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與心髒病
如果我們皮膚有外傷,流出的血液會很快凝固,這是因為血液遇到粗糙的創麵,凝血機製就會激活,繼之形成凝血塊。這種過程在血管內也如此,斑塊破裂造成血管內麵不光滑,繼而導致血栓形成。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活動性炎症可使動脈粥樣斑塊的纖維組織外層不穩定(不牢固),使斑塊易於破裂。心髒冠狀動脈內粥樣斑塊破裂,繼之激活凝血機製,血栓形成,完全堵塞或部分堵塞血管是發生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嚴重的不穩定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最根本的原因。
醫生開的化驗單有一項叫C-反應蛋白(CRP),它就是臨床常用的炎性指標。如果冠心病患者的C-反應蛋白(CRP)升高常標誌其動脈粥樣斑塊處於炎症引起的不穩定狀態,預示心血管惡性事件(急性心肌梗死等)發生的風險增加。當今血清CRP水平測定技術有了很大提高,hs-CRP(超敏或高敏C-反應蛋白)是臨床實驗室采用的超敏感檢測技術,能更準確的檢測低濃度C-反應蛋白,使C-反應蛋白測定應用價值明顯增大。
炎症與肥胖
經常攝入高脂肪、高熱量食物,過多的脂肪酸等原因誘導了氧化應激反應,結果在脂肪細胞內激活了炎症通路。人們已經發現,內髒型肥胖(腹型肥胖)者肥大的脂肪細胞有大量促炎或炎症因子,肥胖實際上是一種“低度的炎症狀態”。
炎症與癌
除病原體感染外,其他物理、化學等因素刺激也可引起組織慢性炎症,長期持久的炎症就有可能引起組織細胞癌變。世界上最早進行的致癌因素實驗就是用焦油反複塗抹兔耳皮膚,可因慢性刺激引起癌症。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後,通過急性、慢性炎症過程,部分患者最終可導致肝細胞癌;人類乳頭瘤病毒可引起子宮頸癌;胃幽門螺杆菌與胃癌有關。醃菜、香煙、烈性酒、過熱的飲食、刺激性強的調料都可引起食管黏膜慢性炎症,誘發食道癌。加州大學的科學家近期找到了肺癌發生與炎症間的關聯,他們發現,吸煙不僅是誘發癌症的因素,還是促進癌症的因素。吸煙主要通過炎症通路來誘發及促進肺癌的發生;其他誘發癌症發生的因素,如粉塵、石棉等也是通過炎症通路來誘導肺癌發生的。
如何抑製慢性炎症
改善生活方式預防炎症防控慢性病首先要抗炎,炎症的發生發展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實踐證明踐行“十六字箴言”有助於抑製炎症。
1.合理膳食:①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中富含植物化合物,不僅具有抗氧化功能,同時也具有抗炎功能。②脂肪酸攝入要平衡。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就是一種天然的抗炎物質,而ω-6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促炎物。假如進食常用植物油過多,導致體內ω-6脂肪酸水平過高,那麼炎症就容易發生。多吃魚和一些堅果等能提高體內ω-3脂肪酸水平,對抗炎症,有益健康。③少吃固體脂肪(富含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食物)等促進炎性食物。④每天喝足夠的水,排毒消炎。
2.適量運動:鍛煉身體可以減輕炎症反應,有規律鍛煉可增強機體對炎症的防禦能力。
3.戒煙、限酒:吸煙與呼吸道炎症、大量飲酒與消化道炎症密切相關這是一般常識。事實上統計學研究證明全身許多部位的炎症(甚至婦科炎症、前列腺炎)與吸煙及酗酒相關。
4.心理平衡:長期生活在壓力下,人體激素失衡,促進炎症的發生。遇到急事不愛“上火”、多微笑、善解壓、心態好,就不容易發炎。
三、“十六字箴言”防控慢性病機製之二:抗氧化
氧化應激與慢性病
除了炎症,氧化同樣是各種慢性病、衰老過程的發生發展的重要機製。
鐵水管日久會生鏽,蘋果、土豆被切開後會變黃,這都是空氣中氧氣作怪的結果。人老了,臉上有了皺紋、皮膚上出現老年斑,同樣也是氧化的結果。人體幾乎所有的器官都很容易受到氧化帶來的傷害。
