類食物(包括薯類和雜豆)位居底層、麵積最大,意味著穀物應該是食物的基礎,是國人攝取能量最主要的來源;蔬菜和水果占據第二層;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位於第三層;乳類和豆類食物合占第四層;第五層塔尖是油和鹽,將它們“束之高閣”,加以限製。

平衡膳食寶塔給出了各類食物每日建議攝入量。表中蔬菜、水果建議總量超過糧食,第三層中魚蝦類建議量超過畜、禽肉類,富含油脂的大豆及堅果建議量相對較小等都含有很多學問。由於人們的年齡、性別、體質不同,完全按照表中提出的劑量進食不太現實,但對於成年人各種食物進食量不應與指南數據相差過大,特別是應該遵循指南提出的各種食物攝入量之間的大致比例進食,這樣做對身體健康肯定會有好處。

第三節“盤子”與“金字塔”的區別

正如美國奧巴馬總統夫人米歇爾在“我的盤子”發布會上所說的“家長們沒有時間稱量3盎司(約85克)蛋白質,卻會有時間看一眼孩子的盤子”。“我的盤子”直觀地提醒人們什麼是健康飲食。與“金字塔”相比。“盤子”的優點在於簡單明了,給民眾較寬鬆的選擇,隻要看看盤子裏食物的比例就能大致判斷吃得是否符合膳食標準。另外“我的盤子”沒有各種食物的每日攝入的推薦劑量(多少盎司或多少克)。實際上多數人不可能看著秤、拿著量杯吃飯。

從“金字塔”變“盤子”,這是美國膳食指南史上的重大變革。實質內容上“盤子”與“塔”有所區別:①“金字塔”是從提供能量多少的角度出發,將穀物放在第一層最基礎部位,將蔬菜、水果放在第二層次要地位;“盤子”則從提供營養素多少的角度出發,大大提高了蔬菜、水果的地位,二者加在一起在盤中的分量超過穀物,從而在攝入同樣熱量的情況下,增加了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特別是植物化合物抗氧化物質的攝入;②強調了全穀糧與精細加工糧食的區別,提倡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低升糖指數食物;③“盤子”不再籠統地限製油脂的攝入,解放了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及ω-3脂肪酸的油脂,提出隻有固體脂肪應加以限製。這是對營養專家意見的正麵回應,代表了合理膳食理念的新進展;④“盤子”對素食者也照顧有加,不僅穀物、蔬菜、水果占了“盤子”的3/4以上,剩下不足1/4的部分也不強調肉、蛋等動物性食物,隻提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美國新版膳食指南把豆類、堅果也歸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另外,盤子旁邊的那一杯乳製品也包括加鈣的豆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