氧分子在體內代謝產生的大量氧自由基是活性很強的氧化劑。活性氧自由基產生過多可以誘發多種疾病。但我們體內還有強大的抗氧化係統,可以及時、快速清除體內過剩的活性氧自由基。人體應對氧化產生的一係列生理反應叫作氧化應激,過度的氧化應激反應則是病理性的。
在正常生理條件下,體內氧化和抗氧化係統保持動態平衡。隻有在活性氧自由基生成過盛、抗氧化不足、氧化和抗氧化平衡失調,活性氧自由基不能及時清除、在人體內大量積蓄,才會引起細胞和組織的損傷,危害人體的健康。
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是我們健康的基礎,過度的氧化應激反應幾乎和所有的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相關。目前有確切證據證明人體的衰老、動脈粥樣硬化、癌症、糖尿病、肥胖、關節退行性病變、骨質疏鬆、白內障、眼底黃斑變性均與氧化相關。
動脈血管炎和氧化應激反應是心髒病的罪魁禍首。人體生理上需要膽固醇,被自由基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膽固醇才是真正的“壞東西”,適當地補充抗氧化劑可以減少OX-LDL的形成,繼而控製動脈硬化的進程。
氧化應激理論能合理解釋許多癌症發生的病理過程。氧化應激本是機體對於不良刺激的防禦反應,但當過多自由基聚集在細胞核附近,會破壞DNA鏈導致細胞核DNA損傷。當氧化應激加重時,自由基會導致DNA突變。在細胞生長複製時,突變的DNA被帶入新的細胞內,這種細胞不受控製地生長,癌變開始。
遠離自由基的五項措施
首先要針對自由基的五大常見來源:食物、運動過度、壓力、吸煙、汙染。抗氧化關鍵在於樹立以“十六字箴言”為代表的健康生活方式,采取自我保護措施、遠離自由基,必要時可借助一下抗氧化保健品。
1.限製飲食,特別是限製高熱量食物
將氧自由基看成健康的敵人是不全麵的。生物氧化、氧化還原反應是人體最基本的生化反應。人每天都得吃飯,食物經消化、吸收後,轉變為燃料,然後在線粒體內燃燒(氧化代謝)。在製造能量的同時產生了自由基,這是正常現象。氧自由基不僅參與提供維持生命活動的能量,幫助我們消滅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清除體內的毒素和垃圾,還參與體內各種重要生命過程的調節,維護和保證正常生命活動。但是過量的氧自由基引起過度的氧化應激反應則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食物氧化代謝是人體氧自由基的主要來源,過多進食會影響身體健康。不過飽(平日多食七八分飽)、盡量減少無營養價值的高熱量食物(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人工加糖食物)的攝入,其意義不僅限於減肥,還防止產生過多的自由基,有助於預防各種慢性病。
2.少吃有害的加工食物
燒烤、煎炸食物往往含有苯並芘等致癌物質,高溫烹飪還會產生大量自由基,特別是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不耐高溫,更容易產生自由基,應盡量遠離這些食品。很多朋友喜歡炒菜時把食用油加熱到冒煙,這種習慣顯然不是科學的。
3.保護環境、防治汙染
香煙、油煙、汽車尾氣等煙塵可以刺激機體產生大量的自由基,請盡量不要吸煙並遠離各種煙塵,霧霾天氣時要減少外出或帶防PM2.5細顆粒的口罩。為防止高強度藍光和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傷,晴天最好戴太陽鏡。雖然適當曬太陽有益健康,但陽光中的紫外線會使皮膚自由基增多,從而損害皮膚,因此防曬霜、太陽傘等有時是必備的。
4.運動適度、緩解心理壓力、戒煙
運動強度過大、吸煙、心理壓力過大都會增強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因而需要運動有度、注意心理健康、不吸煙。
5.清除體內自由基
清除體內過多自由基的過程叫抗氧化,而抗氧化需要抗氧化劑來幫忙,抗氧化劑通過自己被氧化,來保護身體器官、組織成分不被氧化。我們的身體會自己合成一些抗氧化劑,比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等,都屬於酶抗氧化係統。機體還有維生素C、維生素E、穀胱甘肽、褪黑素、輔酶Q10、α-硫辛酸、類胡蘿卜素、微量元素鋅和硒等非酶抗氧化係統,此係統的抗氧化成分主要靠食物外源性補充